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劉淇強調:留住雨水 讓集雨節水在全市蔚然成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20日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7月19日上午,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就“貫徹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提升城市科學管理水平”主題調查研究。劉淇強調,要高度重視雨洪綜合利用,積極行動起來,千方百計留住雨水,讓集雨節水在全市蔚然成風。

  水資源是首都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為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現狀,北京市在全國較早啟動了“城區雨洪控制與利用示範工程”,遵循“先入滲、後滯蓄、再排放”原則,全力把水留在地下、留在綠地、留在坑塘,提升城市“增蓄”能力。

  劉淇、郭金龍首先來到國家體育場,了解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雨洪利用情況。在面積為84.7公頃的地下區域,60多公里長的滲濾、收集管網,總容積為7200立方米的9個雨洪集水池等設施,構成了一套全覆蓋、規模化、智慧化、高標準的雨洪利用示範系統。該系統的應用,帶來了80%的雨洪利用率、奧運後年均40萬立方米的雨洪利用總量。

  國家體育場裝備有先進的建築雨洪利用系統。該系統能夠將體育場22公頃範圍內的初期棄流雨水收集起來,經過砂濾、超濾、納濾組合工藝深度處理,用於室外綠化、道路沖洗等9項服務。如今,雨洪利用系統已在奧林匹克公園和15個奧運場館(設施)中得到充分應用,每年平均有104萬噸雨水變成寶貴的資源。劉淇詳細詢問了設施運行、處理成本、水質分析等情況,叮囑有關負責人,要針對不同用途,制定不同標準,努力降低雨洪利用成本,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由於地勢低窪、市政配套不足,海淀區香泉環島附近曾是嚴重的積水點。為解決這一問題,海淀區創新思維,把低窪的地勢變成雨洪利用的優勢。一個原本傾倒垃圾的砂石坑,經過一番修整,變成了草木蔥蘢的公園,同時兼具排洪、蓄滯、下滲雨水功能。這個曾經的砂石坑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雲壑藏雨。6月23日全市暴雨,這項工程不僅保障了香泉環島沒有再發生積水,還蓄積雨水8萬立方米,全部回補地下。經過回補,這裡的地下水位已經從過去的28米提高到24米,上升了4米。這項工程還讓香泉環島的排水能力從一年一遇提高到了五年一遇。看到這些成效,劉淇高興地説,這是個一舉多得的好工程。雖然投資不大,但既治理了廢棄砂石坑,又修復了生態環境,還涵養了地下水源,解決了香泉環島積水嚴重導致的交通擁堵問題,值得推廣。劉淇還在上莊鎮前章村,察看了排洪溝整治情況,了解了海淀區雨洪利用工作計劃。劉淇指出,海淀區要充分發揮智力、科技資源密集的優勢,努力在雨洪綜合利用方面創造好經驗、好做法,在全市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劉淇還察看了市政府機關院內的集雨設施。早在2005年,市政府機關就在院內建設了地下雨水收集池。2011年入汛以來,共收集雨水約3000立方米。以機關大院全部綠地面積計算,可以澆水15次。如今,在市政府機關,節水意識已經深入到細節之中。綠地甬道全部為透水磚,並高於草地,便於雨水排出和滲透;每棟樓外的排水管道下,都設有雨水蓄水桶。劉淇在察看中説,市政府機關集雨節水,帶了個好頭。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也都要帶頭這麼做。通過黨政機關的示範作用,帶動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千方百計留住雨水,讓集雨節水在全市蔚然成風。

  市領導李士祥、趙鳳桐、夏佔義,市政府秘書長孫康林一同調研。

 
 
 相關鏈結
· 劉淇強調:科學治水 促進首都水務工作可持續發展
· 劉淇郭金龍等慰問北京市基層優秀黨組織和黨代表
· 劉淇:在重大項目建設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
· 劉淇到移動北京公司調研:抓緊“無線城市”建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