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共鑄平安之盾——軍民融合式發展"河南樣本"解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1日 09時12分   來源:河南日報

    平安是經濟發展、人民幸福的基礎工程,更是部隊做好戰備訓練、提升打贏能力的前提條件。近年來,河南省軍民融合,攜力推進“平安河南”建設,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軍民融合的“平安河南”模式成為全國全軍的“樣本”之作。

    軍警民聯防聯治保一方平安

    多年來,省軍區系統參加平安建設,邁出了一串堅實的步伐,洛陽經驗、開封樣本、湯陰經驗等一系列軍地共建“平安河南”活動如一朵朵光彩奪目的“平安之花”,在中原大地盛開。

    民兵參與軍警民聯防聯治,是河南軍地平安創建活動的一項重要機制。省軍區系統把參加平安建設視為職責所繫,發揮民兵預備役人員在治安防範中的骨幹作用,真正起到了在打擊刑事犯罪中的助手作用。

    洛陽軍分區結合農村社會治安情況的實際,建立了一批民兵治安巡邏分隊,探索出一條以民兵應急分隊為主體、民兵治安巡邏隊為基礎、行政村警務室為依託、民兵民警聯防聯治開展平安建設的新路子,打造了一支新形勢下農村社會治安的重要力量。

    開封軍分區組織發動部隊和民兵積極參與地方平安建設,抓好民兵應急分隊規範化建設,軍地聯合組建140支3.9萬多人的民兵預備役應急分隊,隨時應對各類突發情況。由開封軍分區主持編寫的《開封經驗》一書成為全國全軍地市(州)軍地平安建設經驗的唯一范本。

    談起參與軍地平安創建的感受,省軍區司令員劉孟合説:“社會穩則經濟興,經濟興則國防強,國防強則人民安。”

    全力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平安建設關乎民生、順應民心、惠及百姓,關乎部隊安全穩定。

    1996年11月,湯陰縣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國首家“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巡迴法庭”,為方便軍人軍屬涉訴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建立了一套運用法律手段處理涉軍糾紛和案件的工作機制,後被譽為“湯陰經驗”在全國全軍推廣。

    在“湯陰經驗”的帶動影響下,河南省涉軍維權工作經過持續發展,在全省初步建立起長效工作機制,軍地協作順暢高效,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發展軌道。

    安陽軍分區開通了“八一”服務熱線,為軍人軍屬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諮詢;全省18個省轄市的人武部門還免費開通了“148”維權專線,與當地“148”法律服務專線同步聯動,提高了獲取和處理涉軍維權信息的時效性。

    此外,還通過政府網維權專欄、維權電子信箱、法律諮詢電話和縣、鄉、村三級“維權信息崗”,力求涉軍矛盾糾紛化解在法庭之外。

    “深入開展涉軍維權工作,是鞏固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舉措,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省軍區政委周和平説。

    軍地攜力促進平安建設上臺階

    軍隊參加平安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也是新時期雙擁共建工作的重要發展。

    伴隨著河南省建設“平安河南”思路的提出,省軍區聯合駐地部隊出臺了《關於駐地部隊積極參與建設“平安河南”的意見》,由省委政法委和省軍區政治部牽頭,成立軍地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市、縣兩級也分別成立相應組織。軍地共建“平安河南”活動在中原大地紮實有序地展開。

    好的機制在持續:在實踐中,河南省軍地雙方逐步探索建立了軍地聯防、情況互通、信息共享、軍地聯席會議等8項制度機制,實現了軍地平安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經常化。

    魚水深情在持續:近年來,駐豫部隊先後出動40多萬人次,參加2008年抗擊冰雪災害、2009年特大旱災和2011年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建立扶貧聯絡點400多個,援建農村學校360多所、衛生所400多個;幫助地方培訓4000多名技術人員,轉讓科技成果80多項,譜寫出一曲又一曲軍民融合、攜手發展的宏偉樂章。

    “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軍隊離不開人民,人民離不開軍隊”,融合彰顯了人民軍隊人民建、人民軍隊愛人民的政治優勢。大力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積極參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在成為軍隊參加平安建設的又一突出特點。

 
 
 相關鏈結
· "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30週年紀念大會"召開
· 盛開的擁軍花——廈門市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記事
· 黃河防汛目前進入關鍵期 河南百萬軍民嚴陣以待
· 劉淇:在更高層次和水平上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
·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慶雙高會助力軍民融合産業
·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強化自主創新 推進軍民融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