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7日召開的質量工作座談會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從9個方面就抓質量工作進行了彙報。他指出,質檢部門作為質量綜合管理部門,按照王岐山副總理“質量是基礎、安全是底線”的要求,始終把提升質量安全水平作為首要職責。
關於著力提高全社會質量安全意識,支樹平説,全國質檢系統積極向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彙報質量工作,努力做好與相關部門的合作,廣泛向社會各界宣傳。今年全國“兩會”期間,232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了20余件有關質量工作的建議、提案。全國已有26個省(區、市)實施質量興省戰略,2600多個市(縣)開展質量興市(縣)活動,13個省(區、市)將質量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工信部、住建部、國家旅遊局、教育部、國資委等部門,積極配合、廣泛聯動。各地方、各行業和廣大企業在抓質量、保安全、推進轉型發展等方面逐步形成共識。
關於抓緊編制《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支樹平介紹,按照國務院部署,國家質檢總局牽頭,會同發改委、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等14個部門,共同編制《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現已基本完成論證和起草工作,正在會簽各起草部門,聯合報請國務院審批。
關於加快建設質量誠信體系,支樹平講道,針對質量違法行為中暴露的道德缺失、不講誠信問題,著力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制定了《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劃分通則》等9項質量信用國家標準,建立了2600多萬家組織機構的基本數據庫、40余萬家企業質量檔案,向社會發佈質量信用記錄73萬多條。同時還建立了“進出口企業信用管理系統”,對21萬多家進出口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監管,逐步完善質量信用懲戒機制。
關於研究建立質量統計指標和績效考核體系,支樹平表示,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國家統計局,正在研究建立以産品質量合格率為重點,全面評價國家、行業和地區質量狀況的統計指標體系。國家質檢總局還與監察部積極協商,建議明年將質量指標納入地方政府績效目標考核試點。
關於健全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制度,支樹平透露,全國質檢系統逐步建立了以國內産品質量狀況和出口商品質量狀況為主要內容的質量分析報告制度。從今年開始,國家質檢總局每季度召開質量狀況分析會商會議,向國務院提交質量分析報告,並向社會公開發佈。各省、市、縣質檢部門定期向同級人民政府報告質量狀況,並及時通報進出口商品質量狀況分析和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
關於建立完善質量激勵機制,支樹平指出,今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會同發改委、國家知識産權局等7個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著力推動品牌建設,還特別注重對質量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關於加強質量基礎建設,支樹平認為,標準、計量、認證是質量的三大基礎。國家質檢總局注重加強質量基礎建設,上半年新批准發佈國家標準446項,備案行業標準1470項,備案地方標準1058項,標齡和制修訂週期進一步縮短。計量基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已建成覆蓋計量、熱工、電學、力學、時頻、光學等全部學科領域的179項國家計量基準,其中80多項基準的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國際水平。認證認可工作紮實開展,共發放27萬張強制性産品認證證書和36萬張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關於嚴格質量監管,支樹平強調,全國質檢系統樹立以人為本、監管為民的理念,著力完善質量監管體系。嚴格實施風險分析,嚴格實施市場準入,嚴格生産企業監管,嚴格監督抽查和檢驗檢疫,嚴格執法打假,嚴格處置突發事件。
關於認真組織開展“質量月”活動,支樹平概括了今年“質量月”的三個特點:主題更加鮮明、參與更加廣泛、與老百姓更為貼近。
支樹平最後表示,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岐山副總理的講話精神,把群眾性質量活動堅持不懈地開展下去,月月都是質量月,堅定不移抓質量。 (杜 吟 徐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