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萬水千山沐春風—農業部定點扶貧湘西自治州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10日 14時01分   來源:農業部網站

    巍巍武陵山見證湘西大地的滄桑巨變,見證著國家農業部定點扶貧的每一份付出。自2002年啟動新一輪定點扶貧工作以來,湘西州農業經濟總量持續增長。據統計,2011年全州農業産值達85億元,比2002年的23.4億元增加61.6億元,增長263.2%;農民人均純收入3672元,比2002年的1325增加2347元,增長177.1%。

    傾情幫扶 大山不會忘記

    1984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幫助貧困地區儘快改變面貌的通知》,將武陵山區定為全國貧困片之一,予以重點扶持。

    1986年以來,國家農業部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懷著對少數民族貧困地區人民的關愛之情,確立了“解決溫飽問題、穩定脫貧致富、逐步實現小康”的扶貧思路,挑起了幫助湘西各族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歷史重任。特別是自2002年啟動新一輪定點扶貧以來,農業部進一步秉承著“湘西不脫貧、扶貧不脫鉤”的信念,視湘西發展為己任,傾注滿腔熱情,選派精兵強將,採取定點扶貧,有力地夯實了湘西州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加快了湘西州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了湘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國家農業部對湘西新一輪定點扶貧的十年,是成績顯著的十年,也是湘西州農業跨越發展的十年,湘西各族人民永遠銘記在心。十年的定點扶貧,改變的不僅僅是整體面貌,更是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理念。

    農業部對湘西實施新一輪定點扶貧後,勇挑幫扶重擔,把湘西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把湘西的幹群當成自己的親人,與部裏的中心工作一併研究、一併安排、一併推進,定期聽取扶貧工作情況,研究解決扶貧工作問題,促進定點扶貧工作的落實。

    10年來,國家農業部再次派出了45名優秀幹部來我州駐點扶貧,他們帶來了一大批項目、資金和技術,也帶來了先進的理念、開闊的思路、務實的作風,如一縷縷清新之風拂面吹來。他們為湘西的扶貧開發鼓與呼,大力爭取各方對湘西的幫助扶持,積極整合各類政策資源和省州縣的力量,形成了共同推進定點扶貧工作的強大合力。

    湘西因為歷史、地理、區位等方面的因素,一直以來,經濟社會欠發達,現代農業發展滯後。農業部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後,緊密結合湘西農業的現狀,採取了循序漸進、階段實施、穩步推進的工作策略,科學制定扶貧工作規劃和方案,切實做到了真心扶貧、長期扶貧、科學扶貧。

    2002年至2006年,農業部的扶貧工作重點圍繞“強基礎、保供給、育産業、促收入”展開,確保了湘西州糧食安全且穩步增加,優勢農業産業初現雛形,農民收入得到增加。

    2007年至2011年,則重點圍繞“調結構、增投入、提效益、保安全、重科技”展開,推動了湘西州現代農業向前發展,農業産業結構、綜合産能、整體效益、安全水平和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環環緊扣、滾動發展,實現了興一個産業、富一方百姓、促一地發展。

    打造支柱産業 實現穩定脫貧

    日子過得實在,口袋子要有錢。農村生財之道在於産業,農業部始終堅持把培育湘西農業支柱産業擺在首位,把調整農業産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作為抓手,把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作為核心,集中扶貧資金投入産業建設,培育了以椪柑為主的水果種植業,以烤煙為主的高效經作業,以青蒿、百合為主的中藥材業等特色産業。先後開發獼猴桃10萬畝,柑橘107萬畝,梨、桃等時鮮水果12萬畝,優質烤煙20.6萬畝,無公害商品蔬菜生産基地46.2萬畝,百合6萬畝,茶葉13.01萬畝。目前,湘西州已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椪柑生産基地,龍山縣已是全國最大的百合生産基地。

    特色産業做大做強。2011年全州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320.54萬畝,産值49.8億元,比上年增加6.67億元。全年蔬菜産量82.37萬噸、産值10.83億元,水果産量126.66萬噸、産值20.77億元,煙葉産值5.9億元,幹茶葉總産量1960噸、産值4.2億元,藥材産值9.1億元。

    農産品加工業發展迅速。2011年全州有農産品加工企業603家,銷售收入突破30億元,增長24%;發展休閒農業企業182家,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25%。全州現有中國馳名商標4件,湖南省名牌産品7件、湖南省著名商標17件,“湘西椪柑”、“湘西獼猴桃”、“古丈毛尖”、“保靖黃金茶”、“龍山百合”已成為湘西農産品“名片”。

    勞務産業不斷壯大,在農業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帶動下,目前全州共有56萬多名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年勞務收入逾50億元,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傳播科學技術插上致富翅膀

    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滯後是湘西州貧困的客觀因素,而科技文化素質差,生産科技含量低則是貧困的重要主觀因素。農業部挂點扶貧領導在實踐過程中認識到:實現貧困山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出路在於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應用水平和群眾科技文化素質,於是將科教扶貧作為定點扶貧的又一戰略舉措,切實增加湘西對科學技術的吸收、應用和轉化能力。

    10年來,農業部積極幫助湘西州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和實用技術,幫助湘西州實施“百鄉千村十萬農戶大培訓”,建設農業技術支撐體系,提高了湘西州農業科技水平,增強了農民的科技素質,促進了高效優質農業的發展。

    2011年,全州推廣玉米規範化早播技術32.6萬畝、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15.8萬畝、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39.5萬畝,水稻輕簡栽培面積21.3萬畝、農作物專業化防治面積38.5萬畝,“雙雜”種子覆蓋率達98%以上,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達95%以上。創辦了部省糧油高産創建萬畝示範片12個,百畝、千畝示範片16個,示範片面積13.7萬畝。

    積極開展新品種引進、選育、示範、推廣,引進選育了柑橘新品種19個、水稻新品種165個、玉米新品種108個。

    已修制訂農業地方技術標準和農業地方規範116個,建立農産品標準化生産示範區48個,面積25萬畝。現有無公害農産品産地57個、面積132萬畝,“三品一標”農産品61個、71萬畝。

    農業科技教育和培訓亮點紛呈,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1972期次,培訓指導農民37.35萬人次,培養了一批專業素質高、創業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新型産業農民。

    加大項目投入 增強內生動力

    2002年以來,農業部在多年的扶貧工作中,堅持以實施項目建設為主要抓手,先後為我州安排實施了先進農業技術示範工程、支柱産業建設工程、農業生産資料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工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工程和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等項目,並積極爭取各種強農惠農政策,對我州實行傾斜性扶持,有力夯實了我州農業發展的基礎。10年來,農業部先後給我州安排了畜牧、種植、水産、生態能源等農業基本建設項目90個、中央投入達3.18億元,落實了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四補貼”中央財政資金17.01億元,爭取了測土配方施肥、糧棉油高産創建示範、陽光工程、生豬良種補貼等國家財政資金1.06億元。以2002年為例,就安排實施了6個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總投入達3093萬元;到2006年,又安排實施了6個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總投入達5998.32萬元;2010年更是安排了13個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總投入達到6742.93萬元。

    農業部援建實施了山羊、生豬、魚苗魚種、草種基地、天然草場保護與改良、動物防疫體系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州建立健全了州、縣、鄉三級山羊、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完成了州、縣、鄉三級動物防疫保障體系,正在積極建設州、縣、鄉、村四級草食動物品種改良體系,為産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涌現出了一批養殖規模大、標準化程度高的山羊和肉牛養殖大戶。湖南德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我州肉牛養殖大戶的典型代表。該公司在我州花垣縣已建成湖南省規模最大、標準化、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湘西黃牛地方品種繁育、保護和産業化基地,預計總投資11億元,主要從事湘西黃牛、安格斯、德國黃牛等優質良種牛的養殖、清真加工與銷售,是集良種牛繁育和優質配套服務於一體、高起點、大規模、現代化的養殖示範基地。

    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野生獼猴桃原生境保護點建設、農産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和水稻原原種擴繁基地建設、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蔬菜集約化繁育基地建設、蘭花國家級野生植物保護區、農産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柑橘集雨節水技術示範等農業基本建設項目……一批批項目的安排實施,有力地夯實了湘西州農業發展的基礎,也增強了湘西州現代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整體素質。

    武陵群峰雲蒸霞蔚,沅水酉水浩浩蕩蕩。放眼望去,湘西已是滿目翠色,生機勃勃,這是國家農業部定點扶貧結出的豐碩成果,將永遠存留在湘西的千山萬水之間,存留湘西280多萬各族人民的心中。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夏糧豐産苗架已搭起 小麥有望再增産
· 農業部召開農村經營管理信息化建設經驗交流會
· 農業部會議研究部署2012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工作
· 農業部長韓長賦在海南調研南繁基地建設管理工作
· 農業部與海南簽署加強南繁基地建設和管理備忘錄
· 農業部與海南省共同加強海南南繁基地建設和管理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