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松作業補貼資金的帶動下,2011年秋季,華北、黃淮地區農機深松整地面積大幅度增加。各地在夏收前對深松地塊小麥進行測産,結果顯示,監測點增産幅度達到10%左右。農機深松整地挖掘糧食增産潛力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一是作業補貼調動農民積極性,小麥主産區深松面積大幅增加。2011年,中央財政明確將農機深松整地納入新增農資綜合補貼的優先支持範圍。河北等12個省共落實10.5億元專項資金,補貼區域首次由東北、華北拓展到黃淮地區,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深松技術注入了強大動力,顯著調動了農民進行深松整地和農機手開展深松作業服務的積極性。山東省秋季深松整地面積從2010年的120萬畝增加到2011年的827萬畝。2011年全年,河北、河南、安徽、山西深松整地面積分別達到915萬畝、817萬畝、500萬畝、530萬畝。
二是深松地塊土壤抗旱保墑能力明顯提升,小麥生長髮育更好。各地深松作業深度普遍達到了25厘米以上,打破了犁底層,提高土地蓄水能力。對比未深松地塊,深松小麥優勢盡顯。一方面深松作業後的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明顯增強,有利於小麥的成穗和增産。農民普遍反映深松後的小麥生長期要少澆1-2遍水,每畝地澆水成本將減少20元以上;另一方面,深松小麥生長期更長,莖稈粗壯,穗層整齊,麥穗粗大、長,有效籽粒多,麥稈高矮均勻、整齊,抗病蟲害能力強。
三是深松地塊增産效果顯著。為檢驗深松技術效果,今年夏收前,各地對深松地塊小麥進行了測産驗收,結果顯示,同一品種、播種期、管理相同麥田對比深松地塊,深松整地後,小麥增産效果顯著。陜西省渭南市官底鎮趙家村深松田小麥再獲豐收,與未深松田對比測試,畝穗數增加0.88萬穗,千粒重提高了0.89克,畝産增加34.79千克,畝增産幅度8.18%。河北省對定州、三河等11個深松項目縣的小麥進行了專家測産,與對比田相比,平均畝增産50公斤,最高畝增産達60公斤,平均增産率10.55%。據初步統計,今年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深松地塊小麥畝增産量分別平均達68.9公斤、50公斤、35公斤,增産幅度達8%—12%。山東省深松地塊小麥畝增産量約40公斤,增産幅度10%左右,總增産量超過3億公斤。
四是深松整地産出效益遠遠高於投入。通過對比試驗和測産,機械化深松後的小麥畝産量明顯增加,經濟效益提升,真正實現了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作業有收益、農民得實惠的“雙贏”。安徽省農機部門對深松整地的産出效益進行測算,按照去年投入深松機6200台套,深松機平均每台價格8000元,每年折舊30%測算,加上深松作業補貼資金1.25億元,總計投入資金1.4億元。全省深松地塊小麥預計增産3.54億公斤,按每千克最低保護價2.04元計算,實際增收7.03億元,投入與産出比為1:5。
專家認為,深松作業補貼投入産生效益顯著,是迅速普及深松技術、提高糧食基礎生産能力的現實舉措,建議今年及今後幾年,各級財政繼續對深松作業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