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張桃林:推進農業清潔生産 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7日 19時01分   來源:農業部網站

    日前,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召開聯組會議,對國務院關於保障飲用水安全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就農業面源污染相關情況做了介紹。會後,記者圍繞農業面源污染整治等問題對張桃林進行了專訪。

    記者:隨著農業生産的不斷發展,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請您介紹一下目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的現狀?

    張桃林:農業面源污染發生在農業和農村區域,沒有明確排污口,主要借助降雨或排水將地表存留的有機物、肥料、農藥等帶入水體,引起水體污染。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普查公報,2007年全國農業源的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達到1320萬噸,佔全國排放總量的43.7%,農業源總氮、總磷分別為270萬噸和28萬噸,佔全國排放總量的57.2%和67.4%。這些數字説明當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比較嚴重,值得引起高度重視。需要説明的是,排放量不是入湖量,農業面源污染對於水體污染的實際貢獻率,學術界還存在一定爭議。

    記者:那農業面源污染的成因是什麼呢?

    張桃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取得長足發展,同時,農業(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産養殖業)的集約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客觀上帶來了化肥、農藥、農膜等農用外部投入品使用量的增長以及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增加。同時,由於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長期滯後,日益增多的農村生活垃圾、生活廢水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處理。這些問題都給農村生態、農業生産、農民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

    記者:為了解決農業面源污染的上述問題,近年來農業部開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張桃林:近年來,農業部與相關部門一起,創新理念思路,堅持走“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大力推進農業清潔生産,積極發展循環農業,突出重點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在化肥施用方面:自2005年開始,中央財政累計投入57億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目前已基本覆蓋全部農業縣,推廣面積達12億畝。截至2011年底,全國累計減少不合理施肥700多萬噸。2006年開始,國家啟動實施了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鼓勵和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在農藥使用方面:一是消減高毒高風險農藥。農藥登記管理從注重有效性向更加注重安全性轉變。登記試驗表明對生態環境特別是水資源存在安全隱患的農藥,一律不予登記。同時,加強對已登記農藥使用的跟蹤、安全性評價。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陸續淘汰了六六六等33種高毒、高風險農藥。2011年開始,在8個省(市)開展低毒生物農藥示範推廣補貼試點,調動農民使用低毒生物農藥的積極性。二是推行統防統治、綜合防治。為提高病蟲防控效果、減少農藥使用量,農業部制定了《關於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的意見》,並加強行政推動,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行動,截至2011年底,完成統防統治面積6.5億畝次,全國小麥、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15%。實踐證明,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可減少農藥使用量20%以上。三是提升科學用藥水平。將安全用藥知識培訓普及納入為農民辦理的實事之一,逐年加大培訓力度。如2011年我部舉辦安全用藥培訓班350期次,累計培訓專業化統防統治從業人員、農藥經銷商、種植專業戶等1.7萬人次。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努力,目前,我國農産品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總體較高,如稻米和水稻達98%以上,蔬菜和水果也達95%以上。

    在獸用抗菌藥物(抗生素)使用方面:近年來,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獸用抗菌藥物(抗生素)的監管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法規制度。2002年以來先後發佈了《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規範》等。各省市區也加強了規章制度建設和落實工作。二是嚴格獸藥行政審批。嚴格限制人用抗生素用於動物。2005年開展了獸藥地方標準清理工作,並組織查處清繳活動,從源頭上控制抗生素的生産品種和數量。三是強化用藥監管。農業部每年組織實施獸藥殘留監控和獸藥質量監督抽檢計劃。同時對殘留超標樣品實行嚴格的追蹤再抽檢制度和後續查處工作,加強了殘留監管工作。四是制定殘留標準。2002年發佈了《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截至目前,已制定發佈145個殘留檢測方法標準,可檢測藥物150余種,為開展殘留檢測提供了技術支持。五是推進健康養殖。從環境、飼養管理、飼料、獸藥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的規範管理,減少抗生素使用。去年農業部在全國認定了標準化養殖示範場1555個。

    在畜禽糞便處理方面:針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帶來的污染問題,2006年推動頒布實施《畜牧法》,對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建設、選址和養殖污染防治設施做出明確規定。加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力度。2007-2011年,國家累計投入142億元實施生豬、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大力推動沼氣建設,近年來加大了大中型沼氣工程、養殖小區聯戶沼氣在沼氣總投資中的比重,2011年達27.8%。截止到目前,全國沼氣用戶達到4000萬戶,建成養殖場(小區)沼氣工程7.2萬處,年處理糞污16億噸。

    在農村生活環境治理方面:農業部門積極開展農村清潔工程示範建設。2005年以來,農業部在全國25個省(區、市)建成農村清潔工程示範村1400多個,示範村的生活垃圾、污水、農作物秸稈、人畜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90%以上。

    記者: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複雜和艱巨的工作,下一步,農業部還將採取哪些舉措?

    張桃林: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堅持從生産、生活源頭抓起,轉變農業農村生産生活方式,減少農業投入品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堅持“種養結合”,“生産、生活、生態”三位一體,標本兼治,整體推進。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制定、完善和細化關於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根據已有工作基礎和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求,我部將積極推動、儘快頒布實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農藥管理條例(修訂案)》。

    二是持續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建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補償機制,激勵農民採用環境友好型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生産資料,促進資源節約型技術和成果的轉化應用;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補貼項目;擴大實施國家標準化畜禽示範場改造和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項目;擴大低毒生物農藥示範推廣補貼試點,調動農民使用低毒生物農藥的積極性;提高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標準,擴大實施範圍;繼續加強規模化養殖場(小區)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

    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能力建設。目前,由於缺乏全面的調查監測,防治措施缺乏針對性,需建立長期動態監測網絡,就農業面源污染的産生機制、排放特徵、遷移變化規律、防治技術及模式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和試驗示範。

    四是編制實施全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規劃。從源頭預防、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環節入手,以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節肥節藥技術推廣應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制定實施防治規劃,優先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糧食主産區、集約化養殖重點區、蔬菜及設施農業重點發展區)、重點流域,尤其是水源保護區周邊,佈局建設一批示範工程和綜合防治示範區,分階段、分區域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五是積極推進農業清潔生産技術應用。加強研發推廣,積極探索集污染防治與耕作制度改革、水肥管理等於一體的可持續的種養模式及配套技術體系;加強農機農藝結合,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精準化施肥等控源節能減排及低碳農業技術,推進畜禽糞便等有機物的資源化、循環化利用。在主要經濟作物優勢區域大力推行綠色防控,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國蔬菜、水果、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面達到播種面積的50%以上,綠色防控實施區域內化學農藥使用量消減20%以上。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一行調研甘肅省農墾苜蓿産業
· 農業部近日印發《油菜機械化生産技術指導意見》
· 農業部發佈6月份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信息
· 農業部副部長:從源頭上提高乳品質量安全水平
· 農業部監測:28種蔬菜平均價格比昨天上升0.3%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