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測繪地信局:取得十大成效 將重點抓好五項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7日 10時00分   來源:測繪地信局網站

    在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局長座談會上,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春峰代表局黨組作全面系統的總結講話。他指出,今年上半年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是卓有成效、有目共睹、值得自豪驕傲的,主要在十個方面取得明顯實效;下半年任務十分繁重,各單位各部門務必緊盯目標,狠抓落實,採取有力措施,抓重點、破難點,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著重抓好五個方面工作,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問題。

    王春峰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們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李克強副總理“5?23”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強平臺、擴服務、推監測、優結構、壯企業、建強國的總體部署,紮實推進“3+1”重點工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取得明顯實效,突出表現在十個方面。

    一是資源三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測繪前景廣闊。1月9日,資源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多項技術指標達到或優於國外同類型測繪衛星。目前衛星已在軌運行180多天,實際接收原始數據量超110TB。影像已經應用到天地圖網站,1:5萬數據庫更新,海島(礁)測繪工程和國土、規劃、林業、農業、減災、教育等多個領域,並贈送給澳大利亞、伊朗、英國等12個國家。

    二是天地圖網站進一步完善,社會影響持續擴大。全面更新了天地圖全國道路和地名地址、遙感影像等數據,數據總量超過30TB,數據現勢性明顯提升。啟用了新的運行維護設備,整體性能提升3倍以上。完善了天地圖服務功能,搜索結果更加快速和精確,用戶體驗得到改善。天地圖天津濱海數據處理基地和克拉瑪依數據中心建設積極推進,20個省級節點和10個市級節點接入主節點。

    三是數字城市建設全面鋪開,推廣應用效益明顯。上半年新增建設地級以上數字城市58個,累計已有267個地級市開展了數字城市建設,120多個數字城市已經建成。數字城市建設正朝著覆蓋廣、應用深、效果佳的方向邁進,有力促進了城市運行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協同化。開展了智慧城市建設研究,部分省區開展了數字省區建設。

    四是地理國情監測有序推進,試點工作初見成效。完成《地理國情監測總體設計》,編制《地理國情監測經費預算》並上報財政部。6個地理國情監測試點項目通過驗收,陜西、浙江等地發佈了監測成果。天津、河北等地地理國情監測工作正積極開展。武漢大學設立地理國情監測專業。

    五是地理信息産業快速發展,應用服務不斷拓展。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産業園被科技部認定為北京國家地理信息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已有近40家企業(集團)簽約入園,總開工建築面積達到約95萬平方米。浙江、江蘇等地正積極建設或籌劃地理信息産業園區。建立了地理信息産品年度發佈制度,向10部門提供了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成果。為新疆伊犁地震、雲南森林火災、遼寧營口地震等應急救災,及時提供了測繪地理信息保障。

    六是重大測繪工程紮實推進,成果質量穩步提升。啟動了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動態更新、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一期工程,海島(礁)測繪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全國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啟動。

    七是管理體制機制日益完善,職責職能得到強化。在去年14個省級和部分市、縣級測繪局更名為測繪地理信息局的基礎上,江蘇、湖南、河北完成更名,河北、新疆等地對所有市縣要求統一更名,部分地方在強化職能、增加內設機構和領導幹部職數上取得突破。測繪地理信息發展戰略研究課題通過驗收,啟動《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修編。

    八是統一監督管理紮實推進,市場秩序明顯改善。積極推動測繪法、《地圖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市場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和《測繪地理信息市場信用評價標準(試行草案)》,開通市場信用信息平臺。完成2012年測繪資質年度註冊工作,首次實現全國1.2萬餘家資質單位年度註冊網上辦理。啟動了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媒體”活動,深化“問題地圖”專項治理和涉密測繪成果保密檢查,積極開展地圖導航定位産品統一監管,加強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和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管理。

    九是積極推進科技興測戰略,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印發《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和《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化“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7個國家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技術裝備能力進一步提升,應急監測車、無人機等在四川寧南泥石流災害、湄公河慘案偵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功舉辦了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管理杭州論壇,我國專家當選國際測量師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測繪科技館成為中央黨校教學基地。

    十是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先爭優實效明顯。召開了院士座談會、高校座談會,為搭建産學研用聯合發展平臺打下基礎。繼續加強測繪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工作,17000多人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獲證人數創歷史新高。努力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輿情監測,紮實做好了李克強副總理視察一週年、資源三號發射、十大違法案件發佈等專項宣傳,啟動了央視大型紀錄片《地圖傳奇》拍攝工作,正與央視合作製作30集短片,用地圖見證黨的十六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

    王春峰強調,下半年要著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堅定信仰、振奮信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要全面客觀地總結回顧黨的十六大以來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取得的輝煌成就。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認真做好完善提高階段的各項工作。抓好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加快推動事業發展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二是調整結構、轉變方式,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地理信息産業發展的意見》。要充分認識《意見》的重大意義,抓好學習宣傳,營造産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要抓好貫徹落實,制定貫徹落實細化方案,逐條梳理明確任務,分解責任落實分工,用好用足各項政策。以《意見》出臺為契機,推動地理信息産業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入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

    三是強化功能、拓展服務,全面推進“三大平臺”建設和應用。要充分發揮數字城市綜合推動力,加大協調和建設力度,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這三大主體的需求,強力拓展數字城市全方位應用。加快提升天地圖服務能力,著力在“新、穩、用、推”上狠下功夫,大幅提升用戶量、點擊率和市場佔有率。加快彰顯地理國情監測影響力,充分認識地理國情監測的重大意義,加快啟動全國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加快調整生産組織結構、産品結構和服務模式,快出重點熱點領域的成果,加快建立地理國情監測工作機制,處理好與各相關業務部門的關係,夯實相關法制基礎,賦予監測數據法定效力。

    四是抓好項目、促進科技,努力提升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能力。要認真研究《意見》提出的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多渠道爭取財政更多更大的投入,同時努力開拓和利用社會資本。繼續實施好國家和地方“十二五”測繪地理信息規劃,抓緊完成《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修編,推動出臺《促進地理信息産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認真實施好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程,加快建設衛星導航定位綜合服務網,增強位置服務能力。推動國家和地方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動態聯動更新,組織實施好海島(礁)測繪等重大工程。做好資源三號測繪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建設,充分用好衛星數據,推動後續衛星立項工作。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繼續爭取國家和地方科技項目和基金對測繪科技創新更大的支持。進一步完善、推廣和利用好地理信息應急監測車等先進裝備。組織實施好測繪地理信息“走出去”戰略。積極推動標準的國際化工作。

    五是健全體制、理順機制,著力營造公平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牢牢抓住《意見》出臺的契機,堅持不懈以“垂直、統一、恢復正廳”為目標,繼續深入推進省級機構更名和恢復建制工作,著力推動市縣測繪地理信息管理機構建設,強化監管地理信息産業、監測地理國情等方面的職責。繼續抓好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年度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考評。做好測繪法修訂調研工作,全力推動《地圖管理條例》出臺和貫徹實施,啟動《測量標誌保護條例》修訂。加強地圖市場和互聯網地圖日常監管,深化“問題地圖”專項治理,開展測繪成果保密檢查行動,維護地理信息安全。實施好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活動,提升全民國家版圖意識。

    王春峰強調指出,為了做好下半年及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三大平臺融合發展的問題。數字城市、天地圖、地理國情監測“三大平臺”,是各有側重、相互支撐、互為補充的有機整體。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三大平臺”標準兼容、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的路子。二是事業發展全局與局部的問題。我們正著力打造全國測繪地理信息一個網、一張圖、一個平臺。一方面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強化統籌協調,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融合發展的大格局。三是産業推進發展與規範的問題。擴大地理信息産業規模、提高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是優先的任務。為此,要解放思想,創新發展,多做鼓勵、支持、培育、引導、服務的工作,盡可能通過各種優惠舉措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積極培育市場、引導消費,推動地理信息産業迅速壯大。(喻貴銀 王瑜婷)

 
 
 相關鏈結
· 測繪地信局副局長就測繪基準一期工程啟動答問
· 測繪地信局發通知部署開展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活動
· 測繪地信局:氣象局局長一行考察中國測繪創新基地
· 測繪地信局局長:踐行科學發展觀 鑄就測繪新輝煌
· 測繪地信局副局長出席2012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
· 測繪地信局召開汶川核心災區地理國情監測驗收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