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不僅是少數民族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財富。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大力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充分認識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強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的自覺與自信。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切實保障少數民族基本文化權益、不斷滿足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六大將“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要求“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産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黨的十七大提出了“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戰略任務,強調“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表明了黨和國家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的堅強決心。
深刻把握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規律,加大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力度。實踐證明,堅持從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將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措施,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家相繼出臺《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雲南、貴州、西藏、新疆等地先後出臺了地方性法規或規範性文件,初步形成了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主體、地方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相配套的民族文化法制體系。同時,先後編制、實施了國家“十一五”、“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以及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興邊富民行動、少數民族事業等專項規劃,發佈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等專門性政策文件,不斷加大支持力度。隨著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與弘揚,我國文化百花園更加絢麗多彩。2003年開始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以來,國家先後公佈了三批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中少數民族項目有515項,佔項目總數的42%。截至2011年,熱貢文化、羌族文化、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迪慶民族文化、大理文化等5個少數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先後獲批成立。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務,關係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方向。在各級黨委政府支持下,廣大文藝團體和各族文藝工作者創作了一大批描繪時代風貌、反映群眾心聲、謳歌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作品,如反映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天府吉祥》(四川),反映生態環境保護的《藏羚羊》(青海),反映民族地區發展歷史成就的《金色家園》(西藏)等。這些作品生動反映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成功應對國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推動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各地深入挖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深刻內涵和寶貴价值,以民族傳統節日、公共文化活動為平臺,將熱愛祖國、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等“大主題”轉化為“小故事”,充分發揮了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作用。
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提高少數民族文藝創作水平。創作生産更多的優秀作品,是少數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各族群眾的迫切要求。國家通過實施“五個一工程”、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文學藝術作品扶持工程、優秀少兒作品創作工程等精品戰略和重大工程,鼓勵原創和現實題材創作,扶持代表國家水準、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優秀藝術品種,積極發展新的藝術樣式。經過努力,涌現了《雲南映象》、《中國·撒拉爾》等深受觀眾喜愛的舞臺精品力作,相繼攝製播出《東歸英雄》、《茶馬古道》等一批少數民族題材優秀電影電視劇,誕生了維吾爾歌劇、花兒劇和新城滿族戲等諸多新劇種。國家于2006年、2012年舉辦了兩次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于2003年、2007年、2011年舉辦了三次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于2010年舉辦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同時,全國各地舉辦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生動局面。
堅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保障各民族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首先,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家加快推進西新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基本建成了功能較齊、語種較全、覆蓋面較廣的廣播影視體系,民族地區廣播、電視覆蓋率均超過90%。目前,民族自治地方有廣播電臺73座,節目441套,民族語言節目105個;電視臺90座,節目489套,民族語言節目100個。其次,加快實施農家書屋工程、少數民族文字出版工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多類別、覆蓋面廣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新聞出版公共服務體系。如西藏2007年啟動農家書屋建設工程,截至目前共投入資金10662萬元,建成農家書屋5331個,覆蓋92%以上的行政村。此外,民族地區初步建成了較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疆“百日廣場文化活動”、甘肅“千台大戲送農村”、內蒙古草原上的那達慕大會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豐富了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堅持改革創新,深化少數民族文化體制改革。改革創新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動力。黨的十六大以來,民族地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要求,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的原則,以增強公共服務提供能力為重點推進公益性事業單位改革,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雲南、廣西等地著力打造傳媒、影視、演藝、出版發行等國有大型文化龍頭企業,建設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積極佈局民族文化産業發展。依託得天獨厚的民族文化資源,《印象·劉三姐》(廣西)、《印象·麗江》(雲南)和《納西古樂》(雲南)、“多彩貴州”等數量眾多的民族文化品牌脫穎而出,在國內外産生廣泛影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堅持對外開放,不斷提升少數民族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長期以來,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外交流交往的橋梁和紐帶,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推動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需要,也是開拓文化發展空間、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加大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力度,少數民族文化在國家整體對外文化交流格局中的地位與作用更加凸顯。國家每年都安排少數民族藝術團體完成部分重要出訪任務,如隨國家領導人出訪、參加在國外舉辦的中國文化年(節、周)和“感知中國”活動等。中國的少數民族歌舞藝術、服飾表演飲譽世界,並形成品牌。如以展示中國各民族服飾文化、歌舞藝術為內容的重點文化交流項目“多彩中華”,已在國外舉辦表演和展覽活動30多次,累計演出400多場次,對宣傳中國民族政策、弘揚中華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