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廣西已正式邁入全國超級稻種植大省(區)行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17日 09時54分   來源:廣西日報

    10月11日,記者從廣西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獲悉,2006-2012年的6年時間裏,廣西累計示範推廣超級稻5700多萬畝,增産稻穀300萬噸,農民節本增收近60億元,廣西已邁入全國超級稻種植大省(區)行列。

    從2006年開始,農業部將廣西列入國家超級稻示範推廣重點項目區。自治區領導高度重視,將之作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戰略措施來抓,每年整合項目資金逾5000萬元,扶持了40個萬畝超級稻示範樣板建設;通過聘請自治區主席農業院士顧問團,實施“百名頂尖人才支撐工程”等,加強與中國農科院水稻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的協作,為推動廣西超級稻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扶持;各級農業部門狠抓落實,全面實施“雙增一百”科技活動和“千萬畝超級稻增糧增錢行動計劃”、“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示範推廣”項目,加快推進廣西超級稻發展。

    經過幾年努力,廣西超級稻實現了五大歷史性突破:推廣面積大突破,2006年推廣面積只有121萬畝,2012年達到了1412.87萬畝,面積佔全區水稻播種四成以上。産量效益大突破,超級稻平均每畝增産50-70公斤,增幅10%-15%,6年累計增産稻穀300萬噸。其中,灌陽縣2012年超級稻單造最高畝産達到900.65公斤。品種引育大突破,先後引進中浙優1號、Y兩優1號、淦鑫688等優良品種,年推廣面積突破100萬畝以上。自主選育的桂兩優二號、特優582獲國家認定為超級稻品種。技術創新大突破,廣西集成創新了編織布隔層育秧、免耕拋秧、水氣平衡栽培等高産高效栽培新技術,並把測土配方施肥、“三控”栽培、精確定量栽培、“三定”栽培、病蟲害無公害綜合防治等技術進行集成優化,形成了適合廣西的超級稻高産栽培技術體系。推廣模式大突破,廣西自主創新,組裝集成了以雙季超級稻+冬種馬鈴薯為主要模式的“二分地養活一個人”技術體系,實現了“稻+稻+薯”一年三季,糧食平均畝産超過1800公斤。

    廣西示範推廣超級稻工作,受到了農業部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表揚,迎來了“2012年全國超級稻研究與推廣工作會議”在我區召開,廣西成了全國典型。(記者 唐廣生)

 
 
 相關鏈結
· 廣西:弄堯邊貿點成出口東盟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 廣西加大産業扶貧資金支持力度 更注重輻射帶動
· 廣西農合機構信貸增投170億元 投向優勢農業産業
· 廣西近期抽查食用植物油産品 合格率為96.7%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