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外資股權投資基金正式落戶重慶。5月24日,英飛尼迪資本管理公司在內的7家外資股權投資機構,與重慶市金融辦簽訂合作協議,將在渝發起設立外資股權基金,預期募集總規模將達到87億美元。
重慶市長黃奇帆、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副大使莫意鐸,英飛尼迪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金尚(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太海聯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藍山資本、瀚曦股權投資基金、名力中國成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第一華爾街資本等7家基金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了簽約儀式。
黃奇帆在致辭中表示,7家國際私募基金落戶重慶,對重慶金融業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外資股權投資基金落戶後,我們將在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下,積極探索結匯便利化的有效途徑,幫助這些基金公司儘快將外匯資金轉換成人民幣,投入到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項目中。
黃奇帆説,作為一個重要的資金融通渠道,私募基金對中國經濟而言是及時雨,但目前發育還不夠。在美國,私募基金投資規模差不多佔GDP的0.7%左右,每年有1000多億美元的投資,在歐洲,其投資量相當於歐盟GDP的0.6%,在我國GDP中的佔比大約只有0.1%,才剛剛起步,但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就像20年前股票市場剛剛起步到現在蓬勃發展一樣,相信私募基金也會迅速發展,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私募之所以被廣大投資者看好,與其幾十年優良的投資業績有關。過去10年,私募基金的增長率與美國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指數的增長率相比,不管是一年的還是三年的,基本都要高10%,這麼高的增長率,就是它的價值所在。同樣,這樣的特徵在亞洲新興國家也非常明顯。比如凡是被私募相中的股票,一般有較好的成長性,投資後股價和市盈率大都翻番,這是因為私募基金髮揮了專業化、資源優化配置、優勝劣汰的作用。
當前,發展私募基金顯得尤為重要。黃奇帆認為,今年,在中央銀根收緊的背景下,地方經濟的發展僅靠銀行貸款是不夠的,不管是用於國營、民營、中小企業,還是社會項目、市場項目,除了通過銀行貸款、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和中央各種資金融通外,私募基金也是重要的融資渠道。今天7家外資私募基金落戶重慶,為重慶通過私募基金融資提供了便利。
黃奇帆表示,今後,重慶的目標是要打造內陸地區的私募基金高地,因此,除對私募基金在重慶的投資方向、合作形式進行放寬外,還將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為各類私募基金在重慶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英飛尼迪投資集團總裁高哲銘代表7家基金公司發言,他説,此次簽約,是重慶城市金融建設的里程碑事件,必將開啟重慶國際化都市建設進程的新篇章。作為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和中國西南的金融、工業、航運、科技中心,重慶近些年的發展向世界展示了其魅力和無法估量的發展前景。作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重慶借助歷史性機遇,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金融改革創新,積極擴大開放,近幾年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舉世矚目。
高哲銘説,作為首批落戶重慶的外資股權投資基金代表,我們看重的不僅是重慶這座城市體現的高成長及其投資價值,更是這個城市眼光卓越且高效運作的政府,這堅定了我們和重慶共同成長的信心和決心。
據悉,此次落戶的首批外資股權投資基金,將立足重慶,重點投資消費、先進製造業、醫藥化工、新材料、IT、雲計算等行業。預期募集總規模87億美元,今年內將意向到位17億美元,力爭實際項目投入5億美元。(記者 何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