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銀監會召開2011年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11日 17時56分   來源:銀監會網站

    11月11日,銀監會召開2011年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傳達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分析研判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監管重點工作。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尚福林出席會議並講話。

    尚福林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敏銳準確把握經濟走勢出現的趨勢性變化,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危機感和執行力,繼續做好今年以來部署的各項重點風險防範工作,並根據新形勢新要求,科學謀劃銀行下一階段的經營戰略和目標,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切實提高服務水平。

    會議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銀行業改革發展取得重要進展,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經營理念等各方面取得長足進步,銀行業整體風險抵禦能力和經營效率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作用更加突出。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産107.4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84%,較上年末下降0.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餘額1.06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847億元。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270.7%,較上年末提高5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2.3%,較上年末提高0.16個百分點。

    會議強調,面對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發展環境,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分析,未雨綢繆,著力加強重點風險管控,切實維護銀行體系安全;著力推動科學制定發展戰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著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會議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按照年初以來部署的各項風險防範和改革發展要求,對照檢查,狠抓落實,把各項措施切實落到實處。

    一是堅守風險管理底線,切實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嚴防出現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加強合規風險管理,高度關注歲末年初的資金運行特點,保持高壓態勢,嚴防各種案件風險抬頭。健全科學的流動性考核體系,嚴格執行存貸款指標日均考核要求,嚴禁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産品變相高息攬儲、規避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套利。加強對國際流動性新監管指標的理解和應用,切實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

    二是準確定位,科學設定發展目標,推動轉變發展方式。遵循客觀規律,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根據戰略發展目標和外部經營環境,科學合理設定經營計劃,建立風險與效益統籌、過程和結果統一、當期與長遠兼顧的績效考評制度,促進發展模式從外延式向內涵式轉變。持續深入落實“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等貸款新規,強化貸款資金流向的跟蹤檢查,確保信貸資金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利用當前盈利狀況較好的有利條件和國務院剛出臺的小微、涉農貸款財稅政策,盡可能增提撥備,核銷損失,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三是加強和改善金融服務,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加強和改善金融服務,促進銀行業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繼續加強對“三農”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實現涉農貸款增速不低於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加強對符合國家産業和信貸政策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努力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增量高於上年同期水平。在加強管理、防範風險的基礎上,支持以省級政府及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政府保障性住房融資平臺為主統籌轄內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管理、融資和償債,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繼續推行綠色信貸,促進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加強服務價格統籌管理,做到成本可算、質價相符,不斷提高服務價格透明度,履行服務收費告知義務,建立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和客戶投拆渠道,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利益。

    尚福林最後強調,當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仍在延續,國內還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任務,中國銀行業要經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真正實現科學穩健發展,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鞏固已有成績的基礎上,繼續堅持改革創新,進一步完善內控制度,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主持會議,銀監會黨委成員出席會議。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銀監會機關部門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銀監局負責人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相關鏈結
· 銀監會:截至9月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4.75萬億元
·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主要領導調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