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10點半,東南半環快速路衛昆橋下,一輛工程車吊臂緩緩支起,吊籃被抬升到距離地面10多米高的橋墩頂部,身在其中的兩位檢測人員開始對支座、梁體等進行仔細檢查。
“這是我們本次檢查的最後一座互通式立交橋,按照每天檢測六跨左右的進度,整座橋梁檢測下來耗時大概3至4周。”天津市政公路管理局道橋處質監站工程師蔡津海向記者介紹説,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做到不留死角,實現全方位檢查。
“橋梁出現病害時,外觀上通常會出現相應的表徵。檢測人員發現端倪後,還將動用專業工具進行進一步的檢測。例如發現裂紋後,首先要用裂縫測寬儀進行測量,如果裂縫寬度超過0.2毫米,還需要超聲波檢測儀探明裂縫深度,並拍下實景圖片,猶如人們照‘CT’,進行全面檢查。”蔡津海告訴記者,並非所有病害都能在現場直接定論,一些疑難問題還需通過採集的數據信息進行專家評審,分析討論病害原因,並做出針對性的處置意見。
據了解,道橋處負責全市6區(外環以內)235座橋梁和50座地道的養護維修和管理工作,養管總面積達到350余萬平方米。現場檢測人員介紹説,“檢查內容包括橋面係、梁體、支座、橋墩等多個方面。將根據現場具體的檢測結果,運用橋梁技術等級認定體系(BCI)進行評分,將橋梁的病害程度分為A、B、C、D、E五個等級。A、B為橋梁處於良好狀況;C為不合格橋梁,需要採取相應處理;D需要限行;E則被稱為‘危橋’,需要立即斷交整修。目前,本市已完成200多座橋梁的檢測,還沒有出現E級橋梁。”
今年以來,天津市先後對獨墩立交橋和鋼管拱橋組織了兩次橋梁隱患排查,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次全覆蓋、拉網式安全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