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海洋局召開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置情況通報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26日 10時03分   來源:海洋局網站

    8月25日下午,國家海洋局在京召開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置情況視頻通報會議。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賜貴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宏聲主持會議,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飛通報了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的有關情況。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宏,局黨組成員、紀委書記周茂平,局黨組成員、人事司司長李春先,國家海洋局機關、局屬單位、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海洋廳(局)副處級以上幹部,研究員以上專業技術幹部參加了會議。劉賜貴局長在會上就前一階段溢油處置工作作了總結,並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了要求。

    劉賜貴局長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溢油事故的處置工作,先後作出一系列明確指示、批示,要求我們加強污染海域的監測,加大查處工作力度,徹底查清污染源,徹底封堵溢油源,及時發佈權威信息。同時,要對溢油事故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進行全面認真的調查,切實做好防範、賠償等善後工作。

    劉賜貴局長表示,國家海洋局黨組始終高度重視溢油事故的處置工作,先後召開了20多次黨組會、辦公會和專題會進行研究部署。總體來看,前一階段的溢油處置工作,一是反應快速,二是目標明確,三是組織得當,四是有序有效。目前,監測監督、案件審理、生態損害賠償正在有序進行,新聞宣傳工作取得顯著效果。

    就下一階段工作,劉賜貴局長提出“三個要”:一是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努力形成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的強大合力。三是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全面推進溢油事故處置與“三個六”工作部署的有效實施。

    王飛副局長在會上通報了國家海洋局處置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的工作情況。 (劉春曉)

劉賜貴局長在溢油事故處置視頻通報會上的講話(摘要)

同志們: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溢油事故的處置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先後作出一系列明確的指示批示,要求我們加強污染海域的監測,加大查處工作力度,徹底查清污染源,徹底封堵溢油源,要及時發佈權威信息,正確引導網情輿情。同時,要對溢油事故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進行全面認真的調查,切實做好防範、賠償等善後工作。剛才,王飛同志系統通報了蓬萊19-3油田6月4日發生溢油事故以來整個處置工作過程的總體情況是客觀和全面的。

    溢油事故發生兩個多月來,國家局黨組始終高度重視溢油事故的處置工作,先後召開了20多次黨組會、辦公會和專題會進行研究部署。各單位、各部門以及環渤海三省一市海洋主管部門快速反應、密切配合,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總體來看,這個階段的溢油處置工作,一是反應快速。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責成康菲公司進行溢油事故的排查,並主動向社會發佈相關信息。國家海洋局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海監船舶人員全天候、立體式監測。為及時督促康菲做到“兩個徹底”、(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為生態損害索賠提供了技術支撐。二是目標明確。國家海洋局黨組明確提出了溢油處置“兩個徹底”,近日聯合調查組又提出生態環境漁業資源索賠“兩個切實”(切實依法維護漁業漁民的合法權益、切實依法維護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利益)的工作目標,圍繞這兩個目標,開展了大量相關工作。6月4日當天即要求康菲公司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6月12日當溢油量突然大量增加時,即啟動應急預案,並同時向國務院應急辦、國家相關部門、環渤海三省一市通報,此後8次約談康菲公司高層,嚴令康菲公司要不折不扣實現“兩個徹底”。與此同時,多次約談對海上石油開採負有監管責任,同時又是康菲公司合作者的中海油公司切實督促康菲公司實現“兩個徹底”。三是組織得當。在溢油事故處置工作中,形成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工作機制。7位局黨組成員中有6位領導參與了組織領導工作,各有側重,相互銜接,使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四是有序有效。目前,監測監督、案件審理、生態損害賠償在有序進行。輿論引導工作取得顯著效果,媒體對事故公正客觀地報道。兩個多月來,接受國內外100多家媒體採訪數百次,主動向媒體提供各類新聞稿30多條,使社會公眾及時了解事故處置進展情況。

    總體來看,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海上油污的清除取得了一定進展,溢油原因的分析、生態損害賠償責任的追究、新聞信息的發佈等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逐步深入,溢油事故的處置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此,各單位、各部門的領導和同志們做了大量紮實細緻的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此,我代表國家海洋局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並通過你們向各位專家、一線人員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我們努力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實現“兩個徹底”、達到“兩個切實”的目標任務還有一個十分艱巨、複雜、繁重的過程。

    下面,我就做好下一階段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這次溢油事故情況複雜,社會關注面廣,敏感度高。妥善處置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是國家海洋局應盡的職責。對此,我們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本著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全力打好這場處置複雜突發事件的攻堅戰。

    要充分認識此次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的重要性。渤海是我國唯一的半封閉內海,水體交換能力差、生態環境脆弱、污染較為嚴重。這次突發溢油事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處置,勢必造成更為嚴重的海洋生態災難。這將直接影響到漁業漁民的切身利益,影響到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利益,影響到社會穩定。因此,各單位、部門一把手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和批示精神,將溢油處置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當前的重點工作,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統一到局黨組的部署上來。

    只有對此次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的難度、影響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夠明確工作目標,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因此,海洋系統的廣大幹部職工必須要認真領會中央領導對溢油事故的重要指示批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領導的要求上來,統一到國家海洋局黨組的工作部署上,切實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

    二、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努力形成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的強大合力

    此次渤海溢油事故波及面廣,時間緊、任務重,情況複雜,工作難度大。為此必須要加強部門之間、單位之間的聯動與配合,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力量。

    (一)要進一步加強海洋系統外部的溝通聯絡,凝聚共識。實踐證明,只有部委之間的溝通協調、支持配合,才能有效應對、妥善解決工作中的難點。正是基於這一考慮,國家海洋局牽頭聯合國土資源部、環保部、交通部、農業部、安監總局、能源局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徹底查明事故原因,對事故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進行全面認真的調查評估。

    當前,聯合調查組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加強團結,緊密協作,正在依法依規、全面認真地開展調查工作。國家海洋局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聯合調查組的工作中,併為聯合調查組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充分的服務,與各部委一道,發揮各自優勢,做好信息共享、政策聯動、聯合查處等工作。

    (二)要加強海洋系統內部的協作配合,形成合力。為進一步做好溢油處置工作,在局黨組層面,我們進一步明確了領導的分工。

    國家海洋局相關部門以及北海分局、海監總隊等相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團結協作,密切配合,繼續穩妥、有序、有力地向前推進各項工作。各相關單位要繼續加強事故現場的監視監測和監管工作,把握8月31日這個最後期限,嚴格督促康菲公司落實“兩個徹底”的要求。業務中心、研究所要在樣本分析鑒定、生態損害評估等工作中發揮好技術支撐作用,組織精幹力量,密切配合機關管理部門和執法部門的工作。

    環渤海三省一市海洋廳局要在整個溢油事故處置過程中,始終積極行動,不但要及時向地方黨委政府報告情況,向國家海洋局提供有關信息,而且要主動組織力量,採取措施,加強監視監測,同時積極配合國家海洋局各部門、各單位的工作,切實做到信息共享和統一行動。

    三、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全面推進溢油事故處置與“三個六”工作部署的有效實施

    今年年初,國家海洋局黨組作出貫徹落實“推動六項重點任務,提升六種能力,增強六個方面意識”的工作部署,各單位各部門做了大量紮實細緻的工作,一大批重點、亮點工作富有成效。比如,在海洋發展戰略、規劃、立法上,推動海洋發展戰略研究繼續深化,穩步開展全國“十二五”經濟發展規劃、國家“十二五”海洋事業發展規劃和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寫工作,積極籌備海洋經濟工作會議。在海域海島管理上,全面推進海域動態監測工作,進一步提高海域開發綜合管理能力,公佈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啟動省級海島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在海洋環境保護上,積極應對日本海域核輻射問題,組織開展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工作,並及時公佈監測結果。在海洋科技上,成功發射全國首顆海洋動力衛星“海洋二號”,全面開展“海洋二號”衛星地面基地建設,驗收“908專項”第四、第五批任務。在預報減災上,國家海洋局緊急部署妥善應對日本東部海域特大地震海嘯。在國際合作上,啟動我國首個APEC海洋中心籌建工作,先後同印尼、毛裏求斯和冰島簽署海洋領域雙邊合作協議,成功舉辦中國極地年行動,承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委會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項目獲國務院批准。在維權執法上,中國海監定期維權巡航執法成效突出,“中國海監50”船正式入列,評選出2010年中國海監十大事件,積極推進南海維權基地建設工作。在極地大洋科考上,推動新建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項目獲批,“蛟龍”號5000米級海試成功下潛至5188米,獲得在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專屬勘探權,在東太平洋發現熱液硫化物礦區。

    國家海洋局在建黨90週年之際舉辦了一系列隆重熱烈的紀念活動。出版社、報社改制工作順利推進,妥善回復了人大、政協和各民主黨派涉及國家海洋局的提案。以上這些重點、亮點工作的順利完成,為貫徹落實“三個六”工作部署的工作奠定了紮實基礎。今年以來,我們加強了與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彙報溝通,分別拜訪中宣部、中央統戰部、中編辦、國務院政研室、國土資源部、發改委、財政部、外交部、科技部、法制辦等部門,取得各部門大力支持,各民主黨派考察視察活動也都是對我們工作的有力推動。在與沿海各省市黨委政府領導會面時也就機構問題、規劃用海、集約用海、生態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進行很好的意見交流,取得很好的效果。沿海各省市海洋廳局今年以來各項工作成果顯著。

    當前,做好溢油事故處置工作是國家海洋局的頭等大事,要舉全系統之力,妥善做好處置工作。同時,要繼續推進“三個六”部署的工作落實。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做到統籌安排、合理規劃,實現“兩不誤、兩促進”,首先要明確兩者的辯證統一關係。一方面,要認識到做好溢油事故處置工作,是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健康發展的具體舉措,而這正是“三個六”工作部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要認識到此次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為“三個六”任務落實工作提供了難得的全面檢驗機會,有關部門要在實際工作中及時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提升保護海洋環境、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工作成效,提升海洋資源開發保護綜合管理的管控能力和執法能力。

    同志們,全系統全體同志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振奮精神,團結一致,同心協力,精心應對。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打勝這場維護國家海洋生態環境的硬仗,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王飛副局長在溢油事故處置視頻通報會上的講話(摘要)

各位領導,同志們:

    受劉賜貴局長委託,現將我局處置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的工作情況向大家通報。

    按照《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國務院賦予的“三定”職能,我局負責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核準、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檢查和竣工驗收、溢油應急計劃的審批等海洋環境保護監管基本職責,具體負責海上溢油污染的監視監測、預測預警以及溢油造成的海洋生態環境的損害評估、生態修復和相關國家索賠工作,並負責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對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防治和應急處置有關工作。

    6月初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對溢油應急處置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我局認真學習領會批示精神,根據法律賦予我局的職責,依法對蓬萊19-3油田溢油應急處置實施監督監管和監視監測。

    一、有效實施溢油應急處置監督管理

    蓬萊19-3油田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美國康菲石油中國公司在渤海海域11/05區塊合作勘探發現的油田。該油田位於渤海中南部海域,西北距塘沽約216公里,東南距蓬萊約80公里。該區塊合同區面積現有1022平方公里。整個油田分兩期開發工程,共有7個生産平臺,256口井(生産井193口,注水井57口,岩屑回注井6口),一期開發工程于2002年12月投産,二期開發工程于2007年7月投産。油田年産量840萬噸,約佔渤海原油産量的1/5。

    此次溢油發生以來,國家海洋局高度重視,劉賜貴局長多次召集會議研究溢油應急處置工作,局領導多次深入一線組織指揮,並親自率相關人員和專家登臨蓬萊19-3油田B、C平臺實地監督檢查溢油處置進展,強調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局機關相關業務司、中國海監總隊、北海分局、環渤海“三省一市”海洋與漁業廳局立即行動起來,積極應對,加強組織領導,制訂工作方案,圍繞上述“兩個徹底”的總體要求,根據工作形勢發展,按照法律賦予的職責,有針對性地實施各項行政監管措施。相關工作按時間節點大致可以分成4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6月4日蓬萊19-3油田B平臺附近海域首次發現溢油到6月17日C平臺發生井涌事故導致大量溢油。6月4日,我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菲公司)報告,在蓬萊19-3油田B平台東北方向海面發現不明來源少量油膜。北海分局立即責成康菲公司進行排查,並派出人員開展現場監視監測。此處沒有石油管線,經水下探測,在該油田B平台東北方向發現一處海底溢油點,經油指紋鑒定結果表明溢油來自蓬萊19-3油田。海面漂油到12日面積突然擴大。為此,我局北海分局于6月13日下達通知,要求康菲公司停止蓬萊19-3油田回注和鑽井作業,減少地層壓力,抓緊清理海面溢油。康菲公司按要求開始調集力量回收海面溢油。

    第二階段,從6月17日到6月21日,突發大規模海上溢油並得到有效應急處置。6月17日,北海分局在蓬萊19-3油田海域巡視時發現C平臺及附近海域出現大量溢油。後經核實,確認C20井發生井涌事故導致大量油污入海。溢油事故發生後,劉賜貴局長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迅速摸清溢油現場情況,採取一切有效措施儘快封堵溢油源,確保不再溢油;要把溢油事故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全面掌握本次溢油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分管局領導、環保司、海監總隊、局應急辦于6月17日溢油事故發生當晚約談康菲公司和中海油總公司負責人,提出在確保平臺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封堵C20井溢油源,並儘快回收海面溢油,減少污染損害,及時向社會通報溢油信息。並於6月19日趕赴康菲公司設在天津塘沽的生産調度中心(應急中心)現場督導工作,進一步要求康菲公司拿出封堵溢油的可行措施,加大回收海面溢油的力度,確保油污不進入敏感區,防止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更大的損害。局環保司、中國海監總隊和北海分局有關領導分別奔赴溢油現場,乘飛機登臨平臺、乘海監船在現場指揮溢油應急處置監視監管工作。

    在我局堅決要求和強力督導下,康菲公司及中海油總公司採取溢油應急處置措施,對B平臺採取減壓措施,溢油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對C平臺採取水泥封井措施,溢油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在溢油應急處置過程中,康菲公司及中海油總公司在現場部署33艘溢油回收處置船;在海上先後布設圍油欄約3000米,使用吸油拖纜約4000米、吸油氈2800公斤。回收油水混合物近70立方米,除B、C平臺附近海域外,其他海域海面已無明顯漂油,至此,溢油應急回收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第三階段,從6月21日到7月13日,根據溢油風險排查情況,國家海洋局責令蓬萊19-3油田部分停産。儘管溢油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但是B、C平臺附近海域仍持續有油花溢出。為此,國家海洋局監管工作重點轉為督促康菲公司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封堵溢油源。按照國家海洋局要求,康菲公司于7月2日安裝集油罩收集B平臺附近海底漏油,7月9日開始收集C平臺附近海底油基泥漿。為檢查督促工作進展,劉賜貴局長7月10日下午帶隊實地登檢B、C平臺,實地進行監督檢查,並於當晚在天津塘沽主持召開渤海海洋環境保護專題會議,就如何做好渤海海洋環境保護特別是應對此次溢油事件進行專題研究和部署。一是繼續加大監管力度,二是對溢油事故立案調查,三是啟動海洋生態損害索賠準備工作,四是加強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環渤海三省一市的海洋部門、北海分局的監測監視工作要相互配合,信息共享,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鋻於溢油發生原因並不清楚,溢油風險依舊存在。根據相關法規規定,國家海洋局7月13日決定停止蓬萊19-3油田B、C平臺的油氣生産作業活動,要求康菲公司採取一切有效措施徹底排查並切斷溢油源,徹底消除再次發生溢油的風險。康菲公司按要求於當日停止了B、C平臺生産作業。

    同時,為了充分吸取此次溢油教訓,防止海上溢油事故發生,國家海洋局加強了防範管理,于7月8日印發《關於開展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溢油風險排查與整改的通知》,要求在我國海域進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十幾家作業者緊急開展溢油風險全面排查、溢油應急計劃修編等工作,重點排查由注水導致地層壓力增高産生的溢油風險。

    第四階段,從蓬萊19-3油田部分停産至今,國家海洋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根據溢油處置總體形勢,國家海洋局于7月20日責成康菲公司于8月31日前完成B平臺附近溢油源封堵、清理完畢C平臺泄漏的海底油污,並組織力量對已漂至岸灘的蓬萊19-3油田溢油進行回收清理。

    在此次溢油處置全過程監管中,國家海洋局及北海分局約談康菲公司管理層8次;傳達責令康菲公司按期完成徹底查找溢油點、封堵溢油源的要求類傳真30份,召開專家諮詢、評審會5次,諮詢專家26人。為掌握現場第一手處置工作動態,還分別在溢油事發平臺和周圍海域海監船舶上派出常駐執法人員16人。

    二、全面開展溢油環境影響監視監測

    自蓬萊19-3油田溢油發生以後,國家海洋局專門制訂實施了《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環境監視監測與評價工作方案》,要求環渤海沿海地方各級海洋部門要高度重視溢油陸岸監視監測工作,部署專門力量在所轄海域和岸線巡視監視並及時採集溢油樣品送檢分析,在第一時間將陸岸溢油信息報送當地政府,及時向社會公佈相關信息。國家海洋局立即部署啟動衛星遙感、航空遙感、海監船舶監測及現場執法等手段,對溢油實施全天候立體監視監測。先後調集8艘海監船舶,航行3萬多海裏;海監飛機兩架,飛行29架次112小時航程約24800公里;共解譯衛星遙感監測資料73景。派出陸岸巡視人員851人次,陸岸巡視14萬公里。開展應急監測102航次,監測海域面積約6800平方公里,設立監測站位590站次,獲得各類監視監測數據近萬餘組,完成了93個溢油樣品的油指紋鑒定。

    綜合分析衛星、航空遙感、船舶監測數據,基本完成了溢油影響範圍、溢油量估算、溢油對海水水質、沉積物、生態的影響評價工作。結果顯示,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萊19-3油田周邊海域和西北部海域,污染範圍外緣線東距長島21公里,西距京唐港53公里。6月4日至8月23日,溢油累計造成550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污染(水質超過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其中劣四類海水面積累計約870平方公里。由於7月、8月渤海風場和海洋環流特點,此次溢油主要向北至北偏西方向漂移,陸岸和近岸海域監測結果表明,溢油已經影響渤海西岸部分岸線,以零星油污顆粒為主。截至到目前,遼寧綏中東戴河,河北京唐港淺水灣岸灘、秦皇島昌黎黃金海岸浴場岸灘採集的油污顆粒全部或部分來自蓬萊19-3油田。

    三、依法推進立案調查與生態索賠準備工作

    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海洋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導致海洋環境污染破壞的,要對其實施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對蓬萊19-3油田B、C平臺的溢油事故,國家海洋局已立案,依法對康菲公司一段時期以來的生産作業、溢油應急、風險排查的關鍵環節進行全面調查取證,並請各方面專家進行研究論證。

    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第90條關於海洋生態索賠的規定,由國家海洋局代表國家對其提出生態索賠。此次溢油發生以後,國家海洋局即明確了生態索賠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要內容和工作方案。目前,按照有關規定正在聘請律師,同時準備海洋生態損害評估報告,開展進一步的證據收集工作。

    四、及時通報發佈溢油相關信息

    蓬萊19-3油田溢油發生以後,國家海洋局及時將信息上報國務院應急辦,同時通報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環渤海三省一市政府。此外,根據國家海洋局與相關部門建立的渤海溢油信息共享通報機制,國家海洋局還及時將溢油信息通報了環渤海省(市)地方環保、漁業、海事等部門。國家海洋局向國務院值班室及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發出信息31期,《海洋專報》4期,向環渤海三省一市發佈通報25期。

    6月17日,蓬萊19-3油田C平臺出現較大規模溢油的當晚,國家海洋局相關主管人員在約見中海油領導和康菲公司高層領導代表時,要求康菲公司將溢油信息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個人和社會公眾。與此同時,國家海洋局抓緊組織實驗室檢測、分析和驗證,于6月28日公告媒體將在7月初召開媒體通氣會,通報溢油相關信息。在7月5日媒體通氣會上向媒體提供了一系列溢油數據信息,並對社會關注的問題進行集中解答,以正確引導輿論。此後,國家海洋局進一步加強了信息管理工作,積極穩妥處理輿情網情及社會各方面的關切,先後將我們對此次溢油一系列的重要決定和監測結果及時向社會發佈,以科學結論客觀公正地引導輿論,並利用輿論督促責任企業提高溢油處置效能,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同時防止不實或無根據的報道誤導公眾。此外,遵照國務院領導的批示精神,國家海洋局還就韓國關注的此次溢油問題,專門約見了韓國駐華公使,在進行友好交談的基礎上,回答了有關問題。

    考慮到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行政許可涉及多個部門的職責,7月21日,國家海洋局專門組織召開了蓬萊19-3油田溢油處置情況通氣會,邀請國家發改委等9個部委的代表出席。通報了溢油事故發生以來開展的溢油應急處置工作,與會部門予以積極響應,同時圍繞此次溢油事件涉及到的諸多監管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並就各自按職責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協調配合以及信息共享溝通等事項達成共識。

    國家海洋局于8月4日召開專題會議,邀請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等5個部門的代表,針對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活動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行政處罰和索賠工作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在現有法律制度下,能夠處理好這次溢油事故。

    五、牽頭成立聯合調查組,進一步加強溢油事故處理力度

    從溢油事故發生以來,康菲公司查源堵漏清污工作進展遲緩,採取的大多是臨時性、補救性措施,B平臺只是通過控制注水壓力儘量減少滲漏點向外溢油,並不能徹底清除溢油風險;對C平臺海底油基泥漿雖已安排清理,但進展緩慢。根據溢油事故處置情況,由國家海洋局牽頭聯合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等部門成立了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組長由劉賜貴局長擔任,相關部委的部領導擔任副組長。聯合調查組各成員單位表示要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形成工作合力,同心協力做好各項工作,扎紮實實落到實處。

    8月19日下午,聯合調查組聽取了康菲公司、中海油總公司事故處置情況的彙報,就溢油事故原因及處置工作開展等問題進行了詢問,對溢油處置工作提出了要求。8月21日~22日,聯合調查組組長劉賜貴同志、副組長王飛同志分別帶隊赴渤海溢油事故現場。劉賜貴組長率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等部門領導和專家、以及環渤海三省一市海洋與漁業部門有關領導,乘“中國海監15”船在蓬萊19-3油田附近海域和河北唐山海域進行巡察,召開現場座談會,聽取了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農業部漁業局關於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漁業資源損害評估工作進展情況的彙報,環渤海三省一市海洋與漁業部門關於加強蓬萊溢油事故影響監測、積極應對養殖漁民訴求工作的彙報。劉賜貴局長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並提出了5項要求,強調了4個問題。王飛副組長率國土資源部、安監總局、能源局等部門領導和專家登檢蓬萊19-3油田C平臺,向平臺作業人員詢問了有關情況並開出了索取原始記錄和相關文件目錄,同時查看了C平臺清污現場,督促康菲公司進一步加快油污清理力度,抓緊排查和分析研究溢油産生的原因和封堵溢油源的措施。聯合調查組正按工作方案和計劃紮實做好各項工作。

    目前渤海溢油事故處置工作正進入一個關鍵階段。8月31日是國家海洋局下達康菲公司完成“兩個徹底”的最後期限。國家海洋局將在聯合調查組的統一安排下,依法加大對溢油事故的處理力度,本著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利益的原則,盡職盡責,完成好溢油事故處置工作,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健康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鏈結
· 海洋局:渤海溢油污染損害海洋生態索賠全面啟動
· 海洋局建議加強對西太平洋海域海産品放射性檢測
· 海洋局發佈海洋調查船隊標誌(LOGO)徵集公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