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全國“礦山復綠”行動部署現場會在江蘇省鎮江市召開。該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集中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到2015年,使“三區兩線”即重要自然保護區、景觀區、居民居住區的周邊,重要交通沿線、河流湖泊直觀可視範圍,周邊範圍內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全國礦山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出席會議並講話。他要求,切實完成“礦山復綠”行動的目標任務,確保實施效果。江蘇省副省長徐鳴致辭。
汪民指出,實施“礦山復綠”行動,全面改善礦區環境是貫徹落實中央領導批示精神、加強礦政管理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我國礦山地質環境存在大量歷史遺留問題,影響礦業可持續發展。“礦山復綠”行動將工作重點確定為“三區兩線”,目的就是通過專項活動,全面恢復人們日常可視範圍內的礦山環境,同時對各類礦山開發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制定規劃,明確任務,落實責任,限期治理,全面恢復。通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障和促進礦業可持續發展,是以資源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汪民要求抓住重點,切實完成“礦山復綠”行動的目標任務。一要以健全完善保證金制度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目前,除陜西外,全國30個省(區、市)均已建立並實施了保證金制度,但在保證金制度建設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企業“只繳不治”,政府“只收不返”,個別地區甚至違反了保證金“企業所有、政府監管、專款專用”的原則。各地要結合“礦山復綠”行動,進一步完善保證金制度,建立企業經濟責任機制。要明確保證金的定位和基本要求,即保證金屬於企業所有,專戶專存,專款專用,政府監管;繳存額度不應低於治理恢復需要。目前,全國還有21%的礦山沒有繳納保證金,54%的保證金尚未繳存到位,在今年底前要基本實現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覆蓋全礦種、全礦山,做到應繳盡繳。就全國而言,目前保證金繳納標準總體偏低,大多低於恢復治理實際所需資金,企業缺乏及時主動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自覺性。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和工作推進力度,逐步提高保證金繳納標準及返還使用率,督促採礦權人及時履行恢復治理的義務。目前保證金返還與利用的資金量只有25%,各地要進一步探索保證金返還利用新機制,加強保證金返還利用力度,確保順利完成 “礦山復綠”行動。
二要以新機制為突破,加大治理投入。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多,治理難度大,僅靠各級財政投入遠遠不能滿足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需要。在“礦山復綠”行動推進過程中,各地可在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面多做有益探索,積極研究出臺土地、礦産、財稅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治理,建立“政府出資引導、優惠政策扶持、社會資金參與”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新機制。以構建新機制為突破,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礦山復綠”行動目標的實現。
汪民強調,要加強監督,確保實現“礦山復綠”行動的實施效果。為確保行動目標的實現,國土資源部設立專項行動辦公室,建立定期檢查、通報制度以及獎勵機制,對措施得力、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的省份,將在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礦産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綠色礦山建設等項目安排中予以重點支持。
徐鳴在致辭中表示,江蘇省將堅持環保優先、節約優先的方針,切實轉變發展方式,認真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努力推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再上新臺階。
會上,部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宣讀了《全國“礦山復綠”行動方案》,江蘇、湖南、安徽等省國土資源廳和鎮江、黃石、石嘴山等市政府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相關工作經驗。部相關司局、直屬單位負責人,全國各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國土資源系統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