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28日,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來到安徽省黃山市、池州市、巢湖市等地,就春耕生産、循環農業、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等問題進行了調研。張桃林強調,發展現代農業要以發展生産、帶動農民致富為目標,大力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著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讓廣大農民都能分享到制度創新和科技進步的成果。
在巢湖市廬江縣郭河現代農業示範區,張桃林走進麥田,仔細查看苗情和墑情。“這裡的小麥産量能達到多少?開展了哪些技術服務?節本增效情況怎樣?”
“這是稻麥兩熟區,小麥畝産有700多斤,比普通農民産量高100-150斤,通過開展統防統治、機械化作業等技術服務,每畝節約成本70-100元,一季可節本增效近200元;水稻採用了‘種三産四’技術,産量可達1400斤以上。兩季算下來,節本增效可達400元。” 張桃林聽後點頭讚許。
張桃林在認真聽取了安徽省農委有關負責人的彙報後強調,目前江淮地區正值小麥孕穗、抽穗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強田間管理、打牢産量基礎的重要時期,各級農業部門要組織實施好穩糧增糧科技大會戰活動,積極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查病蟲情,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毫不鬆懈地抓好小麥田間管理,大力推進病蟲害防控專業化統防統治,狠抓各項防災增産措施落實,全力奪取今年夏糧好收成。
張桃林隨後來到黃山市歙縣連大畜禽良種養殖場,了解養殖場運行模式、科技服務和疫病防控等情況。
據養殖場負責人介紹,這裡養殖了3000頭種豬、3萬頭商品豬,建有一個大型沼氣發電工程,不僅為場區提供了大部分電力,還利用沼渣沼液種植了200畝獼猴桃園。
張桃林聽後高興地説:“這種集立體種植、生態養殖、沼氣利用為一體的循環農業模式非常好,不僅要在周邊地區大力推廣,還要積極利用這種模式帶動周邊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
當聽説有3名農大畢業生在養殖場工作時,張桃林來到養殖場區,詳細詢問了他們的工作情況。
24歲的華中農大動物科技專業畢業生黃啟源説:“來到養殖場工作了近一年,雖然苦了點累了點,但是非常高興,因為在這裡既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又展示了才華,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作為大學生,就要立志為國家農業做貢獻,就要深入基層,不怕吃苦,努力付出,更要堅持,才會有所作為。希望有關部門多為我們搭建就業、創業的平臺,給我們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
張桃林對養殖場吸納大學生就業的做法給予高度肯定,他對大學生們説:“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講話時指出,青年學生要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基層一線砥礪品質,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絡中錘煉作風,在實踐中發現新知、運用真知,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長才幹,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切實掌握建設國家、服務人民的過硬本領,為走上社會、成就事業打下堅實基礎。你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你們將大有作為。‘三農’事業有著廣闊的舞臺,需要更多像你們這樣勇於深入基層的大學生,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學以致用,我們會積極為你們創造更多展現才華的機會,為廣大農民服務,為‘三農’事業服務。”
調研中,張桃林對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及農民權益等問題十分關心,在青陽縣綠緣蔬菜科技示範園及廬江縣郭河現代農業示範區仔細詢問了龍頭企業返租倒包、農民利益分配、惠農補貼發放等情況。張桃林強調,土地流轉一定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既要考慮當前,更要注重長遠,在實踐中不斷深入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土地流轉機制,堅決維護好、保護好農民的合法權益。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白金明和安徽省農委負責同志一同參加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