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拉薩隆重召開全國工信系統産業援藏工作會議,深入貫徹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議精神,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共同推進西藏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合作協議》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支持西藏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跨越式發展的意見》所提出的戰略部署和具體任務,進一步推進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産業援藏工作。西藏自治區書記陳全國、主席白瑪赤林全程參加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做重要講話。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對口援藏省市、西藏受援地區、企業代表,共約200人參加了會議。
苗圩在講話中強調,西藏是國家重要的西南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重要的高原特色農産品基地,做好産業援藏工作是中央西藏工作總體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西藏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西藏新型工業化進程的迫切需要,對實現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
苗圩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産業援藏工作,從項目安排、資金投入、人才援助、成果提供等多方面給予西藏全力支持。一是項目和經費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為西藏地區積極落實各項項目資金,協調推動中國黃金集團開發的甲瑪銅多金屬礦、華新水泥在西藏興建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中冶集團組建華夏公司開發鉛鋅礦等項目建設。二是産業援藏工作機制基本形成。2010年10月,在林芝召開全國工信系統援藏工作座談會,與自治區政府簽署《共同推進西藏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合作協議》。日前,發佈《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支持西藏工業和信息化跨越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培育特色優勢産業、推進通信業和信息化發展等9大任務和具體措施。三是人才援藏工作取得明顯進展。選派幹部到西藏工業和信息化廳和西藏通信管理局交流任職,協調部屬高校逐年增加少數民族預科班和內地西藏高中畢業班招生計劃。
苗圩提出,當前西藏正處於歷史上發展與穩定的最好時期,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西藏工作的總體部署,全力推動西藏工業和信息化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是堅持不懈地推進中國特色、西藏特點新型工業化道路。牢牢把握科學發展的主題,緊緊圍繞轉變發展方式的主線,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前提,立足自身基礎和市場需求變化,在做大工業總量的同時,注重提高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符合西藏本地實際情況的新型工業化路子。二是加快推進特色優勢産業發展。進一步突出特色優勢産業改造升級,有序開發優勢礦産資源,積極推進藏藥産業化,大力發展農畜産品加工和高原特色食品加工業,不斷壯大民族手工業,適度發展新型建材業,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步伐。三是積極培育和發展中小企業。把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作為支援西藏産業建設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大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專項資金向西藏傾斜力度,支持西藏中小企業及小型微型企業技術改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信息化、企業家培養項目。四是積極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支持西藏企業深化信息技術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生産控制、産品研發、市場營銷等環節的融合。支持西藏開展“兩化”融合相關試點示範工作,提升黨政部門和社會領域信息化水平。五是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建設新藏幹線光纜,完善川藏、青藏、滇藏等幹線光纜。積極實施邊境地區通信工程,擴大邊境地區通信網絡覆蓋範圍。六是著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鼓勵部屬高校與西藏共同推進工業行業急需人才、信息化專業人才、通信管理及無線電管理專業人才工作培育。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對西藏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進一步完善幹部援藏工作機制,繼續選派優秀幹部援藏。
苗圩強調,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自覺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進一步增強做好産業援藏工作的責任感,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促進重大項目開發及專項資金落實、推動産業園區合作共建,在産業援藏方面取得更大實效。
會上,17個對口援藏省市與西藏受援地區簽署了對口援藏合作協議;江蘇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管委會與拉薩柳悟新區管委會、哈爾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仁布工業園區簽訂了園區合作協議。河北新奧集團(西藏新奧公司)與那曲物流中心簽訂了投資項目協議、西藏太陽光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運銀實業有限公司及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車事業部簽訂了太陽能電動汽車及新能源特種車戰略合作協議,兩個項目總投資共約23億元,項目達産後可實現利稅11億元,將帶動上千人就業。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向西藏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物資捐贈儀式,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白瑪赤林、副主席董明俊等領導出席了捐贈儀式,此次捐贈活動得到了有關企業的大力援助,向西藏工信系統捐贈了臺式電腦、打印機及業務車輛,用於全區工信系統能力提升。
此次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為建立援藏工作長效機制、開創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援藏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後,苗圩帶隊去看望慰問了自治區工信廳和通管局幹部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