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遊局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旅遊業
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指導意見
旅發[2011]6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局(委):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會議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高度,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行了部署。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體現了我們黨對肩負歷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對國內外形勢的科學判斷,對文化建設的高度自覺,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們各項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發揮好旅遊業在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積極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理解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增強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黨中央做出的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決策,是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部署。
旅遊與文化密切相關。旅遊需求本質上屬於精神文化需求;旅遊活動客觀上是人們認知社會、感受自然的文化交流;旅遊産業是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態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全國旅遊行業學習和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要全面把握旅遊和文化的相互關係,以高度的自覺精神和政治責任感,積極地把旅遊業作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領域,自覺地把旅遊業作為先進文化傳播和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渠道,努力地提升旅遊業的文化精神,創造性地探索旅遊産業和文化産業相互促進發展的思路、模式和方法,緊緊抓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機遇,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增添動力,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貢獻。
二、明確旅遊業的文化責任,自覺發揮其在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作用
旅遊與文化的密切關係,決定了旅遊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應承擔的文化責任。
(一)以旅遊業大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旅遊需求是當前人民群眾最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之一,加快發展旅遊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應有之義。旅遊業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首要任務就是要進一步貫徹好、落實好《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加快實現“兩大戰略目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要求、新期待。全國旅遊行業要站在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高度,大力發展旅遊業,同時充分發揮旅遊對文化的傳播功能,使旅遊業成為展示中華文明和民族精神風貌的重要平臺;充分發揮旅遊對文化的傳承功能,促進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充分發揮旅遊業對文化的激發功能,擴展文化産業空間,為文化創新注入活力;充分發揮旅遊業對外文化交流的優勢,推動我國的國際形象和文化軟實力提升。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大力培育健康、豐富、包容的旅遊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健康旅遊的文化之魂,健康的旅遊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要系統總結旅遊活動和旅遊産業發展中各種文化現象的價值內涵,研究建立從旅遊資源評價、規劃建設、市場推廣、服務經營以及旅遊消費全過程的旅遊文化評判標準,引導追求真善美,推動旅遊行業確立健康文明的價值取向。要充分認識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善於以文化為資源開發優質旅遊産品;要充分認識旅遊的文化效益,深入挖掘旅遊産品的文化內涵,從旅遊目的地建設和旅遊産業吃、住、行、遊、購、娛各個環節提升旅遊産品的文化價值追求。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大力倡導以人為本的服務文化,大力宣傳寓教于遊的遊覽文化,大力推動健康文明的消費文化,大力推行尊重環境、尊重目的地居民、尊重旅遊者和服務者的負責任文化。培育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符合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的旅遊文化,為旅遊業建設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産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提供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
(三)以改革創新精神開創旅遊産業與文化産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推動文化産業與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建築等産業融合發展”;提出“要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發揮旅遊對文化消費的作用”,這對以旅遊産業發展促進文化産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旅遊産業和文化産業同屬於精神消費,在形式和內容上互相支撐,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要按改革創新的要求推動旅遊産業和文化産業的結合,創新資源優勢、産品模式和市場需求。要以包容的精神學習吸收各領域的優秀文化,把文化優勢轉化為旅遊産品;要遵循市場規律加大對文化旅遊創意策劃、資源整合、營銷推廣,開拓旅遊産業和文化産業的新業態、新市場;要注重現代科技在旅遊領域中的應用,不斷提升旅遊發展的科技文化含量;要充分發揮旅遊市場的活力,為更多符合“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的文化産品創造市場需求;要充分運用旅遊業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形成的發展機制,為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産品進入市場提供支持。
三、當前要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
(一)科學引導和積極培育健康豐富的旅遊文化。一是要探索建立能夠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旅遊文化評價機制,探索形成客觀、公正、權威的評價工作手段。二是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組織各個領域的專家研究旅遊文化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三是要組織一批具有引導意義的旅遊發展規劃和産品規劃,指導旅遊産業、文化産業融合發展,打造更加符合旅遊發展規律和文化發展規律的複合型産品。四是要加強對旅遊開發和旅遊消費活動的引導,組織開展針對各種低俗文化、偽民俗現象的市場檢查,防止庸俗低劣、格調不高的文化進入旅遊市場。五是要與宣傳、文化等部門合作,大力宣傳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旅遊文化;樹立旅遊業的文化精神。
(二)繼續加強文化旅遊精品建設。一是要重點支持一批全國性的文化旅遊活動品牌,逐步建立國家和地方層面的文化旅遊活動重點名錄庫。二是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保護推出一批旅遊精品。三是繼續提升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遊演藝精品。四是繼續引導、支持和規範文化旅遊名街、名鎮發展,加快推進文化旅遊實驗區、示範區建設,探索建設文化旅遊特色産業聚集區。 五是要繼續鼓勵創意和製作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遊工藝品、紀念品,不斷豐富中國特色旅遊商品體系。
(三)充分發揮紅色旅遊的獨特作用。一是要充分認識紅色旅遊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全面落實紅色旅遊“十二五”規劃。二是要通過深入研究挖掘紅色旅遊思想文化內涵,改進創新紅色旅遊宣講和展陳方式,不斷豐富講解內容,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三是要大力推動紅色文化精品創作,打造一批適應旅遊市場的紅色文化舞臺藝術作品,增強紅色旅遊産品感染力和影響力,促進黨的精神財富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
(四)創新旅遊産業和文化産業共同發展的體制機制。一是要主動與宣傳、文化、建設、體育、農業、林業、水利、地質、海洋、環保、氣象等多部門建立和完善協同發展機制,在發展規劃、投資項目、扶持政策、宣傳推廣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二是要深入研究國家出臺的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政策,積極爭取有利於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資金支持。三是要按照文化體制改革目標要求,積極引導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旅遊市場,為旅遊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四是要探索部門合作、政企合作、行業合作、區域合作的旅遊宣傳促銷新模式,創新宣傳促銷機制,更好地展示國家旅遊形象和文化軟實力。五是要緊密跟進重點省市正在推進的文化旅遊改革試驗,支持文化旅遊資源富集的城市和地區先行先試,創新文化旅遊發展機制,為旅遊産業和文化産業共同發展積累經驗。
(五)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文化素養。一是要組織好對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學習,全行業各級領導幹部要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堅力量和行業表率。二是要認真落實《旅遊業“十二五”人才規劃》,培養符合旅遊産業和文化産業融合發展需要的複合型人才。三是要確立一批文化旅遊實踐基地,促進大專院校對文化旅遊人才的培養。四是高度重視對導遊、講解員等旅遊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服務水平和文化底蘊。把導遊、講解員隊伍作為文化交流使者來要求。要抓緊研究鼓勵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離退休老專家、老教師從事導遊工作的具體辦法,吸納更多的文化科技人才進入旅遊隊伍,帶動導遊隊伍整體素質提升。五是要健全人才使用機制、激勵機制和流動機制,激發旅遊隊伍的創造活力,形成良性循環。
各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要認真組織學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抓好對本意見貫徹落實的督促、指導和檢查,用實際行動,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為更好地發揮旅遊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積極作用貢獻力量。
國家旅遊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