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上海城區概念進一步更新"産城融合"激活郊區新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16日 10時57分   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2012年,新版上海地圖大變臉。過去的城區地圖,大多僅顯示外環以內區域,但新地圖則覆蓋了東起浦東國際機場、西至青浦嘉松公路、南臨松江新城、北抵嘉定城區的範圍,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上海城區,已經是個全新的概念。

    早在10多年前,上海就已出臺“一城九鎮”規劃,以疏散中心人口,帶動上海郊區發展。大約五六年前,“一城九鎮”規劃被再次提出,新規劃擬在每個郊區至少建一個工業園區。但一些地方卻出現了為人詬病的現象:要麼有“業”無“居”,白天熱鬧,晚上死寂;要麼有“居”無“業”,只在晚上有人回家睡覺,成了一座“睡城”。

    “十二五”期間,上海城市建設的重心將進一步向郊區轉移,建立包括嘉定、松江、臨港在內的7個新城。新一輪新城建設不能沿用以往的建設模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嘉定、青浦、奉賢南橋等新城加快發展,推動松江、浦東南匯新城的産業區與城區在規劃、交通設施、社會事業等方面的配套銜接,進一步支持金山、崇明的新城和新市鎮優化發展。

    今年兩會上,文匯報專訪了市人大代表、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市人大代表、金山區委書記楊建榮,市人大代表、嘉定區長馬春雷。言及新城發展,他們無一不把“産城融合”列為關鍵詞。

    市人大代表、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 兩側産業園納入新城範疇

    “一座城市,尤其是承擔人口導入功能的新城,不應只具備單一的居住功能,更要注重就業、創業、生活設施、教育、醫療等功能的配套建設。這樣的城市才有活力、吸引力。”昨天,市人大代表、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松江將在“十二五”期間重點促進産城融合發展,拓展新城發展空間,完善“一城兩翼”格局。

    松江新城始建於10年前,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超過50平方公里。“與10年前的環境不同,周邊滬杭高鐵、申嘉湖高速公路以及虹橋樞紐等工程的建設,給松江新城新一輪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盛亞飛表示,結合這些變化,松江新城將把規劃面積從60平方公里拓展至160平方公里,人口從60萬擴容至110萬。

    值得關注的是,松江新城主城區東西兩側産業園區首次被納入新城範疇。盛亞飛解釋:“松江新城目前還是居住功能更強一些,就業等相關配套稍顯弱勢,這是新城發展必經的一個階段性特點。産業園區納入新城之後,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一方面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也可以拉動城區範圍內生産生活服務業的發展,更好地促進産城融合。”

    “松江新城未來人口肯定突破百萬,我們要讓一部分松江新城人到上海(市區)去打工,一部分上海(市區)人到松江新城來打工,與中心城區形成有機互動。我們現在要研究的是,如何完善空間佈局、城市功能,從單純的居住功能提升到商務、生産、研發等城市綜合功能。”盛亞飛表示,除了産業園區外,松江新城還將目光投向了與滬杭高鐵、虹橋樞紐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對接。

    “在松江新城原來邊界南側近2公里有個高鐵站點,我們將高鐵開通與新城規劃和功能的完善緊密結合,先後邀請了國內外眾多知名設計公司進行幾輪高標準規劃設計。”盛亞飛表示,軌交9號線南延伸段將與高鐵實現無縫對接,圍繞地鐵站點的城市功能綜合體也正在建設中,松江新城將成為上海第一座與高鐵以及城市軌交緊緊聯絡在一起的新城,“未來的松江新城,背靠佘山,面向黃浦江,兩側是幾十平方公里的産業園區,江邊還有連片涵養林——産城融合、生態環保,十分美好。”

    市人大代表、金山區委書記楊建榮: 謹防産業和新城“兩張皮”

    郊區是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廣闊空間。“産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是産業發展的載體。”市人大代表、金山區委書記楊建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現産城融合,意味著城市與産業相伴而生,協同發展,讓金山變‘金山’。”

    “新一輪的郊區新城建設,要謹防産業和城市互相脫節的‘兩張皮’現象。”楊建榮説,如果産城分離,市郊新城建設可能會面臨巨大風險:沒有産業的細胞,新城當地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絕大多數市民只能白天離城上班,晚上回來睡覺,新城就成了一座“睡城”;如果新城只見工廠不見城鎮,沒有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地,到了晚上,新城就成了一座“死城”。由此出現上下班交通“鐘擺運動”也就不足為怪了。

    楊建榮説,金山地處上海西南門戶。“十二五”期間,金山將逐步構建沿亭衛發展軸和亭楓發展軸展開的“L型”、“1158”城鎮體系結構,即:1個金山新城、1個楓涇特色城鎮、5個新市鎮、80個左右中心村,形成“城鎮聯動、雙軸發展、綠心聚核、多點均衡”,“這一輪的發展中,金山要以産業和城市功能的結合作為突破點和著力點。”

    他強調,金山新城、楓涇特色城鎮的建設將圍繞金山的主打産業全面推進。“城市功能如何與産業相配套,是篇大文章。”楊建榮介紹,除了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外,金山將圍繞産業需求完善城鎮功能,即便是教育、商業、公共事業等設施配套,也要細細講究。楊建榮舉例道,“比如,辦什麼樣的學校?從産業發展來講,精細化工、食品加工、汽車和零部件等,是金山的産業主攻方向。因此,在這裡辦研究型大學未必妥當,發展高等職業院校反而更為貼切,投入産出會更好。”同理,交易市場、物流等城市配套,也要和産城融合的需求相匹配。

    楊建榮説,城市的佈局不能只強調某一功能,否則必定會産生副作用。比如,化工等産業過度集聚,會給環境造成很大壓力;而人口密度過高,則會給交通造成壓力,“産城融合就是要實現各方面的兼容和兼顧,既適合産業發展,也適合居住——工作的地方能夠成為絕大部分員工的家,人流的‘鐘擺運動’自然可避免。”

    以産城融合為命題,金山正在緊鑼密鼓地謀篇佈局。楊建榮説,今後的楓涇鎮將主導發展食品、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旅遊等産業。除了當地的居民,這裡也有相應人口導入。因此,要在保護古鎮風貌的同時,按宜居城市的目標建設江南風貌、達到歐美水準的新鎮,高品質的商業、醫院、學校自然也不可缺。此外,新城建設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點,“楓涇是座有千年曆史文化底蘊的古鎮,在規劃建設中,紅楓白墻黛瓦將是它的特色元素。希望能將楓涇建成一座宜居宜業、經得起今後50年曆史和人民考評的江南名鎮。”

    市人大代表、嘉定區長馬春雷: 郊區吸引人才不能光靠産業

    嘉定是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重要基地,到目前為止,共規劃建設江橋、雲翔、城北、黃渡4個大型居住社區,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預計新增人口30多萬。想讓這麼多人免於奔波,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就近工作的機會。

    “新城應該是‘健全’的城市。”上海市人大代表、嘉定區區長馬春雷表示,新城建設首先要破解以往郊區建設中“業”、“居”分離的困局。依託於以汽車業為代表的特色産業,嘉定將通過充分的就業機會、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社會服務、宜居的生態環境來吸附中心城區的轉移人口,為上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令嘉定人欣慰的是,長久以來汽車産業鏈的佈局,免去了尋覓新産業的苦惱。嘉定汽車城是國內唯一的汽車産業鏈最完整的區域,這個鏈條涵蓋汽車的研發、製造、銷售以及與之相關的文體産業。目前,嘉定已擁有50多個汽車研發機構和200多家規模以上生産汽車零部件的企業,今後還將引進投資機構,實現産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效對接。

    嘉定也是一個科技城,推動高科技成果産業化,做強高端製造業和做大有特色的現代服務業,代表著嘉定未來産業發展的方向。但發展現代服務業不可盲目,否則容易導致區域之間的同質化競爭。馬春雷表示,嘉定要把現代服務業作為對主打産業的配套,主要服務於實體經濟。

    産業的拓展需要大量人才;吸引人才卻不能光靠産業。人代會期間,嘉定區市人大代表專題調研小組提交了一份調研報告。報告介紹,始建於2004年的金鶴新城大型居住區,到去年3月為止,簽約入住人數僅佔規劃人口的50%。報告分析,市政配套設施薄弱,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建配套的不足,是導致郊區對市區居民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以往郊區建設在這方面考慮不夠完善,社會資源配置沒能按照常住人口的規模及時增加。”馬春雷表示,加強市政公建配套是未來5年嘉定新城建設的重要任務。目前,以交通為主體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進行,隨著軌交11號線的正式通車和周邊重大市政道路設施的擴建,連接嘉定和上海乃至長三角區域的道路網絡日漸清晰。“‘大血管’要四通八達,毛細血管則應該均勻分佈。”馬春雷所説的“毛細血管”是新城核心區的路網,“路幅無需太寬,密度要儘量大一些,方便當地居民來去。”

    一批優質的教育、醫療和文化資源也正遷往嘉定。其中,華東師大二附中嘉定分校已經開始招生,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年內正式啟用;瑞金醫院北院今年10月開張,嘉定婦嬰保健醫院今年3月啟用,東方肝膽醫院也將整體搬遷到安亭;保利大劇院、文化館、圖書館、工人文化宮等文化設施,更是被安排在了新城最好的地塊。 

 
 
 相關鏈結
· 上海鐵路局:將嚴查杭州南站“黃牛沒人管”情況
· 上海舉行歡送農民工返鄉志願服務活動
· 上海港2011年國際航行船舶及集裝箱吞吐量創新高
· 上海2012年計劃保障房開工16.58萬套 竣工9萬套
· 上海2012年教育投入逾700億 聚焦"均衡"和"育人"
· 上海正在進行的增值稅改革試點覆蓋“1+6”行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