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介紹《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 郭衛民]: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2012年9月6號,國務院批復了《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情況,我們今天很高興請來了廣東省和國家發改委相關部門的領導,請他們向大家介紹《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們關注的問題。出席今天發佈會的廣東方面的領導有: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先生,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先生,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丁紅都先生,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也出席了發佈會。下面先請朱小丹省長做介紹。
[廣東省省長 朱小丹]: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有機會將國務院剛剛批准的《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有關情況向大家作個介紹。這個規劃是國家發改委親自主持制定的,在這裡,我想首先對國家發改委以及國家有關部門對南沙開發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也對今天到會的各媒體的記者朋友們,對你們關心南沙新區的開發建設也表示衷心感謝。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介紹情況
南沙地處珠三角地區的心臟地帶,毗鄰港澳,基礎條件優越,發展前景很好。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將南沙新區開發列為粵港澳合作重大項目。歷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廣州南沙的開發建設。今年5月,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又將廣州南沙新區列為廣東轉型升級的六個重大平臺之首,寫入省黨代會報告。今年9月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規劃》。這是繼《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之後,國家為推動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我省特別是南沙改革發展的深切關懷和殷切希望,是廣州南沙開發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南沙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對於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引領珠三角乃至廣東轉型升級、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規劃》,南沙新區發展總的戰略定位是:立足廣州、依託珠三角、連接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建設成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範、以生産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産業新高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試驗區,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這段話是對南沙新區的一個總體定位。國務院批准《規劃》的規劃期是2012至2025年,在整個建設期中《規劃》也規定開發建設分為兩個階段進行,而且明確了這兩個階段具體的發展目標。第一階段是從現在到2015年,第二個階段是2016年到2025年,關於這兩個階段具體的發展目標,一會兒范司長也會談到,因為《規劃》國家發改委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做了大量的科學論證,提出了非常明確的階段性的發展目標。
圍繞南沙新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規劃》從金融、與港澳往來便利化、擴大對外開放、財稅、土地管理、海洋管理、社會事業與管理服務等方面賦予南沙新區多項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在規劃當中直接賦予國家一級的扶持和優惠政策,這些政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圍繞打造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功能定位,賦予南沙新區多項與港澳密切人員往來的便利化政策,同意增加南沙新區粵港澳直通車指標數量,允許港澳地區的建設、醫療等服務機構和執業人員持港澳地區許可(授權)機構頒發的證書,經備案或許可後在南沙新區開展相應業務。也就是説這個政策是非常有利於推進我們當前正在全面實施的粵港澳的服務貿易自由化。
二是圍繞打造以生産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産業新高地功能定位,支持建設南沙粵港澳數據服務試驗區,允許在南沙新區試點開展離岸數據服務;支持南沙新區在內地金融業逐步擴大對港澳開放的過程中先行先試,開展金融業綜合經營、外匯管理等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支持在南沙新區新設金融機構,開辦期貨交易、信用保險、融資租賃等業務;鼓勵和支持南沙新區開展國際教育合作試驗,探索創新內地與港澳及國際知名高校合作辦學模式,在自主招生、課程設置、學位授予等方面給予更大的自主權。也就是説南沙主要經濟結構將是依託著珠三角現在比較發達的製造業技術,尤其是先進性製造業技術大力發展世界服務業。我們將來跟港澳的合作可能逐步會從加工貿易轉向服務業領域的合作,尤其是生産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的合作,在這方面國家給予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持。
三是圍繞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功能定位,支持南沙新區建設粵港澳口岸通關合作示範區,簡化南沙港區與香港葵涌碼頭船舶進出境手續,建設整車進口口岸;允許在南沙新區辦理港澳地區航運公司所屬船舶的船舶登記;對外籍高層次人才給予居留便利,制定放寬免稅居留期限、往來便利化等優惠政策。
四是圍繞打造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試驗區功能定位,賦予南沙新區開展國家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的政策。我們這是一個立足於密切粵港澳經濟合作的新平臺、新高地,同時也借助南沙新區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的示範作用,來探索我們在社會管理體制方面改革的路子,包括積極借鑒港澳的一些可供我們參考的好經驗和做法。
五是圍繞建設我國新型城市化典範,推進行政管理、土地管理和海洋管理等政策方面,支持南沙新區積極探索。除了這些政策之外,在組織協調機制方面,建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務院有關部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東省、廣州市等各方參加的協調機制,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
下一步,廣東將牢牢把握《規劃》出臺的歷史機遇,按照國務院批復要求,緊緊圍繞《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堅持“科學開發、從容建設”理念,以深化與港澳全面合作為主線,以生態、宜居、可持續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合作為動力,高起點、高標準統籌推進規劃實施,著力強化組織領導,強化任務落實,強化政策支持,強化區域聯動,強化法制保障,強化督促檢查,全面落實《規劃》的各項任務,把南沙新區真正建設成為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的國家級新區,為全面推動珠三角轉型發展、促進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構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發揮更大作用。
廣州南沙新區開發建設前景是非常美好的。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央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當然離不開港澳同胞的共同參與,南沙新區一定能建設成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我們也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們多關注南沙的開發建設,雖然它現在還處在起步階段,多支持南沙的開發建設,也歡迎大家方便的時候到南沙去看一看。謝謝大家!
[主持人 郭衛民]: 下面請國家發改委范恒山司長做一簡要介紹。
[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司長 范恒山]: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很高興有機會出席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的新聞發佈會,借此機會,我要向長期關心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和廣州南沙新區建設的你們表示衷心感謝。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介紹情況
廣州南沙新區是國家為了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提升東部沿海地區科學發展水平而設立的重要的國家級新區,承擔著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推動珠三角發展轉型、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的重大使命。廣州南沙新區的規劃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又一重大的戰略舉措,必將對構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格局、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産生深遠影響。
規劃建設廣州南沙新區是國家站在戰略高度,經過深思熟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廣州南沙新區地理位置優越,發展空間廣闊、生態環境良好、基礎設施完善、現代産業體系基礎較好,應該説比較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具備在各個方面與港澳等地區全面合作的綜合優勢,推進廣州南沙新區的建設具有全局意義。正因為此,國務院批復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港澳(2008-2020)》和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都對廣州南沙新區的發展提出明確的整體要求。根據國務院的部署,從去年9月份以來,在深入開展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啟動了《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經過一年的努力,國務院於今年9月6號正式批復實施《規劃》。
國務院要求,廣州南沙新區要建設成為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規劃》提出圍繞這一戰略目標,堅持“科學開發、從容建設”的理念,全面紮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經過10年和更長一段時間的努力,廣州南沙新區要打造成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範、以生産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産業新高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試驗區。
建設廣州南沙新區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應當精心謀劃、銳意開拓,確保實現既定的目標,取得各方面期許的成效。我們認為,南沙新區的活力在於大膽創新,只有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勇於破除發展的瓶頸,爭創體制機制的優勢,才能增強發展的動力;南沙新區的生命力在於開放合作,只有深化合作、進一步擴大開放,才能實現資源要素的高效集聚和優化配置,有效提高集聚輻射能力;南沙新區的競爭力在於錯位發展,只有錯位發展,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實現與周邊區域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為此,下一步應當特別重視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規劃引領指導。在發展規劃統領下,抓緊編制相關的專項規劃,進一步制定《規劃》具體實施意見,細化操作措施,按照既定發展目標和節點要求有序推進廣州南沙新區建設。二是細化落實支持政策。抓緊制定實施細則,推動《規劃》已經明確的金融、土地、海洋管理、與港澳往來便利化、社會管理等支持政策儘快落地實施。同時,按照功能定位和産業發展方向,研究制定支持廣州南沙新區發展的財稅優惠等方面政策。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按照國務院要求,抓緊建立由各方面參與的協調機制,並完善工作機構,明確工作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形成上下聯動的強大合力。四是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用好用活先行先試權利,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創新,加快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適應的營商環境和法治環境。五是促進區域聯動發展。加強與廣州中心城區和周邊區域的協同發展,進一步拓展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空間,促進大珠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發展,帶動內地更廣大區域參與全球競爭合作。六是突出加強與港澳合作。加快共建優質生活圈、強化基礎設施銜接、促進産業分工協作、推進公共服務合作、加強營商環境對接,形成粵港澳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國家發改委作為《規劃》的主要編制單位和協調機制的牽頭單位,在廣州南沙新區開發建設中擔負著重要職責,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廣州南沙新區建設,會同中央有關部門和廣東省、廣州市在政策細化與實施、産業佈局與項目審核方面給予積極支持,並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把國務院批復貫徹好、把《規劃》落實好。我們相信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廣東省和廣州市的強力推動下,廣州南沙新區一定能夠按目標建成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的國家級新區。謝謝大家。
[主持人 郭衛民]: 謝謝范恒山司長。下面請陳建華市長作介紹。
[廣州市市長 陳建華]: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廣州經濟社會建設的關心和支持。由國家發改委主持修編,廣東省委、省政府悉心指導的《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于9月6日由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了!這是國家深化粵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廣東省推進區域合作、廣州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戰略支撐。剛才,國家發改委范恒山司長對《發展規劃》作了詳細介紹,朱小丹省長作了精彩解讀。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和廣東的省會城市,廣州市人民政府作為南沙新區的建設主體,將嚴格遵照國家和省的指示及要求,把《發展規劃》的貫徹實施列為廣州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重中之重,舉全市之力做好實施工作,將南沙新區打造成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偉大作品。具體抓好“四個堅持”:
一是堅持“科學開發,從容建設”。廣州將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礎、十年現新城”的步驟,統籌規劃,分期實施,重點突破,整體推進。計劃先用3年左右的時間,夯實城市基礎、産業基礎、人才基礎、服務基礎、生態基礎和環境基礎。
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介紹情況
二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在城市功能佈局方面,將借鑒國際先進城市規劃理念和建設標準,科學確定開發邊界和開發強度,構建集約有序的城市空間。在産業發展方面,將積極探索發展新興産業和新型業態,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提升南沙新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和核心競爭優勢。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重點提升大珠三角交通樞紐地位,加強南沙新區與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群的聯結,著力構建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體系。在發展環境方面,將加快對接港澳,營造有利於南沙發展的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管理服務方面,將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切入點,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堅持“立足當前,完善配套”。一要繼續做好配套政策的設置及報批工作,爭取國家支持南沙新區開發建設的一攬子政策。二要完善南沙新區規劃體系,以《發展規劃》為綱,修改完善南沙新區城市總體規劃、核心明珠灣區規劃、起步區規劃,同步推進交通、人口、産業、與港澳合作、生態等專項規劃編制,儘快形成最終成果。三要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全年計劃安排的21項戰略性基礎設施項目按時完成。四要拓寬招商領域與渠道,重點引進一批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項目。五要優化南沙新區管理機構,建立適應南沙新區發展的行政架構和審批模式。
四是堅持“目標管理,特事特辦”。南沙新區開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每項工作都要明確責任人、牽頭部門和時間節點,嚴格實行目標管理,加強督促檢查,逐項推進落實。市發改部門要緊密銜接國家和省相關部門,及時跟蹤分析、考核評估和通報《發展規劃》的實施情況。要為南沙新區開闢“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重大問題由市委市政府協調解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國家級南沙新區的建設必定能對粵港澳長期繁榮與穩定,為促進大珠三角的一體化,構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發揮獨特的作用。南沙新區建設任重而道遠,希望大家共同來參與。在這裡承載著我們許多的光榮與夢想,我們共同期待。謝謝各位!
[主持人 郭衛民]: 謝謝。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時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為了使大家有多一些提問的機會,不安排交互傳譯。下面開始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們知道在1990年的時候,南沙已經被廣東省列為經濟開放開發區,但是這20多年過去了,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前不久又被列為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我想知道,廣東省以後將會對這一個新的南沙新區有哪些政策支持?謝謝。
[朱小丹]: 歷屆省委省政府對南沙的開發建設高度重視,作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南沙,這些年的發展還是很快的,包括港口的建設和産業的發展。比如在南沙建立起我們國家第三大造船基地,建立起我們自己的汽車製造基地,還有核電裝備基地,等等。但是,國務院批復的《規劃》為南沙的開發描繪了一個更加宏偉的藍圖。更重要的是把南沙從一個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的一個涉及粵港澳合作的示範區,整個南沙的定位大大提升了。這是南沙的大事、廣州的大事、廣東的大事,也是粵港澳合作的大事,不光廣州要全力以赴推進南沙的建設,省政府也將全力給予多方面的支持。
這些支持大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凡是可以下放給南沙新區的省一級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一律下放,除非法律規定有些還必須掌握在省一級的,個別的除外。主要是賦予南沙新區充分的發展自主權。第二,全力支持廣州南沙新區認真貫徹落實好國家賦予南沙新區的各項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包括財稅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等。同時,我們現在已經在著手研究制定廣東省扶持南沙新區發展的配套政策,我們將會拿出一套進一步細化的和國家政策相配套的政策體系,來支持南沙的開發建設。第三,支持南沙新區在體制改革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剛才建華同志也講到,要積極學習借鑒港澳的一些先進管理經驗,要加快南沙營商環境和國際通行規則的對接,這些都涉及到管理體制的改革,包括行政體制、經濟管理體制、社會管理體制,在這些方面,我們也會形成一套配套的政策,支持南沙大膽探索、大膽創新,真正在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方面能夠走在前面,能夠做出示範。
特別是在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我們爭取在南沙形成一個新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好的典範。最後,我們考慮要把南沙新區的開發建設整體納入粵港、粵澳兩個合作框架協議,省政府將會密切和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我們將會一起共同設計和策劃粵港澳合作在南沙落地的具體項目,三地政府聯起手來,共同把南沙新區打造成為真正的粵港澳合作的一個高端平臺,尤其要把它打造成為接下來我們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的一個重要基地。我想省政府主要在這幾個方面給予支持,當然,在推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困難,省政府會同廣州市政府一起,和南沙新區一起,我們齊心協力克服各種困難,推進南沙的開發建設。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新批准的設立的南沙新區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後又一個重要的國家級新區,我的問題是問給范恒山司長的,我想問一下,國家賦予南沙新區的優惠政策方面與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相比較有什麼突破和創新,為什麼?謝謝。
[范恒山]: 感謝你的提問。新時期以來,國家陸續批准了一些服從於改革發展需要的一些功能新區,比如您剛才提到的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還有最新批准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等等。設立這些新區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服從改革開放的全局和現代化建設大局的需要,二是基於當地的比較優勢,由於國家給予各個新區的功能定位是不一樣的,基於定位不同、比較優勢不同,所以國家給予支持的重點是不一樣的。這裡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賦予他們先行先試的權利,鼓勵他們結合定位、結合發展的需要,從實際出發,開展相關的探索,包括體制機制的探索,包括推進科學發展方面的探索。
廣州南沙新區的比較優勢不一樣,所以我們對它的定位也不一樣,國家給予的支持,除了和一般功能區一樣,鼓勵它先行先試之外,我們特別重視它在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推進社會管理和科技體制創新、推進粵港澳合作等方面開展一些先行先試和一些創造性的工作,所以我們的支持也將重點圍繞這些方面來進行。剛才朱省長談到了國家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談到人員便利化的問題、貿易自由化的問題,實際上國家在這方面對南沙新區支持方面就有它自己的特點。
我想再補充幾句,關於廣州南沙新區的建設,儘管它的主體是廣東省廣州市,但是它更重要的是國家基於全局角度考慮,服從國家戰略需要設立的,所以國家的支持將是多方面的。我們將在政策上,包括金融、稅收、土地管理、海洋管理、與港澳往來便利化等方面的政策以外,我們還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一方面要加強規劃的指導,現在我們出臺的是一個總體規劃,我們還將細化規劃中一些專項要求,跟廣東省廣州市一道,來做好相關專項規劃的制定。同時我們要加強對《規劃》中所確定的任務和重點項目的指導和督促。二是我們要建立強有力的機制,來協調廣州南沙新區建設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和困難,在一些功能新區中我們有先例,但是並不多,剛才談到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都沒有從國家層面建立協調機制,但是《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一些部門和地方來組建協調機制,就是為了解決廣州南沙新區建設中可能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剛才朱省長談到,省裏將積極支持廣州南沙新區來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剛才我在發言中提到,廣州南沙新區的活力和生命力都在體制機制創新,所以從國家層面,我們也將加大支持力度,鼓勵和推動廣州南沙新區在一系列方面進行創新,比如建成高效管理機制、推進服務業的綜合改革、推進科教體制創新和科技金融融合、加快創建人才特區和優化口岸通關環境等等,在這些方面先行先試、開拓創新。謝謝。
[廣州日報記者]: 南沙將如何把《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落到實處?近期將會有哪些主要的工作措施的安排?謝謝。
[丁紅都]: 國務院批復的《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給南沙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規劃》出臺以後,我們目前認為比較要緊的是要抓八個方面的事情。一是以《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作為總的綱領,來把所有的規劃進行整合和完善,這裡的規劃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産業規劃、交通規劃、人口規劃、水利規劃、生態規劃和港澳合作這六個專題規劃,要形成一個科學的規劃體系,形成我們落實的一個指導路線。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丁紅都出席發佈會
二是要抓緊把國家、省和市給予南沙的政策變成現實的推動力,這就要細化這些政策。有的政策已經比較具體,怎麼把這些政策馬上落地;有些政策已經定了方向,如何形成一些實施細則,這是我們重點要抓的工作。
三是要強化交通設施,由於南沙處於珠三角的幾何中心,交通設施的處理非常重要,如何從區位的幾何中心變成整個區域幾何中心,我們要從這方面做文章。我們過去有一些基礎,剛才市長已經講了,我們有21項相配套的工程都正在開展過程中,這21項工程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在水陸方面,主要是南沙港的三期和江海聯運碼頭項目。在陸運方麵包括快速軌道、高快速道路、廣州中心城區和周邊區域的聯絡,這些交通體系,包括我們的疏港鐵路,地鐵4號線的延長線。在空運交通方面,我們也考慮商務機場,交通樞紐方面,已經設定了南沙三大交通樞紐——慶盛、萬頃沙、南沙港,這樣形成海陸空的交通體系。
四是謀劃好我們的産業發展,南沙的産業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下一步産業要結合《規劃》對我們的要求,重點在先進生産性服務業方面做好文章,能夠打造出一個代表廣東和國家參與世界競爭的産業高地。這裡大概是四個方面,1.用海洋經濟和智慧型經濟為主線,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2.強化與港澳的金融保險、文化創意、研發設計、航運物流、休閒旅遊這些服務業的合作。3.充分發揮我們的臨港區位優勢,加速臨港工業,比如汽車、船舶、重大裝備這些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同時我們現在也對世界500強、央企和大型民營企業在南沙的集聚做了一些工作,爭取近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舉措。
五是加強與港澳的合作,我們作為粵港澳領導小組其中的一員,省政府已經給了我們條件,利用這個平臺,我們可以參加直接的對話。另外,進行全面的對接,對接的過程我們主要做幾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二是營商環境,三是鼓勵港澳專業服務機構跟南沙之間的合作,四是公共服務領域的合作。五是抓好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南沙現在的人氣還不太旺,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國際教育、高端醫療、科技創新平臺、文化創意,也包括中小學、醫院等等的建設,我們想近期拿出一些行動。六是我們要把南沙開發建設的模式研究好、處理好,也研究了一年,現在基本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想法,主要是我們用什麼樣的融資平臺,如果把土地的開發最大限度的節約集約化,保護好南沙的生態環境。七是我們最近抓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工作,就是剛才省長説的體制機制創新、社會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時南沙新區條例的立法工作也在推進過程中。我相信在今後的兩三個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給大家更多的具體的回答。最後,非常歡迎大家到南沙去考察和指導。
[香港大公報記者]: 請問南沙位於廣州市,在南沙未來的發展中,在港澳的定位是什麼樣的呢?剛才范司長也介紹,有一些特殊的政策,就是在加強南沙地區與香港交流合作中也會出臺,您能否再展開介紹一下?謝謝。
[陳建華]: 謝謝你的提問。南沙新區的基本定位是在國家的CEPA合作框架下定的,《規劃》裏規定了一條,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的示範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南沙與港澳的發展過程中要實現錯位發展、層次分明的合作,在規劃中規定了南沙新區第一位的是要服務內地。大家知道在亞太地區,珠三角是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南沙又正好處於珠三角地理上的幾何中心,在它周邊有珠江的東岸,像東莞、深圳、香港,還有珠江的西岸,像佛山、珠海、澳門。港澳的作用如何在今後的發展中更加凸顯,像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包括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澳門更加凸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這就需要我們共同為港澳的繁榮和發展來努力。
南沙新區的定位第二點是連接港澳,南沙的定位一方面是服務內地,在珠三角的一體化進程中,在珠三角的産業轉型升級中,在珠三角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發揮作用,一方面又加強跟港澳的連接,實現優勢互補跟錯位發展。謝謝。
[范恒山]: 我就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再補充兩句。這次廣州南沙新區的一個中心定位,就是要建設成為與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所以整個《規劃》的很多內容都體現這樣一個中心的要求。特別重要的有兩點,第一,要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這個提法我們在珠三角規劃綱要中已經提到了,但是這次在南沙新區的規劃中得到了強化、實化和細化。第二,要加強同港澳的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所以,國家現在在《規劃》中已經體現的支持政策和我們還在研究深化的下一步的支持政策將緊緊圍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剛才談到包括人員便利化,實際上不僅僅是為了貿易的需要,也是為了共建優質生活圈的需要。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隨著南沙新區的建設不斷向前推進,國家在相關政策支持方面的力度將不斷加大,這裡麵包括允許南沙新區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按照國家總體戰略要求,來推出一些先行先試的措施。內容是多方面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謝謝。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 南沙規劃其中有一個重點是跟澳門和香港合作,最近香港民間對一體化有很些意見,這方面的意見會影響你們在這方面的規劃嗎?
[朱小丹]: 應該這麼看,對於粵港澳合作,在香港各個不同的階層有一些不同的反映,我估計也是很正常的。我相信廣大的香港同胞對於促進香港和內地的全面合作,多數人是持歡迎的態度。因為這是對我們兩個地方都有好處的一種選擇,香港的發展有它自己非常獨特的路徑,香港同胞經過多少年的奮鬥,確實把它打造成為一個非常燦爛、璀璨的東方明珠。但是香港要繼續發展,我想它還需要更多的腹地。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香港這麼多年的發展,是因為我們的改革開放放緩了,還是因為我們的改革開放加速了呢?假如拿數據來説話,都是不言而喻的。在CEPA的實施過程中,特別是中央政府提出,要到2015年之前基本實現內地和香港服務貿易的自由化,這就為我們粵港澳合作開闢了更加寬廣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既推動了廣東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同時也為香港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高端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這是一件互利雙贏的事情,我們也非常希望香港媒體能夠全面、客觀地評價現在通過幾個新區進一步推進的全面的粵港澳合作。我相信在多數人的支持下,這方面的合作會穩步向前邁進。謝謝。
[主持人 郭衛民]: 應該是創造一個雙贏、多贏的結果。
[上海東方衛視記者]: 在整整20年前的今天,在1992年的10月11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了上海浦東新區,經過20年的發展,上海浦東破除了上海人“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觀念,我的問題是,在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中有沒有吸取一些上海浦東新區,包括天津濱海新區的一些成功經驗?由於這個時代背景和具體的區域位置有些不同,南沙有一些怎樣的新優勢,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謝謝。
[陳建華]: 謝謝你的問題。浦東新區的建設發展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南沙新區的建設,我們將吸收國內這些新區建設,包括特區建設,也包括要很好的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地區類似這樣功能區、新區建設的經驗和教訓,所以就提出了“科學開發、從容建設”的理念。在規劃上起點要高,我們會在編制交通的規劃、生態的規劃、産業的規劃與港澳合作的規劃時,會考慮它既有江,又有海,依山面海,面向港澳的這些特點,把這些特點和學習這些成功的經驗結合起來。比如説交通,我們從南沙新區到香港是38海裏,到澳門是41海裏,中等偏快速度的船,在一個小時的時間以內可以到達,也就是説可以打造一個一小時的生活圈、工作圈,特別是臨海方面的商務、人員的往來,包括休閒、會議,許多方面都跟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有很大的不同。高起點規劃一定要從南沙的實際出發。
第二點不同,依託不同。在整個珠三角地區,到去年底,珠三角地區的生産總值是4萬億人民幣,這也是獨一無二的一個依託,我們不是很快速的要增加人口,而是要從産業結構、功能佈局的需求,來考慮今後人口的構成。也包括臨港産業這塊,南沙新區是我們國家三大船舶製造基地之一,也是臨港産業發展的一個非常好的地方。我們進港的水深可以達到22米,從2004年短短的八年時間,集裝箱的運輸今年有望可以超過或者達到1000萬標箱的水平。所以,南沙新區的發展要學習借鑒各地好的做法,同時也要把起步期建設好,我們的起步期建設是103平方公里,近期建設是33平方公里,土地指標也解決了,項目也基本落實了。我們將更多的學習先進經驗,從容建設,建設好南沙新區,不辜負大家的期望。謝謝。
[范恒山]: 我作為《規劃》的參與者,我補充兩點意見。第一,《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是在全面深入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些重要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這裡面的很多理念和提法就是這些經驗的一個表述,是包括我們建立像浦東新區、濱海新區這樣一些國家級功能新區的實踐經驗的總結。可以説,正是因為浦東新區、濱海新區等新區在實踐中取得的巨大成效,我們才繼續來推出一些國家級的功能新區,從這個意義上説,沒有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試驗的成功和取得的巨大效應,也就不會有國家級的南沙新區。第二,《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又是基於南沙新區的實際制定的,它有自己特殊的區位特點,有自己特殊的功能要求,也有自己特殊的産業體系,所以我們在《規劃》的很多方面又必須從南沙新區和周邊的實際出發,所以它是這樣一個結合體。但無論從哪個角度説,不能僅停留于《規劃》,更重要的是實踐,我們要建設好南沙新區,要達到我們《規劃》所設定的各項目標和各方面期許的效果,都必須加強對我國很多地方好的經驗的學習,也包括境外國外好的經驗的學習和借鑒。謝謝。
[陳建華]:記者問道現在面臨哪些主要困難,我們首先要把《規劃》做好,對於南沙新區發展是否又好又快,交通樞紐建設是個關鍵。隨著現在地鐵4號線的南延線和地鐵18號線,以及快速線,還有深中通道,包括輕軌建設都在謀劃中,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謝謝。
[新華社記者]:范司長您好,去年有一個統計,“十一五”以來已經出臺的區域規劃有50多個,到現在可能有60個左右了。從南沙規劃我們可以看出區域規劃對地方發展的重大意義。您能不能簡要給我們點評一下,“十一五”以來我們出臺的50、60個區域規劃的重要意義。因為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人對出臺規劃的頻率有點想法,有人説規劃上升到國家層次以後,避免一屆領導換了以後帶來的一些不必要的人走政息的麻煩。
[范恒山]: 感謝這位記者提出的問題。“十一五”以來國家加大了制定和實施區域政策的力度,具體的體現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區域戰略和規劃。據我們統計,從“十一五”到現在出臺的區域規劃和相關的政策文件超過了70個,數量之多、密集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再加上我們所管轄的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在這麼大的範圍內,怎麼樣體現各個地方的實際,就得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區域政策的核心就在於把一刀切變為從各個地方的實際出發,發揮這個地方的比較優勢。
實踐證明,這些年的區域政策制定和實施的效果非常明顯,包括我們同其它政策的有機配合,改變了東、中、西的增長格局,長期以來都是東部增長快,這幾年的努力,我們中部和西部加快了發展速度,而東部的重點又轉到了優化提升經濟結構,促進科學發展上面。這樣既按照了各個地區自己的要求來發展,同時又培育了一批重要的增長點、增長極,支撐著中國經濟平穩有效的發展。還有一些效果,其中包括你談到的效果,解決了我們的思路能夠一貫到底的問題,既是國家制定的戰略,又是從地方實際出發的;既符合地方的要求,又體現了國家的意志,所以它能夠不受我們的換屆、不受領導人變更的影響,能夠把國家的政策一貫到底,堅持若干年,這樣就能夠促進一個地區可持續發展並最終帶來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謝謝。
[朱小丹]:我再次感謝在座這麼多新聞界的朋友們來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感謝你們對南沙新區開發建設的關心,也感謝你們長期以來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所給予的報道和支持。今天我很高興,有好幾個香港媒體的記者來參加這個會,剛才也有提問,因為我們將來要把南沙新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所以南沙新區到底是什麼樣的定位,將來怎麼發展,不光廣東的人民群眾要了解,廣州的人民群眾要了解,更多的需要港澳同胞多了解,所以我們非常歡迎各個新聞單位的朋友們多到廣東去、到南沙去採訪和考察,尤其希望港澳媒體多到南沙去採訪考察,我們熱情的歡迎你們。謝謝!
[主持人 郭衛民]: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