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黑龍江三年建設橋梁5000多座 累計全長約230公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02日 10時32分   來源: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深冬裏的嫩江,宛如一條白色的玉帶,靜靜地俯臥在松嫩平原上。在齊齊哈爾通往北方工業重鎮富拉爾基的齊富公路上,一座紅色的大橋,猶如氣勢恢弘的長虹橫架在嫩江兩岸。冬日裏湛藍的天空,黑土地上靜臥的白色玉帶,飛架在玉帶上的大橋,構成了一幅美麗多情、充滿詩意的畫面。

    2011年12月29日,記者站在通車僅兩月有餘的齊富嫩江大橋上,在寒冷的冬日裏感受著大橋建設帶來的滾滾熱流。

    路差無橋民聲怨

    站在齊富嫩江大橋上極目遠望,紅色的橋體,黑色的路面,飛馳而過的車輛,一種“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清新感覺撲面而來。齊富嫩江特大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楊延民告訴記者,這座橋未建之前,這裡的交通十分不暢,為兩岸百姓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

    在富拉爾基區,東北重型機械公司、北滿特鋼、黑龍江化工廠、齊齊哈爾熱電廠、黑龍江玻璃廠等企業林立。多年來,這個工業重鎮與外界聯絡的交通途徑僅靠一條公路——齊富公路。齊富公路原名躍進路,是當時為推動嫩江兩岸經濟發展而修建的一條縣級公路,路況很差,坑洼不平,雖經多次維修,依然難以適應通行需要。

    1998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給原本等級偏低、抗洪能力較差、通行不暢的齊富公路造成了更大的損害,全長20多公里的齊富公路被衝斷70多處,最長處達70多米,斷通時間達70多天。從富拉爾基區急需運送的物資,只好繞道梅裏斯區,或者擺渡運送。與齊富公路並行、可以通往富拉爾基區的一座老江橋,因年久失修,不堪重負,在橋上通過的車輛要限量,車輛中還要限人數。就是這樣一座橋,也在2005年因橋體出現裂縫被鑒定為危橋而被封閉。

    隨著“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步伐, 2009年8月27日,鶴城兩岸人民翹首以盼的齊富嫩江特大橋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千名建設者奔赴建設工地,打響了一場築路修橋新戰役。

    眾志成城克難關

    作為齊富嫩江特大橋建設指揮部工程部部長、現場副指揮,王秋和在築橋工地上奮戰了26個月。他告訴記者,“剛知道自己要參與大橋建設時,心情既激動又擔憂。激動的是,有機會能為鶴城百姓做點貢獻;擔憂的是,不知道前面有多少困難在等著自己和築路者們去克服。”

    王秋和的擔心並非多餘。因項目地質成分複雜,施工難度較大。根據工程年度施工計劃和嫩江水文變化,大橋主橋全部鑽孔樁和承臺建設必須在2010年5月底前完成,否則會因汛期到來而影響進度。為此,指揮部決定在2009年對大橋部分項目開展冬季施工。為了保證冬季施工的順利進行,10月初,指揮部就組織省內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了科學論證和優化,從施工組織、質量安全、技術措施等方面嚴格把關。在2個月的冬季施工期間,大橋建設者們克服氣候寒冷等惡劣的氣候條件影響,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工程計劃。

    建設者們至今還記得那艱難的一幕:在主橋9號墩打樁時有多個孔都遇到了孤石,尤其是11號孔還發生衝擊鑽頭被卡的現象,經反復研究,建設者們決定將孤石逐漸帶至孔底,再用大鑽頭二次成孔,成功地處理了這根樁。大橋建設中,為尋找最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指揮部人員和專家多次深入現場,反復實驗調配,保證了混凝土實體質量。在箱梁預製上採用國內領先的鋼筋定位綁扎、整體骨架吊裝入模的新工藝,提高了精度,縮短了時間。特別是開工前的“砼試體”認可制和首件工程認可制,對消除砼質量通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俗話説,“有女不嫁建橋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為了搶工期,抓進度,大橋的建設者們晝夜奮戰在施工現場, “五加二”、“白加黑”成為一種工作常態。在施工關鍵期,技術員孔繁華的母親病重。為了不耽誤工作,孔繁華忍淚沒有照顧病中的母親。在料理完母親的喪事後,就馬上回到了工地,沒有多休一天。

    楊延民説,在整個項目施工期間,各類的“孔繁華”層出不窮。正是因為這些可愛的建設者們的無私奉獻,才有了今日氣勢恢弘的齊富嫩江特大橋。

    如今一橋惠四方

    如今,暢通的齊富嫩江大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康莊之路、風景之路、富裕之路。”這“三路”並在一起的大橋,徹底打通了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讓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與西南縣區的大通道暢通無阻。

    齊富嫩江大橋收費管理站的一位工作人員説,這座橋建成之後,車流量比原來增加五六倍,每天大約能有3000台次車輛來往大橋之間。

    2011年12月29日,記者在齊富嫩江大橋遇見了跑運輸的司機張道德。他説自己搞水果運輸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是從齊齊哈爾運往龍江縣。以前一走這條路就頭疼,冬天還好一些,要是夏天到了雨季,道路翻漿不説,還得繞行,一繞就得多繞出近20公里,有時候一車新鮮的水果到地方就爛了不少。現在可好了,一天從齊齊哈爾到龍江能跑個來回,既節省了時間,運輸成本也降低了。

    從齊齊哈爾駛往富拉爾基區方向的中通公交公司301線,在沒有修橋之前,乘客經常不能準時到達目的地。橋通了之後,這一切都發生了質的飛躍。司機李師傅告訴記者,道路寬廣,視線良好,給乘客提供了安全、快捷、準點、良好的乘車環境。一些乘客還把這條線路看做是一條旅遊線路。紅橋、黑色路面、碧波盪漾的江水,構成了一道迷人的景色。李師傅笑呵呵地説,以前道路不暢的時候,301線需繞行到梅裏斯區,里程增多,運營成本加大,乘客乘車時間過長。現在301線一台車往返一次可以少走24公里。過橋費還從浮橋一次35元,減少至現在的15元。

    更加受益的還有企業。原來沒有高速公路,齊齊哈爾市不少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尤其是大件運輸十分困難。如今高速公路通車,特別是大橋的架設,徹底解決了這些難題。

    一條路帶活了一方經濟,一座橋攪活了一座城市。齊齊哈爾市市長韓冬炎説,公路建設等級的提高,對於增強城市發展的吸引力,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齊齊哈爾市近一兩年引進了新能源汽車項目、一拖東方紅産業園項目等。當前,借助公路建設的成果和東風,齊齊哈爾市正在謀劃實施綜合物流産業園區、扎龍旅遊綜合開發、城市綜合改造等大項目。大橋的建設是一個新的起點,齊齊哈爾正在迎來快速發展的美好明天。(吳利紅)

 
 
 相關鏈結
· 黑龍江:墾區帶動農業生産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
· 黑龍江現代農機合作社輻射耕地面積達2750萬畝
· 黑龍江下撥6000萬專項資金解決困難群眾臨時救助
· 黑龍江:困難群眾臨時性生活困難將得救助
· 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助"北大荒"黑龍江墾區"八連豐"
· 內蒙古黑龍江局地氣溫強勢上升 雨雪分佈較分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