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批准,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設立中國旅遊日,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的具體舉措,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旅遊發展的高度重視,體現了社會各界對旅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人類文明健康的廣泛認同,體現了新時期廣大人民群眾對旅遊生活的新期待。為此本報採訪了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
記者:為什麼要設立中國旅遊日?
邵琪偉: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旅遊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亞洲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國內旅遊已形成世界最大市場之一,居民人均出遊率達1.6次,旅遊直接就業達1350萬人,旅遊消費對社會消費的貢獻超過10%,旅遊業的綜合帶動功能越來越突出,對擴大內需、拉動就業、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發揮了明顯作用。“十一五”期間,旅遊業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自然災害等諸多不利影響,實現了國內旅遊人數年均增長12%,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年均增長3.5%,出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19%,全國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5%,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4000美元,公共假期已有115天,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消費需求越來越大,旅遊休閒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按照全球旅遊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國已經進入了大眾化旅遊階段。社會各界普遍看好旅遊,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發展旅遊業,中國旅遊業迎來了新一輪黃金髮展期。
在這一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地作出了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戰略決策,國務院確定每年的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高度重視,體現了社會各界對旅遊業獨特作用的廣泛認同,順應了人民群眾對旅遊生活的新期待。
記者:設立中國旅遊日有什麼作用?
邵琪偉:中國旅遊日的設立,是我國旅遊業發展歷史上具有標誌性的重要事件。
首先是將極大提高全社會對旅遊業的支持和參與,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設立中國旅遊日,向全社會發出了黨和國家加快推進旅遊業發展的強烈信號。有利於全面優化旅遊業發展的軟硬體環境,不斷擴大旅遊消費需求,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服務於建設戰略性支柱産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兩大目標。
二是有利於提高公民旅遊意識,推動形成文明健康的旅遊消費時尚。通過開展旅遊日活動,引導城鄉居民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旅遊活動,使人民群眾更好地分享旅遊業發展的成果,更好地領悟旅遊活動的真諦,享受旅遊帶來的開心和快樂。同時還可以倡導旅遊業者開發生態、環保、健康、文化型旅遊産品,開展優質、誠信、節能、文明經營,營造讓旅遊者放心的旅遊消費環境。
三是有利於通過旅遊渠道,促進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升國民素質。開展旅遊日活動,能夠廣泛宣傳我國優秀文化,引導國民寓學于遊、寓教于遊、寓健于遊,實現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增進溝通、提升素質的目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和諧社會構建。
中國旅遊日是一個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宣傳日、推廣日和發展日,需要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和全社會通力協作、大力支持。
記者:今年中國旅遊日的主題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什麼選擇這一主題?
邵琪偉:在每個中國旅遊日設立年度主題,目的是貫徹國家設立旅遊日的初衷和精神,傳播先進旅遊理念,詮釋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責任。世界旅遊組織在每年的世界旅遊日也都提出有針對意義的口號,從各個視角宣傳旅遊的重要作用。
2011年首個“中國旅遊日”的活動主題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既是一句中國古代名言,又呼應了以《徐霞客遊記》開篇日作為中國旅遊日的內涵。溫家寶總理在《紀念徐霞客》一文中寫道:“我由衷希望新世紀對徐霞客的紀念和對徐學的研究,能夠促進人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在領略祖國名川大山中增進對祖國的熱愛;使人們在傳承與開發中得到深刻啟悟,從而促進人們更加懂得保護資源、環境和生態。”這是對旅遊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體現了文化與旅遊的緊密聯絡,可以説旅遊就是一本活書,旅遊就是一種學習方式。
旅遊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有同志説,旅遊能夠“讓地下的東西走上來、書本的東西走出來、死的東西活起來、靜的東西動起來”。豐富燦爛的中華文化擁有歷久彌新的魅力,每年吸引著數以千萬計的海外遊客前來參觀旅遊。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使更多的海外遊客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了中國和中國文化,也使更多國內遊客“零距離”地了解了外國和外國文化,實現了不同文化的溝通與交流。
加強旅遊産業與文化産業的融合發展,是旅遊業發展的內在需要。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把提升旅遊業的文化內涵貫穿到吃住行遊購娛各環節和旅遊業發展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服務全過程”,旅遊産業文化內涵的深淺程度是評價産業質量水平的一種標準。旅遊産業與文化産業互促共進、融合發展,必將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前景。 (記者王小潤 馮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