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民營企業的找礦激情
——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民營企業座談會綜述
不同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大會戰”,也不同於政府引導、財政撥款、爭投資、上項目的舊做法,在新時期啟動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呈現出了全新的特點——打造以市場為導向的多元化投資平臺,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礦産勘查開發。這其中,企業是投資主體,而民營企業,是不可小覷的重要力量。
3月28日,國土資源部和全國工商聯聯合召開座談會,邀請部分民營企業家參加,聽取他們在找礦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今後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徐紹史部長在聽取了企業家們的發言之後説,這些問題都是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絕大多數是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當中需要逐步破解的重大問題。企業家們的討論,撞出了火花,撞出了亮點,對工作有很大啟發。
民營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彭齊鳴向企業家們介紹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的主要內容。他説,在《綱要》的編制工作中,國土資源部多次徵求了全國工商聯的意見,在政策設計上充分考慮給民營企業參與進來留有足夠的空間。《綱要》實施過程中,國土資源部還將會同有關部委,進一步完善有利於社會資金進入礦産勘查開發領域的制度和政策。
一石激起千層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讓企業家們倍感振奮。
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説,感覺到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真的是要通過發動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全社會力量,來解決我國的資源保障問題,確實鼓舞人心,企業一定會積極參與進來。科瑞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躍文説,希望國土資源部和全國工商聯能利用這一歷史契機,搭建一個平臺,使民營企業真正在找礦突破中發揮作用,作出自己的貢獻。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書記全哲洙激情地回應:“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是國家戰略,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企業,一定要承擔這個責任,響應國家的號召。同時,相信企業在參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過程中,也一定能找到商機,實現雙贏。”
讓民營企業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
不少企業家建議,政府的法規政策要對民營企業一視同仁,讓他們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
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滄龍指出,民營企業投資資源項目目前存在一定的體制性、制度性障礙。相比于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仍然受到歧視,難以平等地參與競爭。主要表現在探礦權的獲得以及礦産勘探和管理的資質申請比較困難。同時,在礦産資源勘查開發過程中,由於機制和體制的缺失,導致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他建議,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在制定政策法規的時候,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應享有同等的待遇,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開、公平、公正。同時,儘快廢除那些阻礙民營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法規,構建多層次、寬領域、分階段、廣受益的支持模式,通過公開闔理的競爭機制,將資源市場化配置給有競爭力大型企業。
新華聯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文慧説,近幾年來,國家雖然鼓勵民營企業進入礦産資源領域,但在一些地方,仍將新發現的好資源優先配置給國有大型企業,沒有走招拍挂形式,影響到資源的市場化配置。
雲南南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革鋒説,有些國有企業把很多礦産資源都登記在自己名下,卻並沒有都開展工作。建議加強已登記的礦業權清理力度,將長期未開展工作的礦業權收回,通過招拍挂方式重新配置資源,讓各類企業平等地參與競爭。東方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宏偉則建議,要強化退出機制,解決採礦權、探礦權的疊加設置問題,促進頁巖氣等非常規礦産的開發利用。
鼓勵資本與技術結合
彭齊鳴介紹了整裝勘查區內礦業權出讓的“三優先”原則,即“敢於風險鑽探的優先,探採一體化的優先,資本和技術相結合的優先”。他指出,民營企業可以自主組建勘查單位、申請勘查資質,也可以與有資質的地勘單位合作,實現資本和技術的結合。
“三優先”的原則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
肖文慧表示,將繼續依託地勘單位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與之更加密切地合作,提高找礦能力。
億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偉建議,切實落實“三優先”原則,不斷鼓勵民營企業和社會資金更多投入找礦,鼓勵他們籌資,並在勘探、開採和提煉的高新技術上加大投入,從而提高礦産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説,在鼓勵自主科技創新的同時,還應該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引進海外先進技術,促進像頁巖氣這種非常規礦産的開發利用。
河池市南方有色冶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周南方則建議,出臺有關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延長産業鏈,提高礦産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做好環境保護。
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民營企業融資難,是制約他們加大礦産勘查開發投入的一大瓶頸。
天津大通集團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佔通指出,礦山的勘探、開發與建設需要鉅額資金投入,民營企業缺乏金融支持,或者説獲得金融支持的門檻非常高,以至於很多企業根本不考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礦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産業,但我國現在還沒有專門的礦業銀行,需要成立“礦業銀行”來支持礦業發展。
浙江新湖集團董事長林俊波説,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要與資本市場結合,因為資本市場的資金願意承受風險,能夠識別風險,能用最有效的配置方式來吸引社會資金。但是,目前國內A股市場對於礦業的支撐比較有限,和世界上比較發達的資本市場相比,顯得十分落後。她建議要做好頂層設計,“如今‘新三板’呼之欲出,應當抓住這次機會,爭取在新三板領域設立一個礦業板。”她説。
撫順罕王傲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潘國成則認為,建立一個只有探礦權融資的資本運行平臺非常困難,但應該鼓勵民營企業獲得國內探礦權以後,到國外去上市融資。
呼喚更多更好的服務
礦業權的取得,仍是很多民營企業家討論的話題。座談會上,企業家們紛紛建議,簡化審批手續,優化審批程序,為企業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
天津大通集團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佔通説,在找礦過程中還是覺得審批過多。政府有關部門應本著解決實際問題,推進礦山有序發展的原則,積極扶持,加強管理,支持民營企業有序開發礦山。他還建議加強礦業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將信用管理作為一個重要環節,建立礦業權評估行業的自律監控機制,進行全面監控和有效披露,遏制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東方集團實業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宏偉説,有時會遇到礦業權與地面林地等發生衝突的問題,拿到礦業權,仍然不能進行勘查開發。建議國土資源部門與有關部門協調,以解決類似問題。
武漢市鵬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春林認為,探礦權轉為採礦權的程序太複雜。探轉採,一般的企業辦理需要2~3年,有的甚至時間更長,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一般探礦權證的有效期是1~2年,時間過短,建議延長到3~5年。
還有些企業家指出,公益性地質資料和有關信息的獲取渠道還不暢通,有時企業不得不在礦業權區域內重新開展基礎地質工作,造成了工作浪費,影響找礦速度。潘國成説,民營企業不應當再重新做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特別是像航磁、化探等,很想獲得公益性地質資料,利用這些資料來篩選找礦靶區,但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來獲得。
礦業企業“走出去”要“抱團”
座談會上,企業家們還就“走出去”開展境外礦産勘查等,紛紛談看法,提建議。
張宏偉指出,企業“走出去”要和國家資源戰略結合起來。要實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有機互補,特別是在海外市場,鼓勵民企當先鋒,國企當後盾,打造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模式,創造中國企業的品牌。
科運集團公司董事長鄭躍文認為,在發展中國家找礦存在各種風險,要積極融入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為他們提供幫助,獲得他們的認同。
重慶市博賽礦業集團特別顧問沈慶説,如今,企業在國外找到的資源,由於物流成本太高,難以運回國內。希望有關部門對境外資源運到國內來減免稅收,使得境外資源物流成本減少,有利於平抑國內礦産資源稀缺的程度。
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雪華也談到自己“走出去”的體會,他説,一是要想清楚為什麼要“走出去”;二是“走出去”之前要準備好,一定要對當地的政治、人文、法律有一個了解;三是前面的腳步既然確定了,後面則要堅持。他們的企業在剛果金已經打拼了六七年,希望和其他的民營企業家合作,一起抱團“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