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江西省組織有關專家對“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糧食豐産工程——“長江中游南部(江西)雙季稻持續豐産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課題進行早稻現場測産。測産結果顯示:在今年春季持續陰雨天氣的不利影響下,項目區充分發揮糧豐工程積累的技術優勢,早稻生産實現了“播種面積、單産總産、質量效益”三個穩中有增,讓項目區農民嘗到了科學種田的甜頭。
當天上午,南昌縣廣福鎮國家糧食科技豐産工程超高産攻關田和核心試驗區示範田裏人聲鼎沸,聯合收割機機聲轟鳴。專家組對50畝超高産攻關田和5000畝核心試驗區雜交早稻組合株兩優30、常規稻嘉優948進行現場考察,分別隨機選取兩塊田當場實割測産,測産結果為超高産示範田平均畝産稻穀631公斤、核心試驗區平均畝産稻穀522.8公斤,産量均達到課題目標要求。廣福村村民李細欽説,項目區由農業專家進行新技術培訓,使農民普遍做到了統一供種育秧、統一栽插密度、統一施肥水平、統一田間管理、統一病蟲害綜合防治。由於防控技術到位和加強了田間管理,早稻生長平衡,田間無明顯病蟲害,穗線長,穗粒數和千粒重明顯增加,品質優於往年。
據悉,相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糧豐工程加大了優質、豐産、高效清潔生産技術的示範推廣力度,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對改良土壤、改善環境、節約資源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表明江西省水稻科研、生産能力躍上了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