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河北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7日 09時37分   來源:河北日報

    “我們再也不用喝苦鹹水了,而且用水還特別方便,這日子越來越美了。”近日,廊坊市固安縣牛駝鎮王龍村的劉大媽看著自家剛剛裝好的用水設備,不禁笑容滿面。

    到2011年底,河北省還有近2000萬農村居民飲用水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儘快解決這一問題,成為民生領域的重點任務、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攻克的一大難關。

    (一)

    “寧給一升米,不給半碗水。”邯鄲市涉縣《水利志》中曾經這樣記載。

    在石家莊市井陘縣發現的清朝乾隆年間“柳池禁約”石碑上,不但刻錄著修池出工規定、每家取水限額,更有非常嚴厲的罰則和對偷水者的詛咒。這足以讓我們想象出二百多年前農民缺水的無奈與艱辛。

    在河北省農村尤其是山區和濱海,歷史上就存在著嚴重的人畜飲水困難。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年來河北省雖然在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方面取得了歷史性進步,但仍有少數地區的群眾需要走上幾裏路去取水,仍有人在喝苦鹹水、高氟水、坑塘水、溝渠水。沒有水吃,吃不上好水、終年為吃水奔忙,影響了百姓生活質量,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有水吃,吃乾淨水,吃方便水”,成為缺水地區群眾最大的夢想。

    (二)

    遠水解不了近渴,遠水救不了近火。惠民生,首先應該讓人民群眾在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上得到實惠。

    建國以來,省委、省政府十分關心缺水區人民的飲水問題,一直把解決飲水困難作為保障農民健康、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大事,著力研究解決。在2005年之前,河北省農村飲水工作大體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49-1986年。黨和政府著手解決農村群眾飲水難題,修建了一批蓄水、引水工程,打成了一些磚石大口井和壓把井,解決了部分村莊的飲水問題。這時期的飲水工程處於小範圍、小規模階段,以引蓄為主,低標準地解決了1024萬人飲水問題。

    第二個階段是1987-1999年解決山區人畜飲水困難階段。1987年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加速解決山區人畜飲水問題的決議》,省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解決山區人畜飲水困難。這時期採取“蓄、引、截、提、揚”多種方法,因地制宜修建了各種形式的飲水工程,解決了400萬人飲水問題。

    第三個階段是2000-2004年農村飲水解困項目階段。國家實施農村飲水解困項目,著眼于解決農村群眾飲用水水量不足問題。五年間,河北省共投入資金11.19億元,解決了370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這時期工程重點解決缺水吃問題,缺水村莊多數分佈在山區和丘陵區,居住比較分散,多采用單村供水的形式,少量為分散供水,標準仍然較低。

    (三)

    2005年,國家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重點解決水質不達標和局部供水嚴重不足問題,河北省有1962萬人(居全國前三位)列入國家規劃。至2011年,河北省已累計投資77.51億元,解決了1704萬農村人口和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

    省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度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嚴格標準,保質保量,確保三年內讓群眾都喝上乾淨衛生的水。“這就意味著,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完成時間由‘十二五’規劃中的2015年提前到了2014年。這充分反映了省委、省政府解決這個農村民生一號工程的緊迫性,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加快解決農村群眾最現實、最直接問題的決心。”省水利廳廳長李清林説。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河北省有1959.7萬農村人口、368.4萬農村學校師生安全飲水問題列入規劃。除去2011年國家已下達河北省332.38萬農村居民、45萬農村學校師生的任務,今後三年間將解決1627.32萬農村居民、323.4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今年,河北省計劃解決4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初步統計,到5月底,河北省已解決了約103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四)

    “村裏建成聯村集中供水工程後,困擾人們多年的用水難得以解決。”在位於漳河店鎮漳東村東南的漳河店供水站,成安縣水務局長常勝民告訴記者,靠這個供水站和地下管網,漳東村周圍20個村的近萬村民,都喝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未來,成安縣總體規劃建設10處聯村供水工程,解決2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省水利廳農水處副處長張朝陽介紹,河北省地形地貌複雜,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多種多樣,水文地質條件差異大。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要充分考慮當地自然、經濟、社會、水資源等條件以及村鎮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分類解決。“我們吸收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打破了以村莊為單元獨立供水的舊有模式,明確了‘統籌規劃,城鄉一體,以適度規模的聯村集中供水為主,整縣推進與重點工程相結合,集中供水與分散供水相結合,加快建立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的工作思路。”張朝陽表示。

    目前,在河北省農村供水工程建設中,大致分為四種建設模式:

    一是整縣推進。對於飲水不安全人口較多、資金配套能力較強、地理條件適宜的縣,整縣推進,以適度規模的聯村集中供水工程為主,實行全縣分片聯網,統一供水。

    二是聯村集中供水。對於全縣飲水不安全人口較少,但局部飲水不安全人口較集中的地方,特別是平原地區,建設適度規模的聯村集中供水工程或城鎮供水管網延伸模式,走先分片聯網,逐步實現全縣統一供水的路子。

    三是分質供水。東部平原地區確無合適水源的村莊,近期建設集中供水工程,利用反滲透、電滲析等技術解決飲用水。遠期利用南水北調、引黃等工程建設集中水處理廠,通過管網分送到近期所建集中供水管網。

    四是單村或分散供水。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在確無聯村集中供水建設條件的地方,如山丘區、村莊比較分散的地區等,採用單村或分散式供水工程。

    (五)

    “三年內解決近2000萬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而且要保質保量完成,對此我們壓力不小。”李清林説,“我們將進一步明確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由地方政府負總責,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組織各地按照項目實施方案,逐項工程倒排工期,解決好影響工程建設進度的關鍵環節,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據記者了解,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各地配套資金壓力較大。一個30萬人口的平原縣,實施聯村集中供水,投資額要在1.5億元上下。對於河北省一些貧困地區來説,能夠按照國家下達任務指標足額落實配套資金已屬不易,若將整體任務提前一年完成,各級財政承擔的配套資金量將更大。

    為把好事辦好辦實,不增加農民負擔,河北省把落實省級配套資金作為搞好飲水工程的關鍵環節,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有力地保證了計劃的實施。按照“投資多元化、産權明晰化、管理科學化”的原則,堅持中央、地方、集體、個人一起上,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資為主、群眾投資為輔、社會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投資機制。“張家口今年計劃投資2.5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5億元,省級配套5000萬元,市級配套1000萬元,縣區自籌4000萬元,解決5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為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我們採取市、縣政府配套,中標企業墊資和群眾積極投勞折資等方式破解資金瓶頸。”張家口市水務局局長侯有龍介紹。

    在邯鄲,市政府與各縣(市、區)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市、縣(市、區)水利部門成立專門組織,實行分包工程責任制,多措並舉推進工作開展。2007年以來,邯鄲市累計完成投資近9億元,解決了1360個村、180余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有了機制,還要有決心,這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能不能建好的前提。“豐寧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儘管自身財力十分有限,但還是計劃在未來三年,每年拿出近2000萬元資金解決部分農村飲水困難問題。同時,計劃投資5億元修建喇嘛山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全縣7座小型水庫,為農村提供豐富的飲用水水源。三年內,全縣農村基本實現自來水普及。”豐寧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劉新宇向記者表示。

    (六)

    “三分在建,七分在管”,這是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潛在規律。因為管理不善,導致供水工程達不到使用年限就不能正常供水的案例並不鮮見。

    在南宮市水務局監控管理中心一個電腦屏幕上,幾十個供水站的各種信息一目了然。

    邢臺市水務局工作人員王興告訴記者,“供水站安裝了GPRS遠程無線監控系統和視頻防盜監控系統,通過監控管理中心可以對各供水站的供水壓力、瞬時流量、累計供水量、用電量、噸水耗電、變頻及水泵工作狀態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可以對各供水站的蓄水池、設備間等關鍵位置進行視頻監視。”

    王興介紹,南宮供水系統還安裝了先進的“自適應壓力變化系統”,該系統最大作用在於可以根據供水流量變化自動調整,由變頻恒壓力控制轉變為變頻變壓力控制,始終保持設備運行在最省電狀態,最大限度節約電能。“我們還實行了統一微機打印出票,憑票收費,任何人不允許多加1分錢、1噸水,讓群眾明白消費。”王興説,建管並重,才能確保工程長效運行。

    邯鄲市水務局工作人員高乾鵠介紹,為充分發揮工程長遠效益,邯鄲市本著“成本+微利”的原則,實行有償供水,合理收費,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從而使工程逐步走上自我維持、自我發展的良性運行軌道。工程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計量,建立健全了供水、收費、維修、財務等各項管理制度,並實行水量、水費、支出“三公開”,實現供水管理的公開、公正、透明運行。“為建立健全運行管理機制,省水利廳修改完善了《河北省村鎮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以指導和規範工程運行管理行為。把工程建後的運行管理方案作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工程實施方案審查的一項主要指標,注重建後運行機制建設,保證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省水利廳農水處副處長張朝陽表示。

    (七)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不僅解決了農民吃水難、水難吃問題,也促進了農民生活方式的轉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群眾稱這是一次“砸(水)缸填(水)窖”運動,幹部稱這是農村一場“飲水革命”。

    高碑店市毛公寺村村民孫彥書看著自己家中剛剛裝好的自來水,激動萬分地説:“我們村的水含氟超標,也沒有自來水,過去我們靠買水吃,一桶水40斤,需要花2塊錢,現在裝了自來水,再也不用喝高氟水了,而且用水還特別的便宜、方便,用了幾十年的大水缸可以‘下崗’了。”

    “南宮市實施飲水項目後,受益群眾氟斑牙、氟骨症等發病率減少了20%,每年戶均減少醫藥費100元。”王興介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提高了農民群眾健康水平,減少了因水而生的疾病。

    在採訪中,許多群眾向記者反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後,水質達到了飲用水衛生標準,實現了24小時供水,保證了農民全天生活用水需求。許多農戶用上了洗衣機、太陽能。農民也有條件講衛生了,給我們帶來了生活方式的轉變。”成安縣道東堡鄉河疃三村王順柱告訴記者。(記者 劉清波) 

 
 
 相關鏈結
· 河北省上半年已解決15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 減稅收保供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打出"組合拳"
· 杜鷹: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十一五”減少2.21億
· 我國擬將飲水安全保障工作納入地方政府考核體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