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國氣象局在京發佈《2011年中國氣候公報》,稱2011年我國氣候具有五大特徵:氣候總體呈現暖幹特徵,氣候年景正常;全國平均氣溫偏高,2011年為連續第15個暖年;全國平均降水量為近60年最少;汛期雨帶向北推進明顯提前;區域性階段性氣象災害發生頻繁。據初步統計,2011年,我國主要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3030億元,高於1990年至2010年平均值;因災死亡或失蹤人數1049人,明顯少於常年。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平均氣溫為9.3℃,較常年偏高0.5℃。全國平均高溫日數為10.6天,較常年偏多3.6天,為1961年以來次多,僅少於2010年。其中,南方高溫日數顯著偏多,貴州年高溫日數為歷史最多,重慶、西藏次多,且全國有48個縣的最高氣溫突破了歷史極值。
在平均氣溫偏高的情況下,2011年降水異常偏少,季節差異明顯。2011年,全國平均年降水量556.8毫米,較常年偏少9%,為1951年以來最少,較2010年偏少18%;冬、春、夏三季降水連續偏少,秋季偏多。與常年相比,2011年我國呈現“北澇南旱”的局面,其中黃淮至青藏高原中部及新疆西部和北部降水偏多,南方大部及東北地區降水偏少。
監測顯示,2010年和2011年,全國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偏高,但2010年平均降水量為歷史次高值,2011年的是歷史最低值。對此,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大氣當中的含水量增加,大氣的持水能力也增加。原來有一點水汽,大氣就能達到飽和狀態並形成降水,但現在需要更多的水汽才會産生降水,且降水量增加,因此造成了平均降水量的年際變化波動在加大,頻率也在加大。這與氣象部門監測的事實是一致的。
宋連春表示,2011年,汛期雨帶向北推進明顯提前,長江中下游梅雨、華北雨季開始時間均較常年偏早。長江流域年降水量自1979年以來首次少於1000毫米,是近33年來的最少值;淮河、珠江流域年降水量偏少,均為2005年以來最少;松花江、遼河流域降水偏少,且較2010年明顯偏少;黃河流域降水偏多。華北降水略偏多,其中北京降水量偏多25%,近13年首次超過700毫米。華西秋雨異常偏多,降水量為近36年來最多。颱風生成數量偏少,初臺登陸時間偏早,登陸個數接近常年,登陸強度偏弱。
2011年,區域性、階段性氣象災害發生頻繁。華北、黃淮出現近41年來最重秋冬連旱;長江中下游出現近60年來最重冬春連旱,6月旱澇急轉,發生暴雨洪澇災害;西南出現近60年來最重夏秋旱;華西和黃淮9月秋汛明顯;華南南部10月發生較重暴雨災害;強降水造成北京等大城市發生內澇;5月上旬江淮和江南、6月西北及華北南部至江淮、8月南方大部持續高溫,多地氣溫破歷史高溫紀錄;颱風“納沙”“梅花”影響範圍廣、致災程度較重。
針對去年年底北京等地出現的霧霾天氣,宋連春指出,9月至12月,我國中東部地區發生15次較大範圍大霧天氣,過程頻繁、持續時間長、範圍較廣。其中,北京出現9次明顯霧霾天氣,霧霾日數45天,較常年偏多29天,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三多(1980年54天、1979年48天)。
國家氣候中心副總工程師張培群解釋稱,去年9月至12月,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的冷空氣強度偏弱,且暖濕氣流輸送相對較強,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同時,由於我國獨特的氣候特徵,使得沙塵、灰塵、顆粒物在出現霧霾天氣的區域相對比較明顯。上述三個原因造成了大範圍大霧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