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級各部門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市委三屆五次、九次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意見》指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重慶是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並存的直轄市,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對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農村和諧穩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各部門必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切實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意見》指出,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靈魂,引導農民群眾積極投身“五個重慶”建設,組織編寫出版農民群眾容易接受、看得明白的理論讀物,開展經常性形勢政策教育,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為主的群眾性活動,積極推進農村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要切實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和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制訂和完善村鎮發展規劃,加快農村交通、水利、通訊、電力、環衛、廣電、醫療、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場鎮綜合環境整治,大力建設農村社區公園和文化廣場,繼續實施“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推進農村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完善村級組織活動陣地、農村體育健身設施等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建設和使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促進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積極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發掘農村民族民間優秀文化資源,發展“一村一品”特色文化;發掘和保護農耕文化,建設一批參與性強的農耕文化體驗園區、示範點;實施鄉土文化品牌戰略,培養一批農村文化能人、文化經紀人和一批有品牌、有市場的農村文化企業;發動農民群眾自願開展和參加節會歌會、花會燈會等活動,特別是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開展農村節日民俗活動。
《意見》同時強調,要著眼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農民的文化選擇權,努力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産品和服務,加強對城鄉接合部、農村集鎮經營性網吧的管理,進一步凈化農村社會文化環境。要深化拓展文明村鎮等各類文明創建活動,以“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樹新風”為主題,切實提高文明村鎮、文明集市、文明戶以及文明小康村、平安村鎮等各類創建活動的針對性、參與性、實效性。要深入開展城鄉共創活動,堅持城鄉文化平等互動、城鄉資源共建雙贏,探索推廣城鄉文明共創的參與式方法,實施“單位支持農村、社區支持農業”行動。要緊扣“三大關愛行動”開展農村志願服務活動,組織發動城市誌願者深入農村開展志願服務,倡導農民群眾就近就便參與志願服務活動,重點組織開展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志願服務行動、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行動、關愛農民工志願服務行動。要建立健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保障機制,鼓勵鄉鎮黨委宣傳委員、文化專幹、大學生“村官”、返鄉創業農民和老黨員等積極參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培育農民文化帶頭人和文藝骨幹。要擴大公共財政覆蓋範圍,保證一定數量資金用於區縣(自治縣)、鄉鎮和村精神文明建設,並向三峽庫區、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重點傾斜,鼓勵社會力量捐助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完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格局,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記者 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