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全國蝗蟲綠色防控現場會21日在山東東營召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21日 16時39分   來源:農業部網站

    6月21日,全國蝗蟲綠色防控現場會在山東東營召開。會議提出,今年蝗蟲防控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狠治夏蝗,抑制秋蝗,重點嚴防飛蝗起飛危害和境外蝗蟲遷入危害,通過區域聯防聯控、應急防控和群防群控以及飛機防治和地面專業化防治相結合、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力爭農區飛蝗達標處置率90%以上,生物防治佔30%以上,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農牧交錯區土蝗達標處置率60%以上,生物防治佔10%以上;農區飛蝗蟲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0.5頭以內,土蝗蟲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頭以內,實現“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的目標。

    會議認為,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級治蝗指揮機構逐步完善,蝗蟲監測和應急防治體系有所加強,治蝗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中哈治蝗合作機制建立,蝗災源頭治理措施穩步推進,我國蝗蟲整體發生程度有所減輕,蝗蟲的危害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但隨著氣候和農業生態環境的變化,蝗蟲孳生環境尚未根除,境外蝗蟲遷飛入境的威脅依然存在,因此對蝗災形勢不可盲目樂觀,對防治工作的困難不可低估,對境外蝗蟲的威脅不可掉以輕心。

    會議指出,當前全國飛蝗已發生1140多萬畝,北方農牧交錯區土蝗已發生1700多萬畝,蝗蝻發育進入三、四齡盛期,正值夏蝗防治的關鍵時期。各級農業部門要從履行政府職能、確保農業生産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認識科學治蝗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科學治蝗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快速高效,絕不能因為監測預警不到位貽誤最佳防治時機,絕不能因為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暴發成災。

    會議要求,各地一要強化屬地責任制,制定和完善應急防治預案,健全治蝗指揮協調機構,提早制定防治方案,對出現蝗蟲遷飛、境外遷入、防治事故等重大情況,迅速反應,逐級上報,一旦發現重大蝗情,立即到現場指導防治,毗鄰省區要注重協作治蝗。二要做好監測預警和值班報告,全面監測、跟蹤境內外蝗蟲發生動態,及時準確發佈預報和報告蝗情,防止漏查、漏報和誤報;在蝗蟲發生與防治的關鍵期間,嚴格實行治蝗值班制度和蟲情報告制度,定期報告蝗蟲發生和防治情況。三要做好治蝗資金和物資準備,想方設法做好有關飛機調度、地面防治隊伍組織動員、防治機械維修、防控藥劑、技術培訓以及後勤保障等工作。四要加大綠色治蝗技術的示範推廣力度,抓住蝗蟲發生密度較低的有利時機,在中低密度發生區、湖庫及水源區、自然保護區大力使用殺蝗綠僵菌、蝗蟲微孢子蟲等微生物農藥和其他植物源農藥;在新疆等農牧交錯區,大力推廣牧雞牧鴨、招引粉紅椋鳥等天敵保護利用技術;環渤海灣蝗區要繼續改造蝗區的生態環境,壓縮蝗蟲的孳生面積。五要積極推進蝗蟲防控信息化建設,配備蝗蟲野外信息採集終端設備,組織人力、物力對各蝗區全面開展一次數字化勘查,摸清蝗區現狀,分析蝗區的演變,為推進蝗區可持續治理奠定科學基礎。六要切實開展防控行動和督查指導,各級指揮部辦公室要在蝗蟲防治的關鍵時期,針對重點蝗區和可能暴發蝗蟲的敏感地區,派出工作組或專家指導組,督促、指導防控工作,檢查資金物資準備和各項措施落實情況,千萬不能因為工作疏漏和思想麻痹而造成重大災害。

    據農業部蝗災防治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生鬥介紹,為紮實推進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今後將開展蝗蟲可持續治理專題研究,切實推進防控策略與工作機制的轉變;加強我國蝗災治理技術的科學研究,力爭在蝗蟲生物防治機理、蝗蟲天敵保護與利用、生態控制關鍵技術、災變規律和監測預警技術以及生物防治和生態控制為主的綠色防控技術集成創新方面取得突破,使我國蝗災治理的科學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立科研協作組,開展協同攻關,研究和探索我國蝗蟲的可持續治理技術體系;開展防控機制創新試點,探索一條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的蝗蟲防控新機制,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逐步壓縮蝗蟲發生規模,使蝗蟲可持續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相關鏈結
· 湖南省發佈高溫黃色預警 持續乾旱導致蝗蟲病害
· 海南西部蝗蟲為害日益加重 造成21萬畝土地受災
· 內蒙古:持續高溫乾旱致使草原蝗蟲加速涌入農田
· 新疆積極防治中哈邊境隔離帶區域的蝗蟲災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