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氣象局7月15日發佈的生態氣象監測評估報告中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國大部生態質量略好于去年同期,乾旱和低溫陰雨寡照導致區域生態質量下滑。盛夏是植被旺盛生長階段,專家建議各地要根據氣候特點和天氣變化因地制宜開展植被恢復和保護工作,要加強氣象災害預警,減輕氣象災害及衍生災害對我國陸地生態質量的不利影響。
報告指出,2012年上半年全國大部時段光溫水匹配較好,全國陸地生態質量處於正常偏好等級的面積接近90%,略高於去年同期。其中西北地區中東部、華北大部、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東北地區西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氣象條件適宜,利於植被生長,生態質量明顯偏好;但新疆中北部、西藏大部、川西高原南部、雲南大部等地受降水持續偏少的影響,植被生態質量顯著偏差。分植被類型統計,森林生態質量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外,農田和草地生態質量均略好于去年同期。
據悉,2012年上半年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總體接近常年,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多。區域性的乾旱、低溫、連陰雨、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對區域植被生態質量造成的影響總體偏輕。其中西北地區中東部大部、華北大部、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東北地區西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氣象條件適宜,利於植被生長,生態質量明顯偏好;但新疆中北部、西藏大部、川西高原南部、雲南大部等地受降水持續偏少的影響,植被生態質量顯著偏差。
與2011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全國陸地生態質量略偏好。2012年上半年內蒙古大部、東北地區西南部、華北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多3成至1倍,良好的水分條件利於植被生長,後期上述地區熱量充足,植被生長迅速,內蒙古、東北、華北地區生態質量仍好于2011年同期;黃淮、江淮、江漢光熱充足,初夏黃淮、江淮北部出現的階段性乾旱影響程度較去年同期偏輕,水熱條件對作物生長和産量形成總體有利, 生態質量略好于2011年同期;新疆北部、西藏大部、西南部分地區降水量持續偏少,生態質量差于去年同期水平;江南、華南等地1月至3月中旬出現大範圍持續陰雨(雪)天氣,氣溫偏低1~2℃,光熱條件偏差,光合作用減弱,植被生長緩慢,致使上半年生態質量接近或略差于去年同期水平。
報告指出,除森林生態質量較2011年同期略有下降外,農田、草地生態質量均略好于2011年同期。
2012年上半年全國大部農區光溫水匹配總體較好,利於作物生長髮育和産量形成,9成以上農田生態質量處於正常及偏好等級,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尤其是偏好等級的面積百分比增加了5%;北方大部草原區水熱條件明顯利於牧草返青生長,草地生態質量正常及偏好等級的面積達到91%,利於減輕沙塵(暴)天氣對生態質量的不利影響;森林生態質量處於正常偏好等級的面積較去年同期減少5%;常綠林生態質量明顯下滑,其他森林類型生態質量持平或略有上升。
盛夏是植被旺盛生長階段,對此,專家建議新疆北部、西藏大部等生態質量偏差的草原區,應抓住天氣條件加強人工增雨作業促進天然牧草生長,同時根據牧草長勢,適當控制放牧強度,防止草場退化;西南地區西部等地生態質量偏差的地區應抓住降水增多的有利時機,迅速開展植被恢復工作;各地農區還應加強農田管理,促進作物健壯生長。
各地應切實加強氣象災害預警工作,注意防禦暴雨洪澇、高溫乾旱、強對流等極端氣象災害及泥石流等衍生災害對植被的不利影響,受災地區還應積極採取措施促進植被恢復生長,確保陸地植被生態質量的逐步恢復和植被生態服務功能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