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色為雲南的顏色,走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彩雲之南的未來發展在“十一五”定下綠色的基調。
從此,建設“森林雲南”在智慧的決策中蔥蘢勃發。接過綠色的接力棒,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防護林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農村新能源、石漠化綜合治理等一項接一項的生態建設工程縱深推進,造林綠化、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逐漸走入機關、學校、軍營、企業和普通家庭,森林資源“三防體系”不斷完善……一陣陣綠色旋風過後,“森林雲南”漸漸映入我們的眼簾。
從麗江到大理再進楚雄,隆冬的山野,林海莽莽,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多種自然生態,在瑟瑟寒風中層林盡染,千姿百態;滿眼綠色的背後,清晰地寫著:“雲南,全省林業用地3.71億畝,居全國第2位;森林面積2.73億畝,居全國第3位;森林覆蓋率52.93%,居全國第3位;活立木總蓄積量17.1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位。”
生態體系建設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注重生態體系建設”的雲南行動一步緊跟一步。從1998年,天然林保護工程在人間聖境香格里拉和北回歸線沙漠帶上的綠洲西雙版納啟動,綠色的暢想就回蕩在廣袤的雲嶺山鄉。
13載春秋,以森林管護和公益林建設為主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將昔日的砍樹人變為種樹人、護林人,全省累計投入天保工程資金77.36億元,落實森林管護面積18965萬畝,累計營造公益林3764萬畝,天保工程區林地面積由1.68億畝上升到1.83億畝,凈增1502萬畝。對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蝕遙感調查顯示,工程實施以來,年均減少的土壤侵蝕量達1630萬噸,每年減少進入河流的泥沙量980萬噸。天保工程為我省及長江下游的生態安全築起了綠色屏障。
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節點上,退耕還林、防護林體系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等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程也先後啟動,一時間,昔日的荒山禿嶺激蕩起建設生態綠色家園的激情。退耕還林,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筆,抒寫出雲南生態建設的綠色篇章。“退得下、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的工作重點和著力點貫穿始終,不折不扣落實國家退耕還林補助政策,積極培育後續産業,調動起萬千農民保護建設生態體系的積極性。一路走來,全省已累計投入資金149億元,共完成退耕還林任務2353萬畝,昔日的荒山泛起了綠色;還建起核桃、竹子、茶葉、西南樺等産業基地1280萬畝,退耕農戶從核桃、茶葉、花椒、板栗等後續産業上獲得收益。今天,大山深處,500多萬退耕農民用笑臉驗收這項韆鞦工程,迎接綠色崛起的希望之光。
生態文化建設
“全省人民自當戮力同心,構建天人和諧關係。” 彩雲之南發出的時代呼喚,標誌著生態文化建設被推到了前臺,昭示著執政者以“文化的力量”保護雲南這片生物多樣性最富集寶地的信心和決心。
以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為突破口,玉龍雪山下,《滇西北生物保護麗江宣言》發出這樣的聲音:“用智慧和力量精心呵護,為當代和子孫後代保留一片永遠的生態綠洲。”鏗鏘的宣言迴響在聖潔的雪山,保護的行動實質推進。2008年,我省出臺了《關於加強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若干意見》,將擁有中國1/3高等植物和動物種數的滇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推入了保護的快車道,以此為新的開端,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範圍在擴大,內涵在豐富。為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和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我省共制定了40多項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方法規和規章,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規體系。近5年來,全省用於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上百億,共建立自然保護區158處,總面積295.74萬公頃,形成了類別齊全、類型多樣的自然保護區網絡體系。雲嶺大地上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自然保護區成為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國家林業局西南生物多樣性保育重點實驗室”、“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構建起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續利用的高級研究平臺,科技的力量提升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水平;大膽的探索,創造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雲南經驗。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和公眾責任保險,雲南先行;在全國率先啟動極小種群物種保護,為子孫後代保留下僅存幾株、幾十株、幾百株和幾千株的珍稀瀕危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不斷完善,國家和省級公益林補償面積已達9248萬畝,年度資金投入達6.1億元;在全國率先實施國家公園試點建設,完成了《國家公園發展戰略研究》,實施8個國家公園試點建設,為化解森林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矛盾探索“雲南經驗”。與此同時,一批弘揚生態文化、生態文明的科普、教學、實驗、創作場館在各地蓬勃興起,全民生態文明意識普遍提高。
生態保護的一次次踐行,我們有了無愧大山和綠色的底氣,然而,保護和建設好雲嶺大地,讓江河依然那麼清澈,森林依然那麼茂密,天空依然那麼明凈,大地依然那麼翠綠,雲南需要再次發力。(記者 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