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海南推進海洋漁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構建生態屏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4月05日 13時34分   來源:海南日報

    日前結束的海南省政協五屆23次常委會議上,審議通過了《政協海南省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快發展海南省海洋經濟的建議案》(簡稱《建議案》)。建議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省的決定,對全省海洋經濟發展做出重要部署。

    推進海洋漁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建議案》 指出,要鼓勵漁民造大船,闖深海,開展外海捕撈。積極爭取國家從海洋捕撈漁船控制指標上給予傾斜,新增80噸以上外海捕撈漁船指標。對本省新造80噸以上外海捕撈漁船給予財政(貼息)資金扶持、銀行優惠貸款支持,對外海和遠洋捕撈船給予柴油財政補貼。

    對於構建熱帶水産育種體系問題,《建議案》認為,要加強對水産育種基礎設施建設和科研投入,爭取在海南省建設“國家級水産苗種南繁基地”和“熱帶水産苗種繁育高科技園區”,並逐步構建遺傳育種中心—良種場—育苗場等完善的熱帶水産育種體系。

    與此同時,常委們還建議,要實施熱帶海洋牧場工程,大力發展“碳匯漁業”。推進漁業農牧化,建設深水網箱養殖基地,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漁民專業合作組織進入養殖基地參與建設。制定“碳匯漁業”發展規劃,鼓勵和引導漁民大力發展“碳匯漁業”。

    確立海洋旅遊作為海南省海洋經濟特色産業

    如何建立起海南完整的海洋旅遊産品體系,常委們建議,要逐步形成以休閒度假為主導,海島觀光及海洋專項旅遊並存的多元化旅遊産品結構。

    《建議案》提出,發展高端熱帶海島觀光,開闢依託豪華郵輪、遊船旅遊的環海南島藍色海洋觀光旅遊通道;發展海洋生態旅遊,建立海洋生態公園,範圍涵蓋現有珊瑚礁、海鳥、海洋生物、海洋歷史遺跡等海洋自然保護區;發展海洋文化旅遊,以海洋歷史古跡和現代海洋設施為依託,挖掘、整理、弘揚海洋文化遺産,加快建設大型海洋博物館、水下文物博物館等;發展休閒漁業旅遊,利用漁港周邊的沿海作為遊樂場所,在沿海投放人工魚礁,建造人工漁場。

    打造高水平臨海臨港經濟帶

    《建議案》指出,要建設立足本省、背靠內陸、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和物流中心。加快臨港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航線,拓展物流市場,做強航運企業。

    常委們表示,可以創建一批省級、國家級海洋支柱産業園區。吸引生物醫藥、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等骨幹企業進駐園區,形成眾多具有競爭力的産品集群。引進大型企業發展修造船産業和海洋工程製造業。同時,培植和扶持本地配套企業開發新産品,促進船舶配套零部件産業的發展,形成配套産業集群。

    加快海洋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常委們提出,可以整合全省現有的海洋科技資源,組建海南省海洋科學研究院。形成以熱帶海洋研究為特色、産學研緊密結合、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的科研機構。加強海洋信息中心建設,管理好海南省管轄海域海洋經濟信息資源,提供多種海洋信息服務。

    《建議案》指出,要加強海洋經濟人才隊伍建設。制定海洋科技人才需求規劃,制定海洋高新技術人才引進激勵政策,在研究經費、住房、戶口、支撐等方面給予傾斜。推動海南省高等院校合理調整、完善海洋學科設置,支持海洋重點實驗室、優勢專業設置,在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基礎上籌建熱帶海洋大學。

    構建藍色生態屏障

    發展海洋經濟,必須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常委們強調,要把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作為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

    如何從法制上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建議案》明確,要發揮特區立法權優勢,儘快制定海洋污染賠償、海洋生態補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要制定更加嚴格的管理辦法,要像保護耕地一樣,設定用海紅線。對天然海岸、珊瑚礁等稀缺珍貴的資源,尤其要加強保護,劃出重點保護區內永久性不得開發的核心區域。

    《建議案》認為,要開展海洋和海岸帶生態系統建設,實現陸海生態環境一體化。在“綠化寶島”行動中,要大力提高海南省沿海海防林的質量,不僅使其具備防風功能,同時也具備改良海岸帶生態環境的功能;加強對現有紅樹林保護的同時,在適宜種植紅樹的沿海灘塗人工種植紅樹,促進紅樹林群落的恢復,加強對海南省珊瑚、海草生長海洋區域的保護,以推進海洋生態的保護與修復,為發展碳匯漁業提供良好的基礎。(記者魏如松 通訊員張澤彪) 

 
 
 相關鏈結
· 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啟動
· 劉賜貴會見印尼海洋與漁業部部長沙立夫·蘇達卓
· 全國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啟動儀式在浙江省舉辦
· 漁民抱團闖"深海" 海南組建143家漁業專業合作社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