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來構建,舉國上下萬民歡……”歌動聽,舞優美,演員?都是農民,大興區北臧村鎮,6個農民業餘劇團,編排節目數十個,唱出對家鄉的熱愛;
一座兩層的小樓,大幕拉開,一齣出評戲唱腔專業、表演精彩,通州區馬駒橋鎮郭村村民建起“全民評劇院”,燈光、道具、樂器樣樣俱全;
辦雜誌、寫小説、出了好幾位作家,這不是啥大學高校,而是順義區仁和鎮望泉寺村,別看村小,卻被很多專家、教授評為:文學第一村;
在昌平、在懷柔、在平谷……
京郊廣袤的大地上,北京市3945個行政村,建成了3910個行政村多媒體綜合文化中心,率先在全國實現了農村地區文化設施全覆蓋,並建成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分中心、區縣分中心和基層服務點近4300個,率先在全國實現文化信息共享村村通,還有4000余支村級文藝團隊和社團,成為北京市文化繁榮的重要力量。
村裏,“文化”正紅火。
“辦文化,缺啥買啥”
一走進順義區馬坡鎮馬卷村的文化活動中心,就聽見活動室裏傳來了歌聲,“我們要把親愛的祖國,變得更加美麗富強。”一首《走向復興》,令聞者精神一振。
走進去,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正彈著電子琴伴奏,唱歌的,都是五、六十歲的村民。活動室寬敞明亮,村民們的歌聲動聽,人人的臉上挂著笑容。
文化活動站是村裏專門為村民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修建的,並購入了大量設備,“看這電子琴,新買的。”為大家伴奏的惠芝英2011年67歲了,“村裏幹部説,搞文化活動,缺啥買啥。”惠芝英笑得合不攏嘴。
為讓農民的文化生活愈來愈富足,各級政府不遺餘力。
北京市3945個行政村,共建成3910個行政村多媒體綜合文化中心,結束了農村群眾露天看電影、露天參加文化活動的歷史。併為鄉鎮文化站配備了182套燈光音響設備、182輛數字電影放映車和3859套數字電影放映設備,為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條件。
同時,北京市在市、區縣、鎮三級政府的共同推動下,村村建有文化設施,並利用村文化設施平臺,整合農村信息資源,基本實現農村有線電視、電子政務、有線廣播、圖書信息服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電影、黨員教育和遠程教育八網合一,使村民不出村就能滿足多種需求。
“登舞臺,都來亮亮相”
甭説附近十里八鄉的男女老少,就是昌平、海淀,甚至廊坊的評劇愛好者,都每週到通州區馬駒橋鎮郭村的“全民評劇院”活動。
村民楊連喜就是這家“評劇院”的負責人,“農村發展了,農民有錢了,咱也得追求一下精神生活。”郭村的村民們成立了自己的評劇社,每週二、四、六下午活動,“登舞臺,都來亮亮相。”名聲漸傳漸廣,方圓幾十里的評劇愛好者都慕名前來,隊伍由最初七八個人發展到今天的一百多人。
“目前,北京市共有村級文藝團隊和社團4000余支,村村都有文化隊伍。”市文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為了提高農村地區文化建設水平,北京市實施了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市屬專業院團參加農村星火工程演出,把專業演出送到農村,並採取結對子的方式,組織藝術家深入農村,輔導農村文藝團隊,提高當地農村群眾的文藝技能。
市裏還把各區縣的特色演出進行相互交流,豐富和活躍農村群眾文化生活。2010年,“週末場演出計劃”在10個遠郊區縣演出700場,“農村文藝演出星火工程”已在12個區縣的行政村演出8805場。
為了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北京市還成立了市文化志願者服務中心和16個區縣分中心,組織在冊5000名文化志願者深入到農村,提供藝術培訓輔導、藝術講座、筆會、合唱指揮、展覽展示等服務。
“新文化,用來建新農村”
“你看那新樓群,處處拔地起,遠郊區到城裏,地鐵方便你……”這句剛唱完,台下觀眾掌聲四起,大興區北臧村鎮西大營村的文藝匯演,農民們自編自導自演,或三弦兒大鼓,或小品豫劇,三句半、數來寶,幾十個節目,説搬遷,説致富,唱身邊事,演出新農民、新農村的新模樣。
大興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如今各村文藝愛好者越來越多,很多村民紛紛自編新節目,説村子裏的發展、説生活裏的變化,百分百農民原創。
從鄰里關係到理財致富,村裏的那些事,都成了農民節目的創作源泉,節目演給鄉親們看,道理説給鄉親們聽。
“咱這新農村,大家一起動手建。”農民的節目,有看頭。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北京的農村裏,各類文化設施越來越全,各項文化活動越來越多,農民的文化越來越紅火,“文化”這盞明燈,照遍了每一個村,照亮了每一個農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