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專訪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19日 15時25分   來源:氣象局網站

    最近十年,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黨和政府對氣象工作的關心和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和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氣象工作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的作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最近十年,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有哪些奪目亮點和顯著成就?有哪些寶貴經驗和深刻啟示?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

    我國氣象事業發展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

    記者:近些年來,氣象工作面臨的形勢怎麼樣,發生了哪些主要變化?

    鄭國光:最近十年,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黨和政府對氣象工作的關心和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和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氣象工作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的作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面對新任務新需求,面對極端氣象災害多發、頻發、重發的嚴峻考驗,中國氣象局黨組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和世界發展大勢,團結帶領各級氣象幹部職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大幅提升公共氣象服務能力,在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開發和利用氣候資源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成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有力支撐,在我國氣象事業發展歷史進程中譜寫了新篇章。

    回顧過去五年的歷程,我們深深感到,氣象工作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發言權得到根本性提高,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面貌、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面貌、氣象臺站的面貌和氣象人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取得了重大成果,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

    公共氣象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全福祉的效益更加突出

    記者:氣象事業發展確實亮點不少,您認為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什麼?

    鄭國光:氣象事業發展歷程告訴我們,氣象服務是立業之本。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公共氣象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全福祉的效益更加突出。五年來,“莫拉克”超強颱風、南方低溫雨雪冰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北京“7·21”特大暴雨等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氣象保障服務取得重大勝利。全國因氣象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較上個五年減少了近2000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佔GDP的比例由1.22%降低到0.91%,標誌著我國氣象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國慶60週年慶典、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西安世園會、深圳大運會等重大活動和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氣象保障取得圓滿成功。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卓有成效,對糧食減災保産、實現“八連增”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基層氣象部門發揮公共氣象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的重要切入點。

    氣象服務在防災減災抗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國防建設中的地位更加突顯、作用更加重要、影響更加突出。中國特色氣象服務已經在國際氣象界顯示獨特優勢。

    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成效更加顯著

    記者:公共氣象服務能力得到提高,主要措施是什麼?

    鄭國光:發展現代氣象業務是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的根本途徑。五年來,我們強調並充分發揮公共氣象服務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預報預測業務的核心作用,充分發揮綜合氣象觀測業務的基礎作用,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成效更加顯著。

    我們加快構建由全球和區域模式預報系統、集合預報系統、專業數值預報系統組成的較為完整的數值預報體系,建立了颱風、暴雨、強對流、寒潮、高溫等災害性天氣實時監測、短時臨近和短期預報預警業務,著力提高氣象預測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暴雨預報準確率、晴雨預報準確率、颱風路徑預報水平、汛期降水氣候預測準確率、月氣候預測準確率等均得到明顯提高,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各級黨委政府氣象防災減災提供了堅實的決策依據。

    截至目前,累計完成覆蓋全國85%以上鄉鎮的33000多個自動氣象站。建成了由172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組成的觀測網。風雲系列氣象衛星資料及産品用戶已超過2500家、遍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1部法律、3部行政法規、23部部門規章以及155部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組成的氣象法規體系。中國氣象局先後與27個省(區、市)人民政府、25個國務院部委和大型企業、19所高校簽署合作協議,還與20多個國家簽訂了氣象科技合作協議。

    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最強大動力是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

    記者:回顧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取得了重大成果。您認為有哪些經驗值得繼承和發展?

    鄭國光:我認為至少有以下這些基本經驗值得我們繼承和發展: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最根本的保證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最鮮明的特點是大力推進科學發展,最突出的標誌是始終堅持公共氣象服務發展方向,最顯著的特徵是始終堅持氣象現代化建設,最強大的動力是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

    我想特別強調一下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本身就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結果。五年來,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之所以能夠抓住並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之所以能夠辦成一系列大事、辦好一系列好事、辦妥一系列難事,將中國特色氣象事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氣象發展思路、發展途徑。

    我們加快推進公共氣象服務改革,深入推進現代天氣業務、氣候業務、觀測業務、基礎資料、技術裝備保障等業務改革,繼續深化氣象科技體制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穩妥推進基層氣象機構綜合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極大地推動了氣象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潮中,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各界共同關心、大力支持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氣象工作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使氣象工作充滿了勃勃生機和活力。

    中國特色氣象發展道路已經開闢,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目標十分明確。我們將要建設的氣象現代化,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提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安全、人民群眾安全福祉氣象保障水平的發展過程,是不斷增強氣象綜合實力、氣象創新活力、氣象國際影響力的歷史進程。

    新形勢下,氣象現代化內涵更豐富、要求更全面、領域更寬廣、任務更艱巨。努力實現氣象現代化,最為關鍵的是要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充分運用現代科技,著力推進氣象工作政府化、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建立與氣象現代化體系相適應的新型事業結構。

    我們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舉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如既往地擔當起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歷史責任,推動中國特色氣象事業進入新階段,邁上新臺階,取得新進展。

 
 
 相關鏈結
· 張慶黎張慶偉在石家莊會見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
· 氣象局長鄭國光:加強極端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
· 氣象局長鄭國光就學習胡錦濤講話精神提四點要求
· 鄭國光到北京市氣象局指導暴雨預報預警服務工作
· 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為氣科院2012年研究生授予學位
· 鄭國光率氣象局黨組中心組調研中國測繪創新基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