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 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
——在中國共産黨江蘇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011年11月6日)
羅志軍
同志們:
中國共産黨江蘇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是在江蘇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推進“兩個率先”處於繼往開來關鍵時期召開的。
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六個注重”,全力實施“八項工程”,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而團結奮鬥。
現在,我代表中共江蘇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一、科學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的五年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江蘇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變化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緊緊圍繞“兩個率先”目標,抓住新機遇,應對新挑戰,協調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勝利完成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這五年,是江蘇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鄉面貌顯著變化、人民群眾得益更多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建設積極推進、社會和諧穩定局面不斷鞏固發展的五年,是在科學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在“兩個率先”征程上闊步前進的五年。
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全省生産總值跨過4萬億台階,預計今年可超過4.8萬億元,人均GDP有望突破9500美元。同口徑財政總收入超萬億元,預計今年一般預算收入可超過5000億元。今年預計實際利用外資32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超過5000億美元。交通、水利、能源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基礎設施支撐體系日趨完善。全省總體上達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標,今年底將有近2/3的縣(市)達標,“兩個率先”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全省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今年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六大新興産業銷售收入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可分別達到35%和24%。現代高效農業比重超過38%,糧食實現連續八年增産的歷史性突破。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5%。蘇南經濟加快轉型升級,蘇中蘇北佔全省經濟比重五年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加快,全省城市化率達到62%左右,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生態省和綠色江蘇建設成效顯著,“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如期完成。
人民生活得到較快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五年分別增長85%和83%左右。新增城鎮就業每年超過百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5%以內。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城鄉低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面實施。困難群眾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保障實現應保盡保,全省農村年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今年底可提前一年脫貧。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學有所教目標基本實現,全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紮實推進,計劃生育、體育、殘疾人、老齡等事業加快發展,惠及廣大群眾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民主法制建設積極推進。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切實的民主權利,當家作主、政治參與的積極性持續提高。人大和政協重要作用充分發揮,愛國統一戰線發展壯大,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工作取得新成績。國防動員、“雙擁”共建活動紮實推進。法治江蘇和平安江蘇建設成效顯著,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管理及創新得到加強,人民群眾社會治安滿意率居全國前列。
文化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深入,創業創新創優成為江蘇新的時代精神,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精神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宣傳思想工作持續加強,文化體制改革釋放活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文化産業加快發展,文藝創作更加繁榮,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理論武裝工作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不斷深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有效提升了各級幹部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創先爭優活動有力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領導幹部下基層駐點調研、“三解三促”活動,了解民情民意、破解發展難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幹群關係融洽、促進基層發展穩定、促進機關作風轉變,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回首過去五年的歷程,我們在實踐中形成了符合江蘇省情的工作特色,也積累了寶貴經驗。第一,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之路,是江蘇發展的鮮明導向。我們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行動指南,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強化又好又快的發展導向,主動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倒逼壓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發展創新型經濟、實施産業升級計劃、建設教育強省和人才強省、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沿海地區發展、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創新社會管理、建設生態文明等作出部署並抓好落實,增強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構築江蘇長遠發展的戰略優勢。第二,與時俱進推進“兩個率先”,是江蘇實踐創新的集中體現。我們始終堅持把“兩個率先”作為引領全省人民開拓奮進的一面旗幟,目標上堅定不移,思路上與時俱進,舉措上務實創新,從提出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實行富民優先、科教優先、環保優先、節約優先,到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再到全面落實“六個注重”、大力實施“六大戰略”、全力推進“八項工程”,努力使“兩個率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動力之源,深入推進行政管理、財稅金融、科教文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團結依靠全省人民群眾,注重發揮基層創造活力,集中全省上下智慧和力量,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第三,牢固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是江蘇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有機統一,紮實推進創業富民、就業惠民、社保安民,每年興辦一批民生實事和惠民工程,大幅增加民生和社會事業投入,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是江蘇各項事業發展的堅強保證。我們始終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在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新一輪“強基工程”、發展黨內民主、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加強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五年來的成就,為今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五年來的實踐,為繼續前進積累了寶貴財富。所有親身經歷這一不平凡歷程並貢獻了自己力量的人們,所有關心支持江蘇改革發展的人們,都會為我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感到自豪。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歷屆省委繼往開來、接力奮鬥的結果,是全省上下開拓進取、團結拼搏的結果。我代表中共江蘇省委,向全省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愛國人士,向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蘇部隊,向中央各部委、兄弟省區市及其駐蘇單位,向海內外的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必須清醒地看到,江蘇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科學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的任務還很艱巨,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社會管理與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不相適應,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黨的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執政能力與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完全適應,黨風廉政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存在的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全省廣大黨員和幹部一定要更加兢兢業業地工作,全省人民一定要更加同心同德地奮鬥,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為任何困難所阻,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在新的起點上把“兩個率先”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下轉A2版
上接A1版
二、奮力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
今後五年,是江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並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關鍵階段,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們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具備在世界經濟格局大調整大變革中搶佔先機的有利條件,同時也面臨更加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需要應對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後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國內外發展趨勢,更加積極地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再創一個黃金髮展期,鑄造江蘇發展新輝煌。
今後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新要求,牢牢把握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江蘇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全面落實“六個注重”,大力實施科教與人才強省、創新驅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經濟國際化、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全力推進轉型升級、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文化建設、民生幸福、社會管理創新、生態文明建設、黨建工作創新工程,在新的起點上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奮力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
今後一個時期全省總的奮鬥目標是:到2015年,全省以縣為單位達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標,全面建成體現黨的十七大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會,蘇南等有條件的地方在鞏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礎上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使江蘇的發展更科學、社會更和諧、文化更繁榮、生態更文明、人民更幸福;再經過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總體上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兩個率先”是總體統一、既有區分又緊密銜接的兩個階段,第一個率先是第二個率先的前提和基礎,第二個率先不僅是第一個率先量的提升,更是質的跨越。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全省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發展活力更加旺盛,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考驗中,江蘇科技創新和産業競爭能力加快提升,創新型經濟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全省人民發展信心更加堅定,各級幹部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有了新提高,這些都為我們向第二個率先邁進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現實條件。我們要根據中央對江蘇工作的新要求,適應發展階段的新變化,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盼,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失時機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努力建設江蘇更加美好的明天。
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比,基本實現現代化要求更全面、內涵更豐富。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江蘇特點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提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水平的過程,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共同富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進程。我省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主要目標內涵是: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0萬元以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成效,基本形成以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服務經濟為主體、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産業體系;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53%以上,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産值比重達到45%以上;區域創新體系更趨完善,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2.8%,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全省人民共同富裕步伐不斷加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萬元,城鄉居民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財富普遍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縮小,中等收入者比重穩步擴大。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8歲,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2.2年。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大發展大繁榮,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人的全面發展得到有效促進,人們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幸福。
——發展協調性可持續性顯著提升。統籌城鄉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和功能互補、特色鮮明、優美宜居的現代城鄉形態基本形成。三大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格局更加優化,發展差距逐步縮小。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生態環境質量大為改善。
——社會文明和諧程度顯著提升。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社會主義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切實保障。社會建設和管理科學化水平明顯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管理機制更趨完善,社會安定有序、誠信友愛、文明和諧、充滿活力。
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創新驅動。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在推進“兩個率先”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我們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轉變發展方式主線,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更好地把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與率先發展統一起來,更快地使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著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發展水平、發展質量走在全國前列。
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偉大的實踐呼喚偉大的精神。過去,正是在“四千四萬”精神、張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創”精神的激勵和引領下,江蘇大地上才有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在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征途上,我們必須傳承好江蘇人民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大力培育與弘揚“創業創新創優、爭先領先率先”的新時期江蘇精神,進一步提升推進“兩個率先”的“精氣神”,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永不自滿、永不懈怠、永不停滯,把各方面創造熱情充分激發出來,把全社會發展活力充分釋放出來,不斷開闢“兩個率先”實踐的新境界。
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全省不同地區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決定了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進程必然有先有後。開啟第二個率先新征程,經濟發達地區要先行先試、提供示範,既為鞏固全省全面小康成果、促進其他地區加快發展增強動力,更為破解中等收入階段發展難題、引領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探索路子。今後五年,蘇南等有條件的地區要當好第二個率先的先行軍,到2015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蘇中地區要提高全面小康建設水平,不失時機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蘇北地區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設步伐,為基本實現現代化打好基礎。要充分發揮我省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的導向、激勵和監測作用,科學引領第二個率先的創新實踐,使江蘇的現代化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符合時代進步潮流、符合人民群眾意願。
我們堅信,經過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之時,江蘇將成為經濟更加發達、文化更加繁榮、綜合競爭力更強的省份,成為人民普遍過上富裕安康生活、具有更高文明素質、享有更好生態環境的省份,成為人民群眾權益得到充分保障、社會和諧穩定、更具創造活力的省份,成為全省人民引以自豪、為國家富強作出更大貢獻的省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在江蘇展現出更加蓬勃的生機。
三、全力推動經濟強省建設
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最根本的是發展先進生産力。要堅定不移把科教與人才強省作為基礎戰略,把創新驅動作為核心戰略,全力打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戰,推動江蘇加快向經濟強省跨越。
(一)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努力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時研判和準確把握經濟發展走勢,保持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大力實施轉型升級工程,把産業優化升級作為主攻方向,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堅持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強化市場規模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突出抓好生産性服務業、新興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和比重。運用先進技術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全面提高工藝、技術、裝備、管理水平。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重點,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在保持投資、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加強供給管理,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消費需求快速增長,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把推動集約發展作為重要途徑,加快發展特色産業基地和産業集群,做強做大企業集團,全面提高投入産出率、資源利用率、産業競爭力。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要支撐,大力推進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
(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顯著增強核心競爭力。以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為抓手,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使江蘇成為創新型經濟蓬勃發展、創新人才加速集聚、創新活力充分釋放的地區。加大産業技術創新力度,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潛力,推動産學研更加緊密結合,突破更多重大關鍵技術,培育更多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和創新型企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打響“江蘇創造”品牌。構建科技多元化投入機制,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創業投資、風險投資,促進政府引導性投入穩步增長、企業主體性投入持續增長、社會多渠道投入大幅增長。優化區域創新體系,推動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升蘇中蘇北科技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知識産權戰略,支持國家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專利戰略推進與服務(泰州)中心建設,提高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能力。
(三)堅持人才優先發展,增創江蘇長遠發展的戰略優勢。落實人才優先投入的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十大人才工程”,統籌抓好以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形成適應“兩個率先”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以推進人才國際化為引領,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模式,在全球範圍引進科技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著力提高本土人才國際化素質,打造江蘇人才高地。引導創新創業人才向企業集聚,注重培養優秀企業家和一線技術創新人才。進一步營造尊重人才、支持創業、鼓勵創新的環境,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真正讓人才優勢成為江蘇科學發展的第一優勢,人才競爭力成為江蘇的第一競爭力。
(四)在更高層次上統籌城鄉區域發展,著力提高發展協調性。推進“兩個率先”,必須把“三農”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堅持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鄉發展一體化同步推進,健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機制,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快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著力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穩定發展糧食生産,積極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提升農業規模化、産業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水平。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斷提高防洪保安、水資源保障、水環境保護和服務民生能力。大力實施美好城鄉建設行動,持續推進農村實事工程,重點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顯著改善城鄉面貌和人居環境。加快建設沿江、沿海和沿東隴海線城市帶,積極推進南京都市圈和寧鎮揚“同城化”建設,提高蘇錫常都市圈要素整合與互動發展水平,充分發揮徐州都市圈在淮海經濟區中的帶動作用,促進大中小城市和重點中心鎮協調發展。繼續抓住用好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江蘇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疊加機遇,加大統籌區域發展力度。支持蘇南轉型升級,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繼續當好全省科學發展的排頭兵。支持蘇中加快崛起,更大力度推進江海聯動開發和跨江合作開發,促進蘇中儘快融入蘇南經濟板塊。支持蘇北全面振興,繼續推進財政、産業、科技、人才“四項轉移”和南北共建開發園區,實行“一市一策”,支持宿遷發展實現更大突破、徐州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淮安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確保2015年蘇北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把沿海開發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深入實施《沿海開發五年推進計劃》,積極推進連雲港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和鹽城灘塗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支持南通建設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在港口建設、産業發展、城鎮建設、灘塗開發上取得更大突破,使我省沿海地區儘快成為我國東部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繼續做好對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工作。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科學發展的動力與活力。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加強統籌設計和整體配套,在行政管理體制、經濟體制和社會領域改革上取得更大進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更大力度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深入推進南京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紮實抓好省直管縣與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農村改革試驗區等國家試點工作,大力推進蘇州城鄉發展一體化綜合改革、無錫“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等試點工作,為全省改革積累經驗、提供示範。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深入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加快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繼續穩定和拓展外需,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積極發展服務貿易,鼓勵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要能源資源進口。大力引進國際高端産業、智力、人才和技術,推動金融、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對外開放,發展服務外包,穩步開放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擴大地方友城務實交往。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闢國際化經營新空間。充分發揮各類開發園區的示範、輻射作用,增強在全球範圍內吸納優質生産要素的能力。建立大通關電子口岸統一信息平臺,促進電子口岸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四、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旗幟。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省有機統一,擴大民主,健全法制,鞏固發展江蘇民主團結、政通人和、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一)進一步健全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有效實施黨對各個領域的政治、思想、組織領導,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堅決貫徹落實。改進和完善黨委決策機制,健全決策公開、決策諮詢、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決策失誤糾錯和責任追究制度,使各項決策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加強和改進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充分發揮他們在組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堅持黨管武裝根本原則和制度,積極推進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堅持走軍民融合式發展之路,大力支持駐蘇部隊建設,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的大好局面。
(二)切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使立法、監督、決定重大事項和人事任免更好體現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更好發揮協調關係、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把擴大基層民主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基礎,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提高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水平。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切實維護職工權益。積極推進基層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豐富基層民主形式,拓寬基層民主渠道。
(三)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旗幟,大力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政治協商和合作共事,支持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加大黨外代表人士培養力度,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選拔和推薦優秀黨外幹部到各級國家機關擔任領導職務。認真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深化與港澳臺交流合作,加強與海外僑胞、歸僑僑眷聯絡,為推動江蘇發展、促進祖國完全統一贏得更廣泛力量支持。
(四)深入推進法治江蘇建設。堅持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引領、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秩序為目標,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法治江蘇建設水平。加強和改進地方立法工作,重點推動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完善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配套、與“兩個率先”相適應的地方性規章。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堅持依法行政,規範行政執法,強化行政問責,推動法律法規正確實施。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促進公正廉潔執法。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紮實推進“六五”普法工作。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繼續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深入實施法治惠民實事工程,提高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滿意度。
五、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實現“兩個率先”,物質是基礎,精神是導向,文化是靈魂,改革創新是動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深入實施文化建設工程,牢固確立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是黨的工作一條主戰線、踐行科學發展觀一個主陣地、推進“兩個率先”一支主力軍的地位,加快建設文化凝聚力和引領力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強、文化人才隊伍強的文化強省,更好地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高文化的凝聚力引領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是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黨員幹部、教育群眾,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兩個率先”宏偉目標凝心聚力,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大力弘揚“三創三先”的新時期江蘇精神,鞏固全省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面向科學發展實踐的理論創新。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營造健康向上、生動豐富的主流輿論,提高輿論引導的有效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高度重視互聯網建設,運用和管理,注重網絡民意,規範網上信息傳播秩序,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範,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全省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二)全面提升文化事業發展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面建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普遍實行公共文化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完善政府購買重要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項目的長效機制,加快公共文化資源數字化,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加強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主流網站等重要媒體建設,大力發展新興媒體,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構建技術先進、傳輸便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加快城鄉文化發展一體化,合理配置城鄉文化資源,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傾斜、向農村覆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引導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創作生産出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和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加大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加強對江蘇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傳承,使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先進文化交相輝映。支持南京市承辦好亞青會和青奧會。
(三)加快發展文化産業,提升江蘇文化競爭力。發展文化産業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舉措。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積極構建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産業項目,加強文化産業集聚區建設,推進文化與科技、旅遊、金融深度融合,使文化産業成為江蘇的支柱産業。著力培育大型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支持重點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和上市融資。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擴大對外文化傳播和交流。拓展文化服務消費,提高基層文化消費水平,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加強文化産品市場和文化要素市場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文化流通組織形式,強化文化市場監管,營造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場環境。
(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充分激發文化發展活力。全面推進文化事業單位各項改革,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增強提供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能力。深化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推動轉制企業建立現代産權制度和資産經營責任制,增強發展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有序進入文化産業領域,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産業,參與重大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國有文化資産管理體制,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落實文化經濟政策,健全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營造有利於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激發文化戰線創造活力,努力造就一批知名度高、影響力大、德藝雙馨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領軍人才,造就一批懂文化、會經營的文化企業家,造就一批熱愛文化、精通文化的文化管理工作者,形成一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
六、加強以增進民生幸福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民生幸福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現代化實現程度的重要標誌。要大力實施民生幸福工程和社會管理創新工程,把加強社會建設、保障改善民生貫穿于“兩個率先”全過程,努力建設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幸福江蘇。
(一)全力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把增加收入作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礎,在不斷提高勞動生産率基礎上,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確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實現倍增,堅決兌現對全省人民的承諾。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按照共同富裕的方向,加大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力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調節過高收入,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堅持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相促進,拓寬就業、創業、投資、社保、幫扶等居民增收渠道,強化全民創業理念,優化創業環境,讓更多的人通過創業增加經營性收入。突出中低收入者和困難家庭增收,完善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提高扶貧開發水平,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加大物價調控監管力度,穩定物價總體水平,落實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使困難群眾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受到影響。
(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按照符合省情、惠及全民、公平公正、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加快構建終身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社會養老服務“六大體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提高質量為核心、促進公平為重點,高水平普及15年基礎教育,創新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辦學水平,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健全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滿足群眾多樣化學習和發展需要的終身教育體系。把充分就業作為民生之本,統籌城鄉就業,完善融培訓提高、就業幫扶、創業帶動為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以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為目標,擴大覆蓋範圍,提高保障標準和統籌層次,推進城鄉保障制度接軌,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為基礎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健全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落實基本藥物制度,形成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保障“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以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難為重點,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協調推進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推動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促進房價合理調整,完善多渠道、多形式解決群眾住房問題的住房保障體系。適應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快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體育事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統籌做好人口、慈善、殘疾人等工作。
(三)著力提升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以社會管理創新工程為統攬,積極推進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法創新,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和諧。加強社會管理制度建設,健全群眾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提高源頭治理、動態協調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法律規範、道德約束,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加強人口管理服務,建立人口基礎信息庫和管理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制度,做好特殊人群管理服務工作。加快推進村級有集體收入、有活動陣地、有信息網絡、有雙強帶頭人、強化黨組織領導責任的“四有一責”建設,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辦”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健全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堅持積極引導和依法管理並重,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四)深化平安江蘇建設。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以建設和諧穩定示範區為目標,實現基層平安創建全覆蓋,加快建設基礎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平安江蘇。深入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強化大調解機制建設。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根據防得住、控得嚴、打得狠的要求,更加注重科技防範,健全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化的現代治安防控體系,強化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和場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國家安全工作,堅決防範和打擊各種分裂、滲透、顛覆、竊密等破壞活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完善安全生産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切實提高安全監管水平,特別是要健全覆蓋城鄉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生産、流通全過程控制,確保人民群眾食品安全、用藥安全。
七、更大力度建設生態文明
面對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嚴格落實節約優先、環保優先方針,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實現經濟持續增長、污染持續下降、生態持續改善,使生態文明成為江蘇的重要品牌。
(一)堅定不移推進節能減排。把節能減排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實行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管理創新“三管齊下”,鐵腕治污、剛性降耗,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 下轉A3版
上接A2版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節能減排,嚴格控制高耗能和産能過剩行業擴大産能,禁止新上高排放項目,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加大節能減排共性技術、關鍵技術攻關力度,推進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企業的技術改造,促進節能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健全節能減排的約束機制、激勵機制和工作機制,深化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在節能減排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為重點,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清水藍天”工程,持續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把太湖治理作為重中之重,促進湖體水質持續改善,讓太湖重現碧波美景。加強大江大河、大中型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紮實開展海洋生態保護。切實加強飲用水源管理和保護,加快推進區域集中供水,確保城鄉人民飲水安全。突出抓好城市大氣污染控制和治理,大幅度減少灰霾天氣。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強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重視重金屬、危險固體廢物、有機毒物污染防治,強化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管理。加強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全面實施村莊環境整治行動計劃,使農村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堅持不懈推進生態省和綠色江蘇建設,廣泛開展植樹造林,重點抓好生態防護林建設和村鎮綠化。深入開展山體保護復綠和工礦廢棄地整治,加強近岸海域、河湖水域和沿海灘塗濕地保護。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建立生態保護轉移支付、重點河流上下游污染補償制度。廣泛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市(縣)、環保模範城市創建活動,提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水平。
(三)構建可持續的生産方式和消費模式。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探索破解土地資源硬約束的思路和辦法。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産業。大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鼓勵發展清潔能源、綠色能源,推進傳統行業低碳化改造,發展新型低碳産業。深入推進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和改造,構建綠色産業鏈和資源循環利用鏈,把省級以上開發區建成生態工業園。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在全社會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努力形成節約、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使生態文明觀念深入人心,成為每個公民、每個家庭、每個單位的自覺行動。
八、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關鍵在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要適應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新形勢新任務,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深入實施黨建工作創新工程,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加快建設能夠擔當歷史重任的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推動江蘇黨的建設同經濟社會發展一樣走在全國前列。
(一)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把加強學習作為關係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的戰略任務,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科學新思想新知識,學習歷史特別是我國近現代歷史和中共黨史,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産黨執政規律的認識,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大力弘揚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加強對改革發展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善於用改革創新的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努力使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適應推進“兩個率先”的新任務和實施“八項工程”的新要求,繼續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不斷增強黨員領導幹部領導科學發展、服務人民群眾、駕馭複雜局面、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
(二)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動黨內民主健康有序發展。始終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以擴大黨內民主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進一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全面推行黨代表任期制,繼續做好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全委會對重大問題的決策作用,健全和規範常委會向全委會定期報告工作、述職述廉並接受監督制度,實行全委會成員民主推薦重要幹部制度,完善黨委討論重大問題票決制。營造黨內充分發表意見、進行民主討論的環境,拓寬黨員意見表達渠道,提高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度,積極探索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的堅強團結和集中統一。
(三)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強化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鮮明導向,健全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廣開進賢之路,鼓勵多渠道推薦幹部,把各方面人才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改進幹部選拔任用提名制度,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考核評價辦法,擴大和完善幹部工作中的民主。健全差額選拔幹部制度,促進公開選拔、公推公選、公推票決、競爭上崗等選拔幹部方法制度化、常態化,不斷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和群眾滿意度。選優配強各級黨政正職,注意從基層一線選拔優秀幹部充實各級領導班子。進一步加大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力度,綜合運用定向選拔、破格使用和關鍵崗位鍛鍊等舉措,促進優秀年輕幹部脫穎而出。重視培養女幹部,認真做好老幹部工作。
(四)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要堅持以創先爭優統攬基層黨建工作,深入推進“強基工程”,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力以赴爭科學發展之先、同心同德創社會和諧之優,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和工作機制,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領域黨建工作,積極探索農村、社區、高校、機關、企業等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加快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努力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在各個領域有效覆蓋。以創建服務型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爭創群眾滿意窗口單位為載體,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把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作為基本職責,更好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健全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選配、培訓、管理、保障等機制,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廣大基層幹部。加強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選派培養工作,使他們幹事有勁頭、創業有舞臺、發展有空間。
(五)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反腐倡廉事關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方針,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落實省委關於懲防體系建設5個文件,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創新,不斷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堅定不移地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把反腐倡廉教育貫穿幹部培養、選拔、管理、使用全過程,築牢黨員幹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提高制度執行力,從省委領導班子和各級領導幹部做起,牢固樹立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理念,使法規制度真正成為廣大黨員幹部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認真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絕不讓任何腐敗分子逃脫黨紀國法的嚴懲。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深入開展領導幹部下基層“三解三促”活動,把群眾放在心坎上,做人民的好公僕,真正做到科學發展向上攀登、聯絡群眾向下紮根。全省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帶頭求真務實、艱苦奮鬥、真抓實幹,以更加奮發進取的精神、更加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斷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新業績,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更加鮮明地寫在江蘇黨員幹部隊伍的旗幟上。
同志們!
實現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百年夢想,是幾代江蘇人不懈奮鬥的目標追求。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以蘇南為例,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構想。進入新世紀,江澤民同志和胡錦濤總書記殷切希望江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現在,第一個率先已經展現出令人鼓舞的現實模樣。我們相信,不遠的將來,第二個率先也一定會在江蘇大地上成為美好現實。
偉大的時代賦予我們光榮使命,偉大的事業召喚我們開拓奮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同心同德、紮實工作,堅定不移朝著“兩個率先”的目標奮勇前進,為開創江蘇科學發展新局面、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