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按照國務院批復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實施《規劃》,今日全文對外發佈。
該《規劃》是首個國務院批復同意的革命老區發展規劃。《規劃》系統分析了陜甘寧革命老區(以下簡稱老區)發展面臨的重大機遇,指出老區發展正處在發揮優勢、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規劃》強調,加快推進老區發展,有利於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增強老區自我發展能力;有利於深入實施黃土高原和黃河中上遊生態綜合治理,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有利於加強區域經濟聯絡,促進産業合理分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國家整體競爭優勢;有利於發揚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有利於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規劃》指導思想突出了科學發展主題,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提出加快老區發展要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發展保障能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切實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加快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基地;著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老區全面振興注入活力,努力使老區走出一條生態環境良好、能源資源集約開發、人民生活富裕的科學發展之路。同時,《規劃》提出加快老區發展要堅持“五個結合”的基本原則,即:堅持把解決當前問題與著眼長遠發展相結合,堅持把資源開發與利民富民相結合,堅持把加快經濟發展與推動社會進步相結合,堅持把發揮比較優勢與促進區域合作相結合,堅持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與國家支持相結合。
《規劃》確定老區在國家區域發展格局中的定位是: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國家重點紅色旅遊區、現代旱作農業示範區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區。
《規劃》明確了“兩步走”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初步建成,農産品加工業、紅色文化産業、旅遊業等特色産業初具規模,經濟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重大進展,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城市化進程顯著加快,城鎮化率達到43%以上。“普九”鞏固率達到93%以上。就業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超過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到2020年,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現代能源産業體系基本完備,單位産值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降低。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民生和社會建設明顯加強,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規劃》結合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科學劃分了高效集約發展區、旱作農業發展區、生態環境修復區和生態環境保護區等四類國土功能區。同時,提出以陜北組團、隴東組團和寧東南組團為對象,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鎮體系,優化人口分佈和生産力空間佈局。
《規劃》對推動老區振興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了重點任務及重大工程。一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建設公路和鐵路,適度發展民航,形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二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節流與開源並重,加強水資源保護,優化水資源配置,統籌協調生活、生産和生態用水,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重點區域綜合治理,鞏固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加大重點城鎮大氣、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意識,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統籌生態建設、環境整治和經濟社會發展,構建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四是建設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加快陜北、隴東、寧東等煤炭基地建設,發展煤炭綜合利用、石油天然氣和新能源等重點産業。五是做大做強特色産業,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改造提升製造業,有序開發優勢礦産資源,加快發展服務業,培育多元化産業結構,增強綜合發展能力。六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保護性耕作、旱作節水農業和高效農業,積極推進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開髮式扶貧。七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進社會事業進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八是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和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健全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加強區域內部協作,打破行政區劃界限,促進區域內産業分工一體化;加強與周邊中心城市、東中部地區的協調互動,實施全方位對內對外開放。同時,《規劃》以專欄形式提出了公路、鐵路、電網、管道、農業農村建設等領域的重點工程。
《規劃》提出,老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發揮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國家將繼續給予老區政策支持。一是在財稅政策方面,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轉移支付力度;通過財政貼息、費用補貼等方式,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老區重點工程和建設項目的信貸支持。二是在投資政策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財政性投資優先向老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傾斜;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項目,在規劃佈局和項目核準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三是在土地政策方面,實施差別化土地政策,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上適度向老區傾斜;在嚴格保護林地前提下,鼓勵合理開發利用荒山、荒坡、沙地等未利用土地。同時,在生態環境政策、社會支持和人才開發等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支持措施。此外,《規劃》對做好各項組織實施工作也提出了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