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青海:連片開發産業扶貧的經驗在全國交流推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12日 09時02分   來源:青海日報

    據省扶貧開發局2011年12月26日公佈的信息,去年青海省連片特困地區和支持藏區發展集中連片産業扶貧項目達84項,建設項目覆蓋7個州地市33個縣(市)的220個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項目村,有29514戶貧困家庭和12.1萬多貧困人口得到項目扶持,項目總投入達到22128萬元。

    這是2011年集中下達的第三批扶貧開發項目和資金,加上已經實施的整村推進項目建設和産業化扶貧建設項目,青海省2011年共實施各類扶貧開發項目超過300項,各類資金投入達到64958萬元,有607個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行政村實施扶貧開發工程,近11萬貧困戶、45.6萬貧困人口在扶貧開發中收益。

    隨著扶貧開發不斷走向深入,青海省不斷調整思路,探索創新多種模式,將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與産業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選好産業抓扶貧,振興産業促致富,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目標、以産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發展集中連片特色優勢産業為依託的産業化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過去單一、分散、短期的開發方式得以轉變。走出了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連片開發産業扶貧之路,做法和經驗已在全國交流推廣。

    圍繞優勢資源,重點打造特色産業基地,切實轉變扶貧開發方式,探索和創新扶貧模式,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大力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産業。近三年共投入財政扶貧資金9.8億元,在全省1004個貧困村實施集中連片産業化整村推進項目305項,建成各類集中連片特色産業基地311個, 有18.9萬貧困戶、80.8萬貧困人口直接受益。因地制宜,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傳統優勢産業;調整産業結構,提升集約化經營水平;保護生態環境,發展高效生態畜牧業。通過特色産業基地建設,實現了扶貧開發項目與特色産業的良性互動。

  實施産業化扶貧戰略時, 青海省積極探索創建與貧困地區生産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多種模式,引導經濟組織參與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動員項目村貧困戶按照集約化、産業化發展模式集中連片發展整村推進産業項目,確保了貧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且優化了資源配置、轉變了發展方式、調整了産業結構、産生了綜合效益,扶貧開發水平大大提高,脫貧致富進程不斷加快。(記者 古岳 通訊員 劉志軍)

 
 
 相關鏈結
· 青海大投入建設高原通天大道 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
· 青海:2011年全省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就業率超過96%
· 技術突破産業融合:青海鹽湖鋰資源開發捷報頻傳
· 青海召開會議就認真組織好春運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青海兩個項目被評為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優質工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