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主辦的2012水産科技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以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生態環境修復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麥康森出席論壇,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顯良出席論壇並致辭。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等5個國家的近170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
張顯良在致辭中指出,水生生態系統是漁業生産的物質載體和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其變化和波動直接影響到漁業資源和人類命運。由於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開發,在全球海洋生物種群中,有開發潛力的種群比例不斷下降,而過度開發的種群卻大幅上升。另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也對漁業資源造成了重大影響。漁業資源及其産業如何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當前,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的對象已經從單一物種轉向多物種、多群落和多生態因子方面的多學科研究,研究水域也從近海水域逐步擴展到大洋、極地以及江河湖泊、濕地等內陸水域,“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影響因子”和“生態系統水平的海洋管理”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研究中心,全球環境變化和人類對漁業生態環境的影響成為研究熱點。漁業資源養護,水域污染防治、生態災害評估與生態重建等研究則為水域生態保護與修復行動提供了技術保障。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唐啟升院士、美國海洋與大氣局漁業中心Gerard Dinado研究員、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漁業中心主任Rashid Sumaila教授、加拿大薩斯卡徹溫大學環境學院院長Karsten Liber教授、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産研究所所長陳雪忠研究員在論壇上分別就海洋生物工程研究進展、氣候變化對世界漁業經濟與管理的影響、漁業資源的養護基礎與應用、空間技術在公海漁業開發中的應用、水生環境監測中的方法選擇等做了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圍繞漁業資源評估與利用、漁業資源養護、漁業生態環境修復等專題進行廣泛的交流與研討,回顧了在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領域已有的認識,分析了面臨的挑戰,確立了今後研究方向和共同承擔的科學責任。
本屆論壇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漁業局支持,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産研究所、農業部東海與遠洋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海與長江口漁業資源環境科學觀測實驗站承辦,世界漁業研究中心、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科學中心、日本水産綜合研究中心、韓國國立水産科學院、俄羅斯太平洋漁業研究中心以及國內有關高校協辦。水産科技論壇由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于2003年創辦,至2012年已是第10屆。通過10年的發展,在國內外有關組織和水産專家的大力支持與廣泛參與下,論壇已發展成為大型國際水産學術盛會,在加強國內外水産科研交流與合作,促進漁業科技進步,服務中國和世界漁業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