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世博經驗豎起管理標桿-滬會展業核心競爭力的思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30日   來源:解放日報

    又到5月。去年春天,為世博開幕所做的最後衝刺還歷歷在目;世博期間,邊做邊改積累的“精益求精、人性化服務”等管理經驗,已成為一年來上海主辦各類大型會展的不二法寶。

    上個雙休日,上海車展參觀人次分別達到15萬和13萬。不過,對於一座曾經歷長達184天、7308萬觀博人次的城市來説,應對已趨從容。上海世博會面對的那些超強度、大客流的“實戰”,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城市都無法複製的。而這種寶貴經驗,正是上海建設國際貿易中心、打造全國會展中樞的核心競爭力。

    組織管理者:預案準備,事事到位

    上海車展已舉辦14屆。從交通組織到票務,從志願者服務到現場管理,這一展會都吸取了不少世博經驗,組織得更成熟、更細膩。

    在世博期間受到高度好評的志願服務,在本屆車展更為普及。車展使用了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全部13個室內展館,室外還搭建了20多個臨時展館。如何幫參觀者迅速找到要去的展臺?參照世博經驗,主辦方在高校招募了300多名志願者,統一著綠色裝,在展館連廊處多個諮詢點為參觀者指路。

    交通組織充分,是世博疏解大客流的重要一招。車展前,針對展館旁主幹道可能出現的交通壓力,主辦方在上海科技館、源深體育館、楊高南路378號啟用了三個臨時停車場,並配備短駁班車,往返展館免費接送。為快速疏通晚間人流,每天下午16:30,主辦方配備40輛班車免費接駁觀眾直達世紀大道軌道交通站。這種“P+R”方案,正是汲取自世博。

    票務方面,為避免現場排隊等待或因大客流而控制現場售票量的情況,主辦方事先採取了預售票務的方式:從3月15日至4月17日,觀眾可以通過網絡、電話、門店、便利店、地鐵站點等多種方式和渠道預訂、購買車展門票。車展門票的種類與價格設計也借鑒了世博經驗,頗有講究。例如,專業觀眾參觀日票價100元,公眾參觀日為50元,雙休日和非指定日期的通用門票則為80元。用價格杠桿削峰填谷,防止客流集中在會期的某幾天。

    車展期間,每天在廣場上通過廣播、顯示屏、人工引導等措施,即時告知觀眾流量情況。為緩解入口壓力,主辦方提前設置了排隊入場系統,增加蛇形通道、隔離帶,在熱門場館門口設立排隊區域,有序引導觀眾文明觀展。此外,還設置了諮詢臺、老弱休息室、醫務室、移動電話工程車、流動廁所、手機充電站等服務設施,傳承了世博會的人性化服務理念。

    突發緊急情況:應對有條不紊

    世博開園演練,曾經人滿為患。但快速反應和連夜調整,包括增加垃圾箱、添置雨棚、改造飲水機等措施,“辦一天世博、改進一天工作”,最終讓遊客在滿意中文明觀博。

    不久前的上海櫻花節,也曾告急!清明小長假,遊園人數每天突破10萬人次,打破上海公園的日遊客量紀錄。沒想到,顧村公園“櫻花節”吸引力如此之大,場面一度無序。

    應急還是要靠世博經驗——寶山區緊急啟用3000多個臨時停車位和1000個應急停車位;抽調300余名志願者做好諮詢、保潔、文明遊園宣傳,其中100多名是世博志願者有過世博服務經驗;增設16個臨時售票處,確保排隊購票不超過5分鐘;9個流動廁所連夜入園,減少遊客等候時間……

    櫻花節期間,寶山區商務委、公安、旅遊等多部門每晚總結一天得失,緊急佈置第二天的工作。副區長夏雨到現場檢查指引標誌、臨時售票點、流動廁所、餐飲點等設施是否完善,保潔、綠化養護人員是否到位,“總是要一天比一天好”。最後,上海櫻花節22天平穩接待70多萬中外遊客,“顧村經驗”也成為世博後又一濃墨重彩之筆。

    再如,今年的F1賽事上海站,雖然地鐵運營部門預案充足,將11號線每列班車間隔縮短到10分鐘,但承載決賽散場時超大人流考驗仍壓力巨大。不過,有著世博經驗的上海,最終通過微博和交通廣播實時直播交通情況,在地鐵11號線上海賽車場站成功實現 “10萬客流90分鐘疏散完畢”。

    上海車展上,當雙休日出現場館內人流過多時,主辦方立即採取限制售票數量等措施,同時將閉館時間延長至晚上7時,原定“當日使用一次進場有效”的雙休日門票,也可延後使用。這些細小而實用的應對措施,也都源自於世博會。

    無論車展,還是櫻花節、F1賽事,從規模、時間、範圍上都遠不能與上海世博會相比。但是,世博留下的那些寶貴經驗“潤物細無聲”,讓組織者能及時應變。

    觀展者參展商:更“有范兒”

    經過世博會,上海在舉辦大型會展方面越來越成熟。不僅如此,上海還培養起越來越“有范兒”的觀展人群和參展商隊伍——他們的成熟,同樣不可或缺。

    上海車展期間,儘管場館內外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但秩序總體良好,環境也相當整潔。以往,人流密集時經常出現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甚至推搡等不文明現象,現在變得越來越少了。各品牌展臺向觀眾們發放各種印刷宣傳資料,參觀者也變得更理性,伸手領材料、轉身隨地丟的少多了。

    參觀展會,有備而來的觀眾更多了。在車展現場,我們看到眼熟的“世博小板凳”,手提環保袋裝著飲料、乾糧的參觀者也多了,特別是自帶垃圾袋的為數不少。種種充足準備,都折射出上海良好的觀展文化正逐漸成形。

    世博會的經驗表明,一個真正成功的展會,不僅要讓觀眾滿意,也要讓參展方滿意。從這一點衡量,後世博的上海舉辦大型會展已贏得更多參展方的信任和青睞。本屆上海車展展出規模增加了35%,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2000家中外車商參加,創歷屆之最。理由很簡單,這裡有巨大的市場、成熟的觀眾群,會展業組織有方,軟實力漸成氣候,有什麼理由不來呢?

    發展國際會展業,是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平臺之一。國際上的貿易中心城市大多也是會展中心城市,如慕尼黑、法蘭克福、米蘭等;許多世界著名城市如紐約、倫敦、巴黎等,也都是通過會展提升了城市的影響力。可以説,經歷了世博考驗的上海,離國際性會展中心城市乃至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更近了一步。 (記者 楊群 劉穎)

 
 
 相關鏈結
· 商務部:2011年將採取四大措施推動會展業發展
· 羅保銘:博鰲亞洲論壇品牌影響力促進瓊會展業發展
· 大連會展業服務平臺3月26日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 湖南會展業年均增長20% 逐步發展為新經濟增長點
· 吳儀提出學習發達國家經驗提升我國會展業水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