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韋森特"將登陸廣東 中央氣象臺發颱風橙色預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23日 20時35分   來源:氣象局網站

    今年第8號颱風“韋森特”目前距離廣東越來越近,並且強度還在不斷加強。受其影響,今天白天,廣東中東部沿海、海南東部沿海以及福建南部沿海已經出現7級以上瞬時大風,部分地區出現降雨。預計“韋森特”將在今夜到明天上午登陸廣東,華南大部地區將出現狂風暴雨,中央氣象臺已經發佈了颱風橙色預警和暴雨黃色預警。

    據中央氣象臺監測,今年第8號颱風“韋森特”(Vicente)的中心23日17時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大約26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北緯20.8度,東經114.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38米/秒),最低氣壓955百帕。

    預計,“韋森特”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于23日夜間到24日上午在廣東深圳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

    受“韋森特”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23日20時至24日20時,南海中北部、廣東沿海、珠江口地區將有7~10級大風,陣風可達11~12級,“韋森特”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12~13級,陣風可達14~15級,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南海南部、海南沿海、瓊州海峽、北部灣東部海面將有7~8級大風,陣風可達9~10級;廣東、廣西中南部、海南、福建東部、台灣中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南部及東部沿海、廣西東南部、海南北部、福建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廣東中西部沿海局地有特大暴雨(250~300毫米)。

    除了華南地區受到“韋森特”影響出現強降雨外,未來24小時,川西高原南部、雲南西部和南部、貴州東部、湖南中西部、湖北中部、河南東部、山東東部、西藏東南部以及新疆西南部等地有大雨,局地有暴雨。上述局部地區並將有短時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而在兩股降雨的包圍下,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等地的高溫天氣還是比較頑固,未來三天,上述地區仍將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局地最高溫度可達37℃。(來源:中央氣象臺 責任編輯:孔岩)

    【氣象科普】

颱風的定義及防禦

    颱風(typhoon)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強熱帶氣旋(風速超過32.6米/秒)。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強熱帶氣旋稱為颶風,也就是説在中國、菲律賓、日本一帶叫颱風,在美國一帶則稱颶風。

    為便於應用和對外服務,有時把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統稱為“颱風”。颱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

    颱風編號是標記和識別颱風的方法之一。我國從1959年起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4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的熱帶氣旋(熱帶風暴及以上強度)每年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70年代後期以來,編號範圍擴大為東經150度以西。目前編號範圍擴大為東經180度以西。

    颱風編號也就是較強熱帶氣旋的編號(不含熱帶低壓和擾動)。人們之所以要對熱帶氣旋進行編號,一方面是因為一個熱帶氣旋常持續一週以上,在大洋上同時可能出現幾個熱帶氣旋,有了序號,就不會混淆;另一方面是由於對熱帶氣旋的命名、定義、分類方法以及對中心位置的測定,因不同國家、不同方法互有差異,即使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氣象臺之間也不完全一樣,因而,常常引起各種誤會,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亂。

    颱風防禦:加強颱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輕颱風災害的重要的措施。對颱風的探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在衛星雲圖上,能清晰地看見颱風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可以確定颱風中心的位置,估計颱風強度,監測颱風移動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風暴雨出現的地區等,對防止和減輕颱風災害起著關鍵作用。當颱風到達近海時,還可用雷達監測颱風動向。建立城市的預警系統,提高應急能力,建立應急響應機制。還有氣象臺的預報員,根據所得到的各種資料,分析颱風的動向,登陸的地點和時間,及時發佈颱風預警,通過電視,廣播等媒介為公眾服務,讓沿海漁船及時避風回港,同時為各級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發佈颱風預報或緊報是減輕颱風災害的重要措施。

    暴雨及其防範應對

    暴雨是指降水強度很大的雨,常在積雨雲中形成。氣象上規定,每小時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49.9毫米之間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但由於各地降水和地形特點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澇的標準也有所不同。在業務實踐中,又可按照發生和影響範圍的大小將暴雨劃分為:局地暴雨、區域性暴雨、大範圍暴雨、特大範圍暴雨。

    局地暴雨歷時僅幾個小時或幾十個小時左右,一般會影響幾十至幾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較輕。但當降雨強度極大時,也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區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續3~7天,影響範圍可達10~20萬平方千米或更大,災情為一般,但有時因降雨強度極強,可能造成區域性的嚴重暴雨洪澇災害。

    特大範圍暴雨歷時最長,一般都是多個地區內連續多次暴雨組合,降雨可斷斷續續地持續1~3個月左右,雨帶長時期維持。 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於一些地勢低窪、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災害。

    強對流天氣主要是指雷雨大風、冰雹、龍卷風、颮線和短時強降水等災害性天氣,強對流系統水平尺度小,生命史短;強對流天氣突發性強,破壞力大。

    雷雨大風是局部天氣突然變化現象,它到來時,烏雲滾滾,電閃雷鳴,狂風夾著強降水,有時伴隨有冰雹、呼嘯而過,風力可達6級以上。它涉及的範圍只有幾公里至幾十公里。雷雨大風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發生。

    冰雹是從雷雨雲中降落的、堅硬的球狀、錐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降水。常見的冰雹大小如豆粒,大的有像鴿蛋那麼大,甚至如雞蛋大或超過雞蛋大。一般遭遇冰雹天氣時,還伴有雷雨大風,這個時候最好躲在建築物裏,關好門窗,不要接聽電話。如果在戶外,不要在電線桿、大樹下躲避冰雹,可把木板、筐一類木制器具頂在頭上,以防止被冰雹砸傷。切記不要站在高樓、大樹、廣告牌下。

    城市內澇及其防範

    城市內澇是指由於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産生積水災害的現象。造成內澇的客觀原因是降雨強度大,範圍集中。降雨特別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積水,降雨強度比較大、時間比較長也有可能形成積水。

    包括把公園、停車場、運動場等地設計得比其他地方低一點,暴雨時把水暫時存在這裡,就不會影響正常的交通,例如挪威,市區修得不是很整齊,他們的做法是多在市區建設綠地,發揮綠地的滲水功能,進行雨水量平衡,實現防災減災的作用。一些國家還建設有一些暫時儲水的調節池,等下完雨再進行二次排水。我們在實踐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建立多層監管體系:一是設計行業需依照規範做事,規範必須嚴謹且有前瞻性,“有遠慮則無近憂”;二是加強市場監管,既要保障投資走向和可持續性,又要確定保險公司的責任;三是制定配套法律和有約束力的城市規劃,落實財政投入,設定建設和改善的時間表,如此可以依法依規劃行政問責,取得實效。

    強對流天氣及其次生災害

    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多輪強對流天氣過程,並引發部分地區出現山體滑坡、地陷、泥石流、龍卷風等次生、衍生災害。造成大範圍強對流天氣的原因是什麼?面對強對流天氣引發的次生災害,我們又該如何加強防禦?

    中央氣象臺有關專家表示,近期我國的強對流天氣主要發生在江南和華南。主要原因是江南和華南地區正值春夏之交的時節,這也是我國冬、夏季風轉換的時期,南方暖濕氣流逐漸加強,北方冷空氣仍有很強的勢力,江南和華南正好位於冷暖氣流交鋒最頻繁的區域,因此特別容易發生強對流天氣。

    由於太陽輻射的加強使得天氣越來越暖,加之南方送來的暖濕氣流攜帶有大量的水汽和熱量,因此大氣中很容易積蓄能量。當北方冷空氣以適當的方式侵入暖濕氣團時,各類強對流天氣系統便會在部分地區形成,使空氣中積蓄的水汽和能量在短時間內得到釋放,於是形成了諸如強雷電、短時的暴雨和大風甚至冰雹和龍卷風這些強對流天氣。此外,由於今年的暖濕氣流是近年來同期比較活躍和強盛的,因此這段時間南方的強對流天氣多次出現,並引發了部分次生災害。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後,常常誘發出一連串其他災害的發生,這種現象叫災害鏈。災害鏈中最早發生起作用的災害稱為原生災害;而由原生災害所誘導出來的災害則稱為次生災害。有時,次生災害所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比原生災害還要大。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專業氣象室副主任趙魯強表示,一般來説,隨著強對流天氣而出現次生災害的頻率較高,不同的災種所集中發生的地區也不同,且與當地的地形地貌有關,例如山體滑坡、泥石流多出現在山區,地陷多出現在平原地區。

    趙魯強説,科學防禦強對流天氣引發的次生災害,需要加強預報預警能力,公眾要主動地了解、學習相關的氣象科普知識,一旦遇到災害發生,要懂得應對的措施,用最多的信息量來武裝自己,從而避免遭受到次生災害。

 
 
 相關鏈結
· "韋森特"逼近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佈橙色海浪警報
· 交通運輸部部署防範今年第8號熱帶風暴"韋森特"
· 羅保銘蔣定之就防禦強熱帶風暴“韋森特”作指示
· 氣象局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應對熱帶風暴“韋森特”
· 國家防總進一步部署熱帶風暴“韋森特”防禦工作
· “韋森特”今夜或登陸粵西 廣東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