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陜西省新增財力80%用於民生 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17日 09時41分   來源:陜西日報

    城市裏一棟棟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陜南陜北移民搬遷如火如荼,三秦大地處處呈現民生工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繼“十一五”陜西財政民生投入5532億元之後,今年,陜西各級財政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共安排民生支出預算1205億元,加上中央補助和超收安排等,預計全年財政民生投入將達到2000億元以上,其中省級新增財力的80%將用於民生。這在陜西歷史上是空前的,在全國也走在前列。

    陜西地處內陸,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十多年前還是“吃飯財政”,常為公務員工資而發愁。“十一五”時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和各種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搶抓機遇,埋頭苦幹,全省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迅速增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在經濟和財政實力增強的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使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財政部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克服各種矛盾和困難,加大投入力度,民生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呈現出三個“最”:一是民生投入最多。全省財政五年累計投入民生資金達到5532億元,是“十五”的3.5倍,佔財政支出的77.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二是民生制度體系建設力度最大。養老、醫療、就業、住房等都有了比較系統的制度化保障,覆蓋面從就業人員擴大到非就業人員,從城鎮居民擴展到農村居民,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被納入到保障範圍。三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教育方面,率先在西部地區實現“兩基”達標。社會保障方面,連續7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2010年達到月人均1382元,高於1350元的全國平均水平;城鄉養老保險走在全國前列。醫療衛生方面,城鄉基本醫療實現制度全覆蓋,財政補助標準逐年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逐步形成了以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為主體,各類棚戶區改造為補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體系。農村飲水方面,解決了1250萬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陜北地區全面實現農村飲水預定解困目標。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圍繞省委、省政府“讓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尊嚴”的要求,各級財政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急切、最需要的民生問題入手,著力促進民生事業由“保基本、廣覆蓋”向“重統籌、多層次,建機制、順體制,嚴管理、可持續”轉變。省財政廳採取“五個統籌”的辦法,即將預算內與預算外、中央與地方、增量與存量、財政與社會、舉債與自籌等統籌起來,多渠道籌措資金,全力保障民生資金需求。今年,陜西地方各級財政安排民生支出預算1205億元,加上中央補助和超收安排等,預計全年財政民生投入將達到2000億元以上,其中省級新增財力80%用於民生。強化預算約束,確保各級財政民生支出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同時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三公”支出,擠出資金保民生需求。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民生領域,進一步提高全省公共服務水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年,圍繞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陜西提高教育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著力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重點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全面提高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健全城鄉一體、標準統一的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體系;加大幼兒園建設投入,對學前一年免費教育進行獎補;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將高等院校本科生均經費提高到9000元,省屬高職院校生均經費提高到7000元;實行以獎代補,幫助高等院校化解債務難題。

    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著力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機制創新。各級財政部門在繼續支持做好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低保、五保供養等社會保障“提標”工作,同時加大投入,提高參保率,從今年7月1日起,推進實施城鄉養老制度全覆蓋。加大對殘疾軍人、帶病退伍回鄉軍人、貧困學生、孤兒等困難群體的扶持力度,增加高齡老人生活保健補貼資金。

    今年陜西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47.43萬套,總投資將達到750億元,任務量是2010年的2.5倍,排在全國第三位。今年,各級財政安排用於補助住房建設方面的資金達到200多億元,已全部籌措到位,比上年增加了5倍多。

    陜南地區是陜西山洪和地質災害最主要的群發區和危害地帶。為從根本上解除山區群眾安全隱患,改善他們的生産生活條件,省委、省政府決定對陜南地區避災移民實施搬遷。此項工程計劃從2011年起,利用10年時間,從陜南地質災害易發區搬遷約60萬戶,240萬人,今年目標是完成6萬戶的搬遷任務。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全力做好資金保障工作,陜南三市的移民搬遷工作進展順利。

    白于山區和黃河沿岸土石山區是陜西三大貧困區中的兩個,是扶貧開發多年難啃的“硬骨頭”。省委、省政府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加快白于山區扶貧開發步伐,加快移民搬遷力度,徹底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按照移民搬遷規劃,總投資310.8億元。2011年,省上安排5億元,加上相關市縣財政資金以及群眾自籌和部門整合,移民搬遷項目資金將達到31.1億元。

    隨著民生資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加強支出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越來越重要,越來越迫切。如何管好、用好民生資金,把財政民生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省財政廳廳長劉小燕給了記者一個答案:“整合資金,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動態監控,推進公開,確保民生工程得民心。”為此,他們採取八條措施,不斷提高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第一,早編民生預算。第二,加大資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計其功、捆綁使用”的原則,通過規劃、板塊、項目和融資平臺進行整合,集中財力辦民生大事、解民生難題。第三,加快資金撥付。嚴格落實“四挂鉤”制度。擴大專項資金財政直接支付範圍,減少中間環節,對可以直接撥付到供應商的,實行直通車;對各項惠農補貼資金,採取“一卡(折)通”方式,直接發放到群眾手中,避免截留、挪用。第四,完善特設賬戶。對市縣財政專項轉移支付、新農合、救災、教育等資金,全部通過省級零餘額賬戶,直接撥付到市縣財政特設專戶。第五,推進績效評價。將績效管理貫穿於民生預算編制、執行、考核評價、監督檢查全過程,重點對城鄉低保、就業、公共衛生、扶貧、農業、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等專項資金開展績效評價工作,並將評價結果作為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第六,公開使用結果。從縣以下開始,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支農惠農、社保、醫改資金分配結果和使用情況,進行張榜公佈或網上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第七,強化監督檢查。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監控系統,全程在線跟蹤專項資金,及時掌握預算執行進度。將日常監管與專項檢查相結合,今年重點對“十大民生工程”、“三農”投入、強農惠農等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重點檢查,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範、有效使用。充分發揮鄉鎮財政就地就近實施監管的優勢,對各級財政安排和其他部門下達的資金進行監管。第八,加強政策宣傳。廣泛開展民生政策宣傳活動,在對各項惠民政策進行梳理的基礎上,編印和發放了《陜西省財政民生政策彙編》、《陜西省支農惠農政策問答》,採取網上公開、政策宣講等形式,讓群眾了解、掌握和監督政策執行情況,以營造全社會關注民生、支持民生的良好氛圍。(記者 楊華 喬晉 高敬毅)

 
 
 相關鏈結
· 陜西:全力以赴搶時間抓進度 確保秋收秋種全勝
· 陜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 陜西:“十二五”期間將新改建農村公路3萬公里
· 陜西:萬所中小學實現互聯互通告別“信息孤島”
· 陜西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深化消防安全“五大”活動
· 陜西:清剿火患確保西安世園會消防安保圓滿收官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