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從地震廢墟裏走出"重生之路" 四川鐵路邁向新時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12日 09時27分   來源:鐵道部網站

    由“重生之路”邁向四川鐵路新時代 

    2012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4週年紀念日。這一天,也是成都至都江堰鐵路——災後重建首個重點工程建成運營兩週年紀念日。

    曾經受地震重創成為一堆廢鐵的成汶鐵路,如今是全國首條市域鐵路。最高時速200公里,日均發送旅客2萬人,這條從地震廢墟裏走出的 “重生之路”帶來了人氣,更帶來了朝氣:以成都鐵路樞紐為中心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如火如荼。

    四川鐵路再不是舊模樣——從 “內陸盆地”到 “進出口岸” “西部門戶”,她與東部鐵路同步騰飛!

    大運輸:從 “內陸盆地”走向 “西部門戶”

    4年前的今天,汶川特大地震給成都鐵路局帶來重創:29公里線路設施報廢,2500多公里線路設施不同程度受損,58個車站信息設備報廢。其中,寶成線、成汶支線以及綿陽、德陽、江油、廣元等站受損嚴重。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全路待發四川的裝車日均高達2萬多輛,入川物資特別是災後重建物資遭遇運輸 “瓶頸”。

    “從表面上看,這是成都局面臨的一時問題。從深層次看,這是鐵路適應四川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必須儘快解決的問題。”業內人士一語道破這一問題的實質:四川鐵路運輸“瓶頸”不解決,整個四川相對於全國都會成為“災區”。

    2009年4月25日,鐵道部在西安召開西南地區鐵路運輸挖潛擴能現場辦公會,研究快速提高西南鐵路運能戰略,以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四川抗震救災的需要。2009年,成都局年貨物到達量達到1.79億噸,同比增長11.49%,而且這一增長勢頭還將繼續。

    毫無疑問,最關鍵的問題是卸車組織。 “力保卸車,為全路裝車作貢獻,為災後重建作貢獻。”成都局把優化卸車組織工作視為適應鐵路又好又快發展、保增長保民生的新課題,制訂日卸9000車、9500車、1萬車方案,努力促進卸車組織水平再上新臺階。

    成都局補強卸車機械化設備和夜間照明設備,建設戰略卸車點,強化專用線卸車組織,日卸車數量由8000多輛提高到1.1萬多輛,並保持常態日卸車1萬輛以上,力保災後重建物資一路綠燈奔災區。震後一年時間裏,成都局快卸入川物資約1.02億噸,為災區企業快速恢復生産作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成都局著眼長效,堅持外延擴能與內涵挖潛並重,最大化釋放四川鐵路的運輸能力。通過對成昆、內六、川黔線 “三縱”幹線實施提噸,對達成東段、成昆線實施提速改造,保證了出入川通道運輸暢通;通過強力推進鐵路局間分界口交接上量、支線運輸組織改革及貨運集中受理、優化裝車、區域循環運輸、大客戶貨物運輸等重點工作,成功形成四川鐵路大運輸格局。

    2009年9月,和諧型大功率機車投入寶成線運營,實現了成都局開行跨局直通牽引5000噸貨運大列的目標,書寫了西部鐵路重載運輸的新篇章。寶成線成為加速推進四川災後重建的 “黃金幹線”。

    依託和諧型大功率機車和新建的成都集裝箱中心站的優勢,2011年9月,成都局開行成都至阿拉山口至歐洲貨運班列,“四川造”貨物出川北上,4天橫跨“亞歐新經濟大陸橋”出境到俄羅斯等國家,標誌著四川從“內陸盆地”向“進出口岸”的角色轉變。

    與之並行不悖的是成都局開行成都直達上海、廣州等城市的貨運班列,全面提升了四川鐵路貨物運輸品質,“內陸盆地”離實現“通江達海”、成為“西部門戶”的願望更近了一步。

    大運輸格局的打造促進四川鐵路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大發展。災後重建4年裏,在貨物發送量與往年持平的情況下,四川鐵路消化到達貨物從2008年的9558萬噸增加為2011年的11961萬噸,增長了2403萬噸。

    大提速:四川鐵路與東部鐵路同步騰飛

    2010年5月12日,成都至都江堰動車組列車開行,最高時速200公里,打破了成都城區、郫縣、都江堰三地之間的固有概念,率先在成都西面實現“全域成都概念”,助力成都創建世界現代田園城市。

    黃燕是沱水灣農家樂度假村的老闆,她説:“遭受汶川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開張兩年的度假村一度陷入絕境。這條鐵路是我的 ‘救命稻草’。”

    沱水灣農家樂度假村距離成都至都江堰市鐵路犀浦站約1500米。據黃燕介紹,自成都至都江堰鐵路建成通車以來,度假村的接待量持續攀升,2011年每月同比增長約3000人次,特別是雙休日、小長假期間天天賓客滿棚。現在,她正考慮擴建度假村。

    這僅僅是個縮影。如今,這條鐵路沿線林立的高樓、雨後春筍般冒出的農家樂、節假日期間接踵而至的遊客,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人很難想象這裡曾是地震重災區。以都江堰市為例,兩年來,都江堰景區的遊客量較動車組列車開行前增長了40%至50%,以旅遊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在都江堰市的GDP中已佔近半。

    動車組列車從成都飛馳至成都周邊城市,使工作在成都,家住郫縣、都江堰,用“白+黑”生活模式替換“5+2”生活模式的城市“鐘擺”族正在悄然形成,成都市民的“城市田園夢想”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近在咫尺。

    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軌道交通處處長杜進有曾給出這樣的評價:成都至都江堰動車組列車是一種最符合國情和成都特色的交通工具,正點、便捷、舒適、低碳、配套完整,完善了成都的綜合交通體系。

    此外,成渝動車組列車的開行將成渝間時空距離從12個小時壓縮至2個小時左右,成達動車組列車的開行將成都與達州間的時空距離從5個小時壓縮至2.5個小時,架構起成渝達客運“金三角”,三地旅客利用週末、小長假“串門子”、短途遊成為稀鬆平常的事情,動車組列車添力三地假日經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成都局客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動車組列車已然成為四川旅客出行的首選,特別是在小長假期間,即便重聯並加密開行依然難以滿足旅客需求。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動車組列車從2009年的10對增加為目前的39對,四川鐵路發送旅客人數2011年較2008年增長了1554萬人,增長量的80%以上為短途旅客。

    數字的增長代表人氣的增長,其背後蘊藏的不僅僅是四川鐵路的速度形象,還有服務形象的重塑。

    天上有空姐,地上有“動姐”!成都至都江堰動車組列車的無干擾自助式服務,成渝、成達、成南動車組列車的無干擾式服務,在“動姐”們的端莊大方的粧容、淺淺的微笑、優美的站姿、溫婉的言語中一點一滴地被演繹,徹底顛覆了“開開車門、掃掃地”的列車員形象,為西南動車組列車“鐵品牌”形象添上一抹令人過目難忘的亮色。

    而被列為國家災後重建重點項目的綿陽、江油、廣元、德陽4座新站相繼建成投用也全面提升了寶成線形象。如今,這4座現代化新站被譽為寶成線上的4顆明珠,成為四川災後鐵路重建的標誌性建築,同時也成為旅客心目中寶成線新形象的“代言人”。

    “中國鐵路這幾年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有令國人驕傲的世界一流的高鐵,也有一流的客運服務……”2010年9月,中國入世談判首席專家、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第一次給成都局的列車員寫下表揚信,讚嘆動車組列車正以安全、快捷、服務優質引領四川鐵路與東部鐵路同步騰飛。

    大建設:高速鐵路從無到有達到210公里

    難忘震後16天,一份“火線協議”順利簽署,鐵道部和成都市決定共同出資,于支離破碎的成汶支線上建設全國首條市域鐵路——成都至都江堰鐵路。這一工程成為災後重建首個重點工程,四川鐵路的規模和佈局也由此不再是舊模樣,四川鐵路闊步邁入大建設歷史新時期。

    4年來,四川鐵路建成投産項目12個。其中,除了成都至都江堰鐵路外,西南最大、最先進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成都東站建成投産,現代化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正在形成;成都集裝箱中心站建成投産,四川鐵路貨運直通歐亞大陸成為可能。

    這裡有一組數據顯示著這一朝氣蓬勃的景象:從成都至都江堰鐵路破土動工起,四川鐵路累計完成建設投資699.6億元,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別為239.6億元、207.9億元、184.6億元,分別是2008年67.5億元的3.5倍、3.1倍、2.7倍。這3年投資總數比改革開放30年四川鐵路建設投資的總和還多100多億元。

    成都局計統處相關負責人介紹,4年來,四川鐵路建設開工項目、在建里程、投資規模均創歷史之最。四川鐵路營業里程從2008年的3006公里增加到3516.5公里。其中,時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鐵路從無到有達到210公里。(記者 夏永靜)

 
 
 相關鏈結
· 兩部門聯合部署內地新疆、西藏班學生暑期運輸
· 鐵路各設備管理部門有計劃有針對性開展重點整治
· 鐵道部:今年1至4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6億人次
· 鐵道部:切實加強安全風險管理確保運輸平穩有序
· 鐵道部:鐵路部門抓好重點精細組織提高運輸效率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