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做好安全生産工作擺到第一位置 為做強做優中央企業提供安全保障
——在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 黃淑和
(2011年5月19日)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通知》要求,總結“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部署“十二五”時期和2011年安全生産工作任務,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提高安全生産管理水平,為實現“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提供安全保障。安全監管總局對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高度重視,孫華山副局長專門到會講話並將提出要求。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國資委高度重視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牢牢把握出資人定位,督促和指導中央企業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認真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安全業績考核,不斷夯實企業發展基礎。各中央企業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安全生産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真落實安全監管總局、國資委的工作部署,切實履行安全生産主體責任,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安全生産形勢總體平穩,為安全發展、和諧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安全發展意識進一步增強。
科學的安全生産理念,是搞好安全生産的行動指南。幾年來,國資委提出的“鐵腕治安全”、“誰不重視安全、組織上就讓他不安全”、“要安全的效益、不要帶血的利潤”、“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品牌”等安全管理理念,已經得到中央企業的廣泛認同,並逐步成為廣大幹部職工共同的價值取向。中國石油確立了“以人為本抓安全”的“人本觀”,“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的“預防觀”,“安全源於責任心、源於設計、源於質量、源於防範”的“責任觀”,“安全是最大的節約、事故是最大的浪費”的“價值觀”,“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親情觀”,把安全生産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天字號工程和第一要求,納入了企業管理的全過程。中廣核集團明確提出,“安全是企業安身之基、立命之本,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中核集團、中國電科、中國華能、中國國電、中材集團強調,安全是央企的第一政治,是幹部的第一責任,是員工的第一幸福,是企業的第一效益。通過深入開展安全理念的普及教育,中央企業安全發展的意識普遍得到增強。
(二)安全生産責任進一步落實。
各中央企業按照國資委提出的“一崗雙責”要求,通過層層簽訂安全生産責任書,實施安全風險抵押,推行領導安全承包、幹部安全述職,嚴格安全考核和責任追究等一系列措施,逐級強化了安全生産責任制。中船重工、兵器裝備集團、中國華電、中電投集團、國機集團、水電顧問等企業,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連續多年與下屬企業一把手簽訂安全生産責任書,將安全指標與企業負責人業績、單位工資總額挂鉤;所屬企業層層分解安全生産指標,將責任、目標、任務逐級落實到基層崗位,把安全業績與幹部的“帽子”、員工的“票子”捆在一起,堅持重獎重罰,實行“一票否決”,使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中煤集團深刻總結安全生産經驗教訓,構建了“黨委重視安全、行政主抓安全、技術部門保障安全、生産部門落實安全、監管部門監督安全”的責任管理體系。
(三)安全生産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
各中央企業按照國資委頒布的《中央企業安全生産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結合企業和行業特點,不斷探索創新,安全生産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
一是積極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安全管理體系。許多中央企業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加大國際對標力度,把傳承安全管理優良傳統與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相結合,形成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産管理標準和體系。中航集團、南航集團、東航集團以國際民航安全標準為基礎,全面推行了航空運營人安全管理體系(SMS);神華集團、國投等企業針對礦業安全風險點,採用了國際職業安全協會(NOSA)“安全五星”管理系統;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核電等企業按照風險管控要求,建立了健康安全環保管理體系(HSE)。這些體系的共同特點是:通過優化安全生産管理要素,形成了“設計-實施-檢查-改進”的動態循環模式。
二是各項制度逐步規範。中央企業普遍建立了符合本企業安全生産實際的規章制度和標準規範,為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化集團堅持每年修訂完善安全生産規章制度,及時將新的規定要求納入制度體系,確保安全生産制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中糧集團、中國五礦、通用技術集團、中國化工等企業根據業務領域不斷擴展的實際,及時修改完善了安全生産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管理和轉型升級。
三是組織機構更加健全。中央企業普遍成立了安全生産委員會,定期分析安全生産形勢,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強化了安全監管部門,配備了專職監管人員,建立了從總部、直屬企業到基層的安全生産監管體系,高危行業企業還設置了獨立的安全生産管理機構。一批企業還積極探索設立安全總監製度,成為安全生産監管的新亮點。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五礦、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企業還在總部設立了安全總監,進一步強化了總部對所屬企業的安全生産管控。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交集團、中國水電集團、葛洲壩集團等企業向下屬單位層層委派安全總監,加大了對基層單位的監管力度。
(四)安全生産基礎進一步夯實。
中央企業始終把抓基礎、練內功、求實效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來抓,既打牢了安全管理基礎,又提高了安全生産執行力。
一是加強基礎建設。車間、班組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安全管理的重點。廣大中央企業著力加強基層建設,把安全生産工作層層落實到各個車間、班組和基層崗位。兵器工業集團結合創先爭優廣泛開展“創建平安班組”活動,努力提高班組全員安全意識和崗位安全技能。中國大唐在班組建設中深入開展“三講一落實”活動,即在生産作業前講任務、講風險、講措施,在生産過程中抓好落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是推行標準化管理。各中央企業大力推進“企業達標、崗位達標”,安全管理基礎進一步加強。一汽集團、東風公司、中國北車、武鋼等企業全面推行安全生産標準化工作,制定了考核評級細則,開展了專項檢查、評比和達標活動,操作規程進一步規範。
三是強化培訓教育。中國建築2010年組織10個培訓講師團,深入各工程局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培訓員工2萬餘人。中船集團加強勞務工管理,完善師徒帶教制度,禁止新進廠勞務工獨立進行危險性較大的作業,提高了勞務工安全意識和作業技能。
(五)安全生産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
各中央企業大力推進“科技興安”戰略,普遍加大了安全生産科技投入,“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安全投入年均超過400億元,許多企業的安全投入遠高於國家或行業標準。通過開展重大課題科研攻關,實施安全技術升級改造,為企業的安全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航天科工在全系統推進“安全傳感器工程”建設和應用,建立跨區域、多層次、網絡化的安全生産監管系統,做到了“隱患早發現、違章早糾正、事故早預防”,提高了安全生産信息化管理水平。中遠集團、中國海運、中交集團、中國外運長航等企業,積極推進船舶防海盜“安全艙”建設和防海盜器械的開發、研製、使用工作,遠洋船舶安全性顯著提升。中國建材、中國水電集團、華潤集團等企業自主開發了安全管理信息平臺,啟動健康安全環境(HSE)管理信息化建設,並全面上線運行,為各層級企業安全管理、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安全文化建設等提供了平臺。
(六)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增強。
中央企業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要求,普遍建立健全了應急管理體系,加強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培訓、演練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落實應急物資與裝備,提高企業應對各類生産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能力。面對“5.12”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地震、南方雨雪冰凍、強颱風襲擊等重特大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各中央企業快速反應、沉著應對、妥善處置,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國家財産和群眾生命的安全,樹立了中央企業的良好形象。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建立了電網安全風險辨識、評價、控制、發佈、改進工作制度,每年迎峰度夏前都舉行聯合反事故演習。中國海油建立了預案、指揮、信息管理和救援隊伍“四位一體”的應急管理系統,注重應急培訓和演練,並在實戰中經受了檢驗。中交集團結合企業生産經營的實際,每年組織開展集團層面的應急演練,“十一五”期間,年平均投入應急演練費用達到2700多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加強應急通信體系建設,形成了抗災超級基站、高空布放基站、地面應急通信車相互聯通、天地一體的應急通信網絡。
“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安全生産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並趨於好轉,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趨於下降,特別重大事故明顯減少,一些企業事故多發勢頭得到遏制。2010年,中央企業百億元銷售收入較大以上生産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5,比2005年下降了53%。重點領域安全生産業績持續改善,中央煤炭企業百萬噸死亡率平均為0.075,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央建築施工企業百億元産值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處於全國行業領先水平。
上述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安全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長期以來的有效監管和積極支持,同時也是奮戰在中央企業安全生産戰線的專業隊伍和廣大幹部職工積極努力、紮實工作的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國資委和國資委黨委,向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廣大幹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離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領域和部分企業生産安全事故多發、頻發的勢頭仍未得到完全遏制,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安全生産形勢不可盲目樂觀。“十一五”時期,中央企業共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産安全責任事故157起,死亡965人。其中:建築施工企業87起,死亡477人;煤炭企業11起,死亡139人;石油石化企業19起,死亡88人。上述三個行業較大及以上事故起數分別佔中央企業的55.4%、7%和12.1%,死亡人數分別佔49.4%、14.4%和9.1%。這充分暴露出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還很不平衡,個別企業還存在安全生産管理水平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安全生産責任落實不到位、執行安全生産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夠有力等問題,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並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形勢和任務
“十二五”時期是中央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我們要深刻認識並準確把握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面臨的新情況,精心謀劃“十二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和主攻方向,紮實推進安全生産各項工作,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一)充分認清“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將面臨一系列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安全風險挑戰。
一是實現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新目標對安全生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核心目標是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一流的企業既要有一流的經濟效益,更要有一流的安全業績。當前,國際上許多大公司都建立並執行了全球相對統一的安全標準,並據此作為排斥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中央企業要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就必須以全球的視野,主動與世界一流企業對標,向世界一流企業看齊,從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查找不足,持續改進,創建一流的安全品牌。
二是企業規模擴張和生産經營業務快速發展增加了安全管理風險。“十一五”時期,中央企業生産經營規模持續擴大,安全生産的資源保障跟不上企業發展需要的矛盾逐步暴露,安全生産風險點增多。目前,一些中央企業産業鏈不斷延伸,進入了自身不熟悉的領域,特別是主業非煤企業進入煤炭行業,在煤礦專業技術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經驗明顯不足,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大。中央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大量實施兼併重組,有些被兼併企業工藝技術落後、設備陳舊老化、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給安全生産帶來新的風險。
三是用工方式的深刻變化增加了安全管理難度。目前,中央企業直接使用的農民工和通過勞務派遣、分包等形式使用的農民工已達到680多萬人,農民工已經成為中央企業改革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這部分從業人員從總體上看安全素質偏低,流動性較大,缺乏系統培訓,習慣性違規違章現象時有發生,是事故多發、易發的群體,崗位技能、安全知識、自我防護能力都亟待加強。今後,如何加強對承包商的管理和加快提高農民工安全意識、安全素質和安全技能,已經成為中央企業必須儘快破解的一個重要課題。
四是“走出去”步伐加快給安全生産工作帶來了更大挑戰。“十一五”期末,中央企業純境外營業收入已經佔到全部營業收入的17.37%,較“十五”期末提高了5.5個百分點。“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深化國際資源開發和加工合作,發展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中央企業涉足海外業務,領域遍及建築、石油化工、電力、電信、機械、紡織、遠洋漁業、國際航空、外貿等行業。目前,全球安全局勢仍在惡化,各種國際矛盾仍在加深,恐怖主義威脅不斷蔓延,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治安混亂,綁架、搶劫等事件層出不窮。而中央企業境外項目大多集中在非洲、中東、中亞、東南亞、南美等地區,這些地區矛盾更為突出,情況更為複雜,中央企業面臨的境外法律風險、政治風險和安全風險等將會更多。
面對新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積極做好應對準備和風險防控,加快解決安全生産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實現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新目標。
(二)“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一大目標,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認真履行中央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創新工作方式,夯實管理基礎,強化源頭控制,加大安全考核和事故問責力度,加快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努力實現中央企業安全發展、和諧發展。
按照這一指導思想,“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建立一大特色體系,創造一流安全業績。
建立一大特色體系,就是到“十二五”期末,中央企業要普遍建立健全與國際標準接軌、具有中國特色、適合本企業特點的安全管理體系。這一安全管理體系,對外要經得起境外競爭對手挑剔,對內各企業和全體員工能得到有效執行。
創造一流安全業績,就是到“十二五”期末,中央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主要安全業績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企業水平;重點行業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較“十一五”期間明顯下降。
(三)“十二五”期間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主攻方向。
要實現上述目標,“十二五”期間,中央企業要把抓好以下“四大重點項目”作為安全生産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是科學制定並全面實施企業安全發展五年規劃。各中央企業在制訂並實施“十二五”規劃中,要系統梳理安全生産關鍵風險點,科學配置與安全風險防範相適應的各類資源,將安全發展規劃納入企業轉型升級規劃和企業總體發展規劃,實現安全生産與企業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要按照國資委確定的主業,優化産業佈局,嚴控投資方向,謹慎進入不熟悉的行業和領域。對擬兼併重組的企業,要嚴格做好安全生産評估,當具備安全生産條件時才可並購;已兼併重組的企業,安全管理要及時跟上,加快形成統一的安全文化,確保兼併重組企業安全發展。要加大淘汰落後力度,堅決關停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産的設備和裝置。
二是大力推動安全技術攻關。技術進步是提升中央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重要支撐。中央企業要堅持高起點和高標準,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和自主創新優勢,進一步加大安全技術投入,著力抓好重大事故風險防控技術和應急救援技術的攻關,為企業安全生産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同時,要重點完善三大安全保障體系:即完善重大工程和高危項目的安全風險評估體系,避免出現系統風險;完善在線安全監控體系,力爭做到所有生産作業場所、重點部位實現全天候的在線監控;完善和優化設備保障體系,切實提高物防水平。
三是大力提升境外安全生産管理水平。提升境外安全生産管理水平是中央企業“走出去”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凡是在境外開展生産經營活動的企業,都要加強安全品牌建設,認真研究駐在國經營管理、勞資、安全生産等方面的法律規定,抓緊建立和完善與國際安全標準相銜接的安全生産標準體系和安全規章制度,健全安全防範、風險預警、風險評估、應急處置和法律保障等具體辦法,切實履行境外企業安全生産監管職責,提高監管效能,強化境外人員安全培訓,確保境外人身安全和財産安全。
四是加快培養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安全監管專業隊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安全監管專業隊伍,是提升中央企業安全生産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中央企業要把懂技術、善管理的人才充實到安全監管專業隊伍中來,鼓勵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考取註冊安全工程師資格,逐步實現安全監管隊伍的專業化;加強安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培育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安全技術專家隊伍。被國資委列為安全生産監管一類的中央企業要全面推行安全總監製度。要定期對所有員工開展安全培訓,逐步提高每個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
在這裡,我要特別強調,通過“四大重點項目”建設,中央企業要普遍實現以下具體目標:組織體系健全,責任落實到位,制度標準完善,執行規範嚴格,技術保障有力,安全考核有效。我相信,只要紮實推進,不懈努力,“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就一定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三、切實做好2011年的安全生産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中央企業“十二五”發展目標的起步之年。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要緊緊圍繞“做強做優中央企業”這一總體目標,結合實際,完善措施,抓好落實。當前,要著力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不折不扣地貫徹《通知》和《禁令》要求。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新形勢下加強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國資委公佈的《中央企業安全生産禁令》(國資委令第24號,以下簡稱《禁令》),明確了中央企業安全生産工作必須堅決禁止的九種行為,是給中央企業安全生産行為劃出的不可逾越的紅線。各中央企業要切實把貫徹落實《通知》和《禁令》作為最大限度防範事故發生的重要保障,作為做好安全生産工作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要按照《通知》要求,進一步梳理完善各項安全生産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有章可循。要層層宣貫《禁令》,堅決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現象的發生。各中央企業要細化本單位的各項要求,制定各層級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凡是越紅線的事,不能幹;凡是越紅線的錢,不能賺;凡是越紅線的行為,要嚴肅查處。當安全生産與經濟效益發生矛盾時,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確保安全。
(二)著力做好事故的預測和防控。
“隱患險于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各中央企業要牢固樹立預防為主、預防在先的意識,堅定“事故可防、風險可控、災害可治”的信心和決心,把提高預防能力放在安全生産工作的首位。一是要抓好源頭防範。中央企業要強化安全生産的源頭控制,嚴把勘探設計、技術方案、工藝流程、裝備運行等重要關口,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二是要抓好過程管控。中央企業要將安全生産管理融入到企業管理的全過程,深入開展安全性評價,並使其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形成風險辨識、分析、評估、控制的閉環管理,確保安全生産“可控、在控和能控”。三是要抓好重大危險源控制。做好關鍵環節、重要部位、重點設備及重大危險源等的專項排查及整改工作,對整改不力或未按期完成整改的,要追究企業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三)突出做好三項監管。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各中央企業要深刻汲取近年來發生的生産安全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剖析深層次原因,針對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一是要切實抓好重點行業的安全監管。根據中央企業生産安全事故分佈特點,當前要把煤炭、建築、化工、核電等行業作為監管重點行業,進一步強化安全防範制度、隱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和安全應急管理制度,全面落實技防、人防、物防等各項防治措施。二是要加強重點企業的監管。每個企業都要根據近年來事故特點,排出重點監管的對象,對重點企業實行重點監督。對安全生産長期不能好轉的企業,該調整班子的要堅決調整,該實施處罰的要從嚴查處。三是要加強重點環節的監管。從設計、招標、建設、運營等環節入手,嚴把資質審查、物資採購、持證上崗等重要關口,確保監管環環相扣,責任層層落實。
(四)加強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的管理。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一旦出了問題,業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隨著中央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的管理日趨複雜。中央企業要認真履行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的安全監管責任,將其納入企業內部安全管理體系,統一標準、統一管理。要嚴把承包商資質關、安全業績關、人員素質關、現場管理關和施工監督關,防止出現“重資質、輕動態管理,重合同、輕現場監督,重書面審查、輕過程控制”的傾向。要嚴禁以包代管、以罰代管和違法分包、轉包及挂靠資質等行為,堅決杜絕使用無資質、假冒資質、借用資質的分包商。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中國海油在加強對承包商管理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在這次會上將做專題介紹,希望各企業認真學習借鑒,切實提高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的管理水平。
(五)大力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中央企業要大力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全員的安全生産意識和技能。一是要突出培訓重點。各級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帶頭接受安全培訓,同時要重點抓好對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各類勞務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二是要注重培訓效果。要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人員的崗位特點和培訓需求,完善課程設計和培訓內容,不做表面文章,不圖形式,不走過場。三是要加強培訓師資和基地建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企業的現有資源,強化師資培訓,加大培訓基地硬體投入,改善培訓場所、設備、設施條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學、社會培訓機構等社會資源,多渠道地解決培訓師資和基地不足的問題。需要強調的是,安全監管專業人員缺乏是當前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各中央企業要顧全大局,不要互相挖墻腳,這要作為一條紀律來執行。
(六)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央企業要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産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一是要提升應急預案質量。幾年來,從中央企業總部到各基層單位都已經編制了應急預案,初步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應急預案體系,為應對突發事件提供了基本保障。但一些企業應急預案過於煩瑣,導致操作性、實用性較差。各中央企業要對應急預案進行一次全面修訂和完善,堅持切合實際、簡明實用,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要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應對機制,加強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全面提高企業處置突發事故的能力。二是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中央企業要加強合作,資源共享,提高裝備水平,努力建設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應急救援隊伍。三是要進一步健全應急聯動機制。加強企業與政府的聯動,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優化配置區域應急資源,充分發揮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區域一體化聯防功能,提高共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同志們,“十二五”期間,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對安全生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標準。我們一定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安全生産形勢的根本好轉,為實現做強做優中央企業的新目標繼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