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農業部在江蘇淮安召開全國戶用秸稈沼氣現場經驗交流會。
會議認為,近年來我國畜牧業養殖結構調整加快,散養戶減少,給全國大約30%-40%左右的戶用沼氣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原料短缺問題。但江蘇淮安的經驗説明,以秸稈為原料發展戶用沼氣,不僅能使原來不具備建池條件的農戶用上沼氣,還能有效解決已建沼氣池的原料短缺難題。
會議指出,目前推廣戶用秸稈沼氣的技術成熟、原料廣泛、産氣充分,完全可以替代人畜糞便。同時,推廣戶用秸稈沼氣為大量秸稈找到了新的有效利用途徑,能有效減少焚燒秸稈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還能提供優質的有機肥料,培肥地力和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
會議要求,各地要創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推進戶用秸稈沼氣建設,努力提高戶用沼氣的使用率和建設成效;要加強沼氣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對戶用秸稈沼氣的服務水平;要加大秸稈預處理技術、進出料設備、混合原料發酵、冬季保溫等技術設備研發,為戶用秸稈沼氣推廣提供技術支撐;要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讓更多的農民積極參與到戶用秸稈沼氣建設中來。
據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楊雄年介紹,在中央高度重視和各地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到2011年底,全國沼氣用戶(含集中供氣戶數)已達4168萬戶,佔適宜農戶的34.7%,受益人口約1.6億人;全國規模化養殖場沼氣工程已發展8.05萬處;沼氣年産量達150億立方米,相當於全國天然氣年消費量的11.4%,年減排二氧化碳6100萬噸,生産有機沼肥4.1億噸,為農民增收節支470億元。農村沼氣正成為惠及面廣、受益直接、備受群眾歡迎的重大民生工程、發展工程,在“三農”工作全局中的作用和影響日益顯著,已經具備替代農民家庭商品用能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