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日前出臺《關於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構建“生産穩定發展、産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市場波動可控、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到實惠”的“菜籃子”建設新格局。
根據《意見》,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鎮菜地保有量不少於人均20平方米(按城鎮消費人口計算),城區蔬菜自給率達40%以上(其中葉類菜自給率達80%以上)、豬肉自給率達到50%以上、蛋品自給率達30%以上,産品質量安全主要指標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菜籃子”建設因地制宜。《意見》規定,各地要根據資源條件、消費習慣、主要産品市場供求規律等,確定重點發展品種。加快推進龍頭企業“菜籃子”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産、規模化種養,大力發展産業化經營。
加大對設施農業財政、稅費、信貸和保險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高標準化生産、商品化處理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水平。
畜牧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科學化、無害化方向發展。水産品養殖著力推廣陸上工廠化、灣外海域養殖、生態健康養殖、標準化養殖等現代漁業模式,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水産健康養殖示範場達到100個。
《意見》提出,繼續實施集貿市場升級改造,推進“農改超”,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菜市場。發展農産品第三方物流,鼓勵大型農産品流通企業加快建設配送系統,加強冷鏈設施建設。支持農産品流通信息服務機構、平臺建設,促進農産品網上交易。
同時,大力發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等多種形式的産銷銜接,鼓勵企業、最終用戶和農業生産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産銷關係,支持後者建立直供直銷點,擴大鮮活農産品零售網點。鼓勵商貿企業向生産、加工、銷售一體化轉變,向生産領域滲透。
保障質量安全方面,重點推進從生産源頭到上市前的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做到“生産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産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制定並完善農業投入品、産地環境、生産技術規範、産品質量與安全、包裝標誌與貯運、監測檢疫方法等農業標準體系,加快制定、修訂農産品生産技術規範的省地方標準,推動建設不同層次的標準化示範基地。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農産品質量安全監測網絡,有條件的鄉鎮建立檢測點,同時建立蔬菜流動監測制度。今年內要完成全省鄉鎮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的設立。
《意見》提出,省、市、縣(區)要建立主要副食品調控基地,完善儲備制度,增強市場應急調控能力。開展“菜籃子”産品生産政策性保險,擴大保險覆蓋面。完善市場異常波動防範和應急處理機制,做好災期、應急時期主要“菜籃子”産品價格監控、貨源組織和市場供應。
繼續實施“菜籃子”市(縣、區)長負責制,將産品質量保證、價格基本穩定、産銷銜接順暢、市場主體行為規範、突發事件處置及時、風險控制迅速有力、農業生態環保指標等納入“菜籃子”工程建設考核指標體系。(記者 謝賢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