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我國2011年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突破3000萬畝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3日 13時04分   來源:林業局網站

    到11月底,今年我國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已達3008萬畝,比2010年增加108萬畝。這是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從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獲得的消息。

    2010年,我國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達2900萬畝,佔全國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的16.13%。“十一五”期間,林業鼠(兔)害平均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森林生態服務價值損失620億元。

    據介紹,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林業生態建設步伐加快,但同時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也以每年約百萬畝的速度增加,並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發生範圍擴大。我國林業鼠(兔)害發生範圍已從傳統的北方省份擴大到南方省份,在 22個省(區、市)造成不同程度災害。目前,西南地區的林業鼠(兔)害也日趨嚴重,四川省一些地區的林木被害株率達70%,致死株率超過40%;廣西壯族自治區桉樹速生豐産林鼠害嚴重,已成為阻礙速豐林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是危害種類增多。林業鼠(兔)害是指由嚙齒類動物造成的一類森林災害,在我國共有12科180余種。其中,危害木本植物的有40多種。但近年來,除傳統的北方地上、地下鼠種外,松鼠、竹鼠在南方一些地區也對當地松杉和竹類資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三是鼠(兔)害發生重災區仍在西北。據統計,截至2010年,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北5省(區)及內蒙古自治區共發生林業鼠(兔)害2130萬畝,佔同年全國林業鼠(兔)害發生總面積的73.45%。

    四是新植林受災損失最重。鼠(兔)主要啃食幼苗或幼樹的樹皮、嫩莖、嫩芽及樹根,致使苗木枯死,是新造林和中幼齡林的主要致死因素,在西北許多地方已經形成邊栽邊吃、常補常缺、造林不成林的局面,不僅造成了經濟和生態損失,也嚴重影響了社會造林的積極性。

    五是受災面積最大的是荒漠林。目前,我國以沙鼠、跳鼠、草兔為主的荒漠林(沙)區鼠(兔)害發生面積達1200萬畝,約佔全國林業鼠(兔)害發生總面積的43%,對防沙治沙和沙區群眾脫貧致富造成嚴重影響。

    為保護生態建設成果,近年來,我國各地積極開展鼠(兔)害防治工作,基本思路是以改善生態為重點,以無公害防治為手段,突出政府行為,強化部門協作,加強社會宣傳,營林措施與森防措施相結合,專業防治與群眾防治相結合,小範圍重點防治與大區域聯防聯治相結合,努力實現林業鼠(兔)害的可持續控制。

    2000年-2005年,國家林業局投入2150萬元在新疆、內蒙古、吉林等省(區)和內蒙古森工集團、龍江森工集團、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轄區啟動實施了國家級森林鼠(兔)害治理工程,涉及182個縣,治理總面積1420萬畝。2003年,組織建立了全國林業鼠(兔)害防治協作網,各單位互通信息,交流防治經驗,共同開展鼠(兔)害防治技術攻關,協調實施跨界治理工程,促進了林業鼠(兔)害防治工作的整體推進。2010年起,又啟動了以推廣應用植物源不育劑等生物技術為主要內容的“西北林業鼠(兔)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廣示範項目”,探索在西北地區具有共性的綜合防治模式,為今後實施大規模的林業鼠(兔)害治理提供科技支撐。同時,研發推廣了一系列以無公害防治為主的防治新技術。

 
 
 相關鏈結
· 林業局:2011年斯巴魯生態保護獎評選21日揭曉
· 林業局:2011年全國林業信息化十件大事評選啟動
· 林業局政府網開展全國林業信息化十件大事評選
· 林業局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林業局:五省(區)召開森林資源監管工作座談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