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加快造林綠化 促進綠色增長-訪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12日 19時16分   來源:林業局網站

加快造林綠化 促進綠色增長
——訪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在第34個植樹節到來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30年來取得了哪些成就?

    賈治邦: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下,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其特有的法定性、全民性、義務性、公益性,在中華大地上蓬勃開展起來,成為世界上參加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聲勢最浩大、影響最深遠的一項群眾性運動。

    30年來,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數累計達到133億人次,義務植樹614億株,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方面,加快了國土綠化步伐。一是加快了荒山荒地綠化。通過開展義務植樹,各地荒山荒地綠化速度大大提高。作為工程造林的重要輔助手段,義務植樹有力推進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二是促進了森林資源持續增長。30年來,全國森林面積由1.15億公頃增加到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2%提高到20.36%,森林蓄積量由90.28億立方米增加到137.21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由0.22億公頃擴大到0.62億公頃,居世界首位。三是改善了城鄉人居環境。通過廣泛開展義務植樹運動,積極推行“身邊增綠”行動,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活動,推進了鄉村綠化和城市森林建設。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61.2萬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62%。四是推動了部門和單位綠化。交通、鐵路、水利部門積極推進綠色通道建設,實現公路綠化204.45萬公里,鐵路實現綠化達標 3.5萬公里,湖泊、庫區綠化面積 10.7萬公頃,江河沿岸綠化5.61萬公里。

    另一方面,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一是促進了綠色理念和綠化工作格局的形成。隨著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深入開展,“植樹造林,造福當代、蔭及子孫”、“植樹就是積德、造林就是造福”等生態福祉觀得到廣泛認同。二是促進了愛綠植綠護綠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在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帶動下,廣大公民參與植樹造林、綠化美化家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人們銘志於樹,寄情于林,友誼林、成長林、結婚林、青年林、“三八”林等各種紀念林不斷涌現。三是促進了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的樹立。通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愛綠護林為榮、毀林損綠為恥的榮辱觀逐步形成,綠化環境、保護生態、綠色消費等觀念深入人心。四是促進了國家形象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深入持久、紮實有效開展,充分體現了我國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樹立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形象。

    記者:胡錦濤主席在首屆亞太經合組織林業部長級會議上提出了“實現綠色增長”的重要論述。您認為林業在促進綠色增長中具有哪些作用?

    賈治邦:胡錦濤主席在首屆亞太經合組織林業部長級會議上指出,森林在推動綠色增長中具有重要功能,要高度重視林業在實現綠色增長中的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了林業生態建設主體、國民經濟基礎産業和生態文明建設主要承擔者的重要使命,林業在促進綠色增長中大有作為、大有可為。

    第一,林業可以為促進綠色增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森林是促進生物界與非生物界能量與物質交換的主要角色,是地球水循環和碳循環的主要載體。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抵禦災害、吸塵殺菌、凈化空氣、調節氣溫、改善氣候、保護物種、保存基因、固碳釋氧等多種生態功能。

    林業擔負著保護和發展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改善荒漠生態系統、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的職責。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樣性被稱為“地球的免疫系統”。林業通過建設和保護“三個系統和一個多樣性”,不斷“強腎潤肺”,提高免疫力,治療地球頑疾,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實現生態良好。

    第二,林業可以為促進綠色增長提供豐富的綠色的資源能源。森林是重要而獨特的戰略資源,可以提供木材、木本糧油、生物質能源等多種綠色健康的林産品,既事關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又事關人民群眾日常生活。

    林業是重要的資源庫,依託森林資源,可以生産出木材及其製品、工業原料、木本糧油、食品藥材等10多萬種原材料和林産品,它們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林業是潛力巨大的能源庫,森林是僅次於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資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點。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嚴峻背景下,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已成為人類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選擇。林業是最大的綠色經濟體,承載著潛力巨大的生態産業、可循環的林産工業、內容豐富的生物産業。發展林業,有助於緩解資源能源困境,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壯大綠色産業,為人類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第三,林業可以為促進綠色增長提供先進的文化理念。林業是生態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陣地。林業可以通過弘揚生態文化,使生態價值觀、生態道德觀和生態消費觀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使“生態立省”、“生態立市”成為各級地方政府的執政理念;使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成為企業的發展理念,推動全社會轉變生産生活方式,促進綠色增長。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造林綠化工作的目標和措施。

    賈治邦: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造林綠化的新需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確保實現“雙增”目標,兌現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承諾,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編制了《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1-2020年)》。

    《綱要》明確了今後10年造林綠化工作的目標、任務、實現途徑和政策保障,是指導我國造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目前,《綱要》已印發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指導各地開展造林綠化工作。

    《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森林面積達到2.23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林木綠化率達到29%以上。森林蓄積量增加到150億立方米以上,通過實施森林經營、控制消耗等措施,力爭達到158億立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7平方米。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70%。造林全部實現基地供種,人工造林良種使用率達到75%。

    圍繞奮鬥目標,通過實施造林更新,城鄉綠化美化,綠色通道、河渠湖庫周邊綠化、農田林網建設與礦區植被恢復,森林撫育經營,義務植樹,種苗建設,草原建設7方面建設任務。10年間,將規劃造林更新7000萬公頃,部門及城鄉綠化700萬公頃,森林撫育經營7500萬公頃,草原建設1.5億公頃。

    記者:新時期將採取哪些措施深入推進義務植樹?

    賈治邦: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提出,今後10年組織 65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 260億株,深入推進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主要有4項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完善並認真執行造林綠化工作目標責任制、部門綠化分工負責制,實施《全國造林綠化十年規劃綱要》,切實加強監督、檢查、考核工作。

    二是豐富實現形式,進一步拓寬公民參加義務植樹的有效途徑。本著方便群眾、重在參與、靈活多樣、不拘形式的原則,進一步拓展、豐富和創新“直接參加綠化勞動”和“間接履行植樹義務”的實現形式。

    三是突出建設重點,進一步發揮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重要作用。把義務植樹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輔助手段,在實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綠色通道、城鄉人居環境建設中,通過劃定責任區、建立義務植樹基地、營造紀念林等多種方式,廣泛組織開展義務植樹。

    四是完善組織管理,進一步促進義務植樹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充分發揮各級和各部門綠化委員會的作用,切實加強對義務植樹的組織協調和宏觀指導。認真落實屬地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基層政府和群眾組織的作用,依託鄉鎮、街道、社區居民委員會,開展城鄉適齡公民義務植樹登記、發動、組織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義務植樹法規制度體系,進一步推進義務植樹走上公益性、義務性、法定性的軌道。 

 
 
 相關鏈結
· 山西重點實施五項造林綠化工程 計劃造林452萬畝
· 河北省政府批准實施造林綠化規劃(2011-2020年)
· 開展義務植樹運動加快造林綠化步伐——訪賈治邦
· 林業局造林司檢查指導湖北部分地區造林綠化工作
· 遼寧部署造林綠化工作 力爭年內森林覆蓋率達40%
· 新一輪十年綠化廣東啟動 生態景觀林帶建設提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