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只重視溝、田、林、渠等農業硬體的作用,但增産潛力並未充分發揮。現在通過管理創新,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強化科技‘軟體’,中低産田當年就能變成畝産超千斤的高産田。”9月7日,在豐收在望的萬畝玉米示範田邊,原陽縣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李慶修告訴記者。
當天下午,省農科院在原陽縣蔣莊鄉舉辦2011年“農業綜合開發糧食增産科技支撐行動計劃”玉米項目現場觀摩會。現場測産結果令人振奮:畝産可達765公斤。李慶修介紹:“這塊地未改造前,玉米産量從未超過500公斤。”
與會人員上午已先後觀摩了汝南、西平等地的項目示範田,測産結果均遠超任務指標。
“河南到2020年要增産糧食155億斤,因此必須大力提升糧食單産。”省農科院科技成果示範推廣處副處長李保全告訴記者,“為此,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從去年開始實施管理創新,改變了近十年來農綜開發科技項目‘撒胡椒面’式的分散管理制度,集中1200萬資金和人力物力,在全省選擇20個縣,重點開展小麥、玉米兩大糧食作物增産科技支撐行動。”
這一形式新穎而有效。從橫向看,由各級農開辦負責組織協調,省農科院、河南農大、省農技推廣總站作為技術依託,各縣農技部門負責具體實施工作;從縱向看,則把省、市、縣三級的農綜開發部門和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等部門聯合起來,形成了合力。
“原陽項目的投資為60萬元,主要用於良種和肥料、農藥等生産資料的補貼。”原陽縣科技所所長王國彬説,當地的1.11萬畝背河洼地現在已被改造成設施完備的土地治理項目區。
“該計劃是河南探索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一項創新,得到了國家農開辦的充分肯定。”有關負責人表示,河南省將進一步探索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徹底發揮出糧食增産潛力。(記者 尹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