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從今年開始,在省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開展“聯百鄉包千村”行動,選派“第一書記”到貧困村抓黨建促脫貧。記者從4月8日開始舉辦的省直單位選派農村“第一書記”培訓班上獲悉,171個省直單位已選派出582名“第一書記”,即將到582個貧困村抓黨建促脫貧,同時採取多種形式聯絡幫包其他貧困村。
換下皮鞋、穿上休閒布鞋,走出機關、準備去往沂蒙老區的田間地頭……57歲的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離退休幹部處副處長馮來友,是此次派出的“第一書記”中年齡最大的一位,雖然頭髮已經花白,但其服務農村的激情卻不遜於年輕人:“年齡不是問題!”
馮來友告訴記者,作為一位“農民的兒子”,他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經過在培訓班上的學習,對“第一書記”也有了新的認識:“不能為脫貧而脫貧,眼睛光盯著項目,下去後先做好調研,留下助幫包村脫貧致富的方法。同時要抓好黨建,有些村子為啥長期貧困?一個重要原因是村兩委班子不強。”
此次選派出的582名“第一書記”,平均年齡40.7歲(年齡最大的57歲,最小的25歲),處級幹部佔30%以上。來自機關的240名,佔41.2%;企事業單位的208名,佔35.7%;高等院校的134名,佔23%。582個貧困村集中在棗莊、濟寧、泰安、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8市的老區、山區、黃河灘區、鹽鹼澇洼區、庫區,是全省貧困地區中的“硬骨頭”。
根據要求,“第一書記”在派駐的鄉鎮黨委和派出單位黨組(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發揮指導幫帶作用,全程參與村黨支部工作,協調推進扶貧任務落實。幫包村沒有黨支部書記的,“第一書記”可以擔任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要吃透村情民意,制訂脫貧規劃,協調政策落地,趟出增收路子,建強村級班子,建立管用制度。
力爭經過三年的工作,實現“五個明顯”的目標:村黨支部戰鬥力明顯增強;脫貧致富步伐明顯加快,村裏有致富項目,90%以上的扶貧對象人均純收入翻一番,村集體有一定的經營性收入;村民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文明程度明顯提升;基礎保障能力明顯提高。
省裏將統一為每個貧困村分別選派1名大學生村官和1名科技特派員。幫包時限上,對貧困村原則上一包三年,“第一書記”一年一輪換,不實現脫貧目標,幫包單位不脫鉤、幹部不撤回。
對派出單位幫包工作的考核,結合省扶貧開發目標任務考核,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一同進行,作為評價派出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對“第一書記”的考核,由省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縣(市、區)黨委組織部配合。“第一書記”幫包工作經歷,作為黨員幹部基層工作經歷記入本人檔案;幫包工作實績,作為選拔任用、激勵表彰的重要依據。表現優秀的,在原單位幹部調整時優先考慮使用;特別優秀的,可以破格提拔。
自中央部署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以來,全省已選派2.6萬名“第一書記”,幫包1.8萬個村、社區等基層單位,已有7800多名“第一書記”駐基層單位開展工作。 (記者 張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