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外貿企業的日子普遍不好過,整個行業遭遇的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直到6月底,進出口同比才浮出水面,由負增長變成正增長。進入7月,正增長態勢得以繼續。
省商務廳最新公佈,前7月,全省累計進出口3073.6億美元,同比增長0.7%,其中出口1812.7億美元,增長2.7%。省商務廳廳長馬明龍評點,“在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外部需求持續低迷,外貿發展形勢嚴峻複雜的形勢下,江蘇省外貿能夠保持這種穩定增長態勢,著實來之不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國內外大環境下,江蘇省的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
外貿結構優化,主要表現為“五個快於”:蘇北進出口增長29.3%,增速分別比蘇南、蘇中快29.5和33.3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增長快於傳統市場,對俄羅斯、巴西出口分別增長25.7%、15.2%,對非洲、拉美出口均增長14.1%,增速明顯快於對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20.8%,增速比外資企業快25.4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2.3%,增速比加工貿易高出8個百分點;服務貿易增長57.4%,佔貨物貿易進出口的8.7%,比去年同期上升3.1個百分點。
聚焦逆境下的閃光點,背後都有非同尋常的經歷和故事。
記者在總投資32億元的徐工集團大噸位裝載機基地看到,這裡擁有我國裝載機行業諸多最先進的設施和裝備,如負責焊接的30個機器人,世界最長最先進的積放鏈,長達1.1萬米,將地面物流變成了空間零部件轉運。解説員説,裝載機是徐工集團出口主要産品,年産4萬多臺。不久前研發的12噸裝載機,抓鬥每抓一下就是12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裝載機。依靠持續投入創新,構建國際營銷網絡,徐工集團前7月完成出口7.88億美元,接近去年出口的七成。
正是徐工集團、江蘇協鑫硅材料、布蘭肯(徐州)技術設備製造這樣一批龍頭企業的支撐和帶動,徐州市外貿增速力拔全省頭籌,1-7月,進出口、出口同比增速分別達到79.5%和117.7%。
位於宿遷市的江蘇雙星新材,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果斷投資3億元和一家德國公司合作,成功開發出國際領先的設備,生産功能性聚酯新材料。記者現場看到,從這台機器上“吐出”的透明薄膜,寬幅達到了8.7米。公司人士介紹,目前這種新品的年産能已達38萬噸,居全國同行之首。1-7月,已完成出口3000萬美元。
迎戰困難,企業盡展所長,政府及相關部門熱情相助:
決策機構見事早、行動快,應對形勢新變化。省政府把《關於進一步穩定外貿增長促進外經貿轉型升級的意見》作為今年1號文件,給外貿企業送上“及時雨”。截至7月底,已下撥商務發展促進資金15.3億元,撥付力度在兄弟省市中最大、撥付速度在歷年中最快。6月初,江蘇省召開對外開放工作會議,對全省外經貿發展做出全面部署。
6月份以來,省商務廳等相關部門組成專門工作小組,分赴各市開展服務督查,給企業現場辦公。目前蘇南五市新一輪服務督查已經結束。幫助企業搶訂單,各級商務部門各顯其能。今年以來,全省共組織75次境內外展會,同比增長20%。常熟市加強與重點外資企業總部的聯絡,通過協商增資等方式,新增5億美元企業總部訂單。
海關、檢驗檢疫、國稅、財政、人行等相關部門也紛紛出實招,為外貿企業解難題、促進貿易便利化。
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一直是全國海關改革創新“試驗田”。繼去年12月對園區進出口貨物全部實現分類通關後,今年4月,又在全國率先開展“兩單一審”的通關改革試點,5月,與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作試行通關單電子放行。每一次改革創新,都給企業帶來了實惠。僅“兩單一審”,海關對進出綜合保稅區貨物的審核時間就縮短了一半,報關單數量削減四分之一。
百得(蘇州)是全球最大的專業電動工具生産和出口企業。公司全球製造副總裁鄒晴介紹,這裡每天出貨約300萬美元,通關耽擱一天就要增加300萬美元流動資金。蘇州檢驗檢疫局改貨物監管為流程監管,貨物發運上海的時間從幾天縮短到1天。與此同時,檢驗檢疫部門還在蘇州信息産品檢測中心專門建立百得工作室,為企業的生産關鍵環節提供技術支持。1-6月,百得(蘇州)實現出口3億多美元,同比增長45%。
從“負”到“正”,江蘇外貿實現了總體平穩運行。但未來世界經濟依然陰晴難料,江蘇省外貿企穩回升的“拐點”尚未出現。在專家稱為“非常而又特殊時期”的今年後5個月,確保打贏外貿“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硬仗,必須努力攻克更多頑固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