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馬飚到桂林平樂等地調研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2日 13時36分   來源:廣西日報

    金秋時節,桂北大地到處展現改革發展的蓬勃景象。

    10月19-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先後到桂林平樂、荔浦、臨桂、靈川、興安、灌陽等地,進企業、入新區、訪農戶、考察基層文化建設,就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促進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等進行調研,與幹部群眾共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大計。

    馬飚強調,各地各部門要牢牢把握全區經濟發展大局,按照既定部署,科學安排,奮發進取,全力做好第四季度經濟工作,保持發展的良好勢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加大科技研發投入 大力扶持民營經濟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産業優化升級,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是馬飚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

    荔浦縣是我區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縣域之一,形成了竹木、食品、藥業等一批支柱産業。

    10月20日上午,馬飚來到荔浦縣俏天下家居用品集團公司,參觀企業産品展廳和生産車間,了解企業市場拓展、産品銷售等情況。得知該公司目前能生産上千種款式的衣架,年産量超過3億個,並且擁有自己的發明專利,馬飚表示讚賞,鼓勵公司進一步樹立品牌優勢,加大創新力度,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微邦生物科技公司在生物酶製劑方面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在低聚甘露糖和異麥芽酮糖生物轉化技術方面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馬飚來到微邦公司生産車間,詳細察看了生産工藝流程,對企業重視科技研發、走自主知識産權道路的做法表示稱讚,希望微邦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發力度,進一步擴大生産規模。馬飚指出,蔗糖産業是廣西的優勢産業,但目前我區蔗糖産品還比較單一,原料蔗的綜合利用率低,下游産品沒有開發起來,要圍繞蔗糖綜合利用和深加工,加快開發下游産品,把産業鏈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産品延伸。要繼續扶持高科技創新型的企業,提高甘蔗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廣西甘蔗産業做大做強做優做長。

    在荔浦縣長水嶺工業園區,馬飚還考察了三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荔浦罐頭食品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産品銷售、市場開拓等情況,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對農産品加工企業的扶持和服務力度,著力培育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馬飚還來到平樂縣俊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鐵皮石斛的繁育、生産情況,希望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形成産業鏈,做大做強鐵皮石斛産業。

    調研期間,馬飚強調,民營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荔浦縣工業起步早,民營經濟基礎很好,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努力將荔浦打造成為“廣西溫州”。

    加快推進城鄉建設 切實推進民生改善

    馬飚一直十分重視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尤其是新農村建設。

    金秋的桂北山區,花紅果香,處處流淌著豐收的喜悅。10月19日下午,馬飚來到平樂縣橋亭鄉大塘口村,就新農村建設進行調研。

    在大塘口村,滿山遍野的月柿樹上碩果滿枝,沿山坡而建的別墅式樓房錯落有致,家家戶戶門前屋後乾淨整潔。剛一到村口,馬飚一行就被這眼前的景象所吸引。當得知大塘口村按照“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産業組織模式大力發展月柿生産加工、全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時,馬飚頻頻點頭,稱讚大塘口村找到了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的産業發展之路。

    當天,馬飚還來到村民家中做客。在村民黎枝海家中,馬飚詳細詢問月柿種植規模、産量和銷售渠道等。黎枝海高興地告訴馬飚:“今年自家種了25畝月柿,每畝産量達8000多斤,純收入能超過10萬元。”馬飚聽了十分滿意,祝賀他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聽取當地關於月柿種植和深加工情況的彙報後,馬飚指出,平樂縣月柿種植加工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有關部門要引導農民及早做好病蟲害防治,注重月柿産品深加工,努力拓寬銷售渠道,把月柿加工産業做大做強,打造成為當地農業特色品牌。

    保障性住房建設對於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擴大投資規模、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

    荔浦縣應家衝廉租房小區項目是該縣為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實施的重點民生工程,2008年開工以來已完成四期工程建設,有278戶城市低收入家庭已入住,明年項目完工後,可解決全縣556戶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10月20日上午,馬飚專程到應家衝廉租房小區調研,看望入住居民,實地察看施工情況。在聽取該縣廉租房建設進展的情況介紹後,馬飚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設不僅是民生工程,還是民心工程,事關群眾特別是低收入住房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一定要嚴把申請程序,一定要高度重視保障性住房的安全和質量,讓住房困難群眾住上“放心房”、“安心房”。

    加大引導扶持力度 促進農民增産增收

    臨桂縣五通鎮是桂北四大古鎮之一,民間藝術文化源遠流長,素有“中國農民畫第一村”之稱。五通農民在耕作之餘,酷愛書畫,從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已把繪畫發展成為了一個聲名鵲起、特色鮮明的文化産業。

    10月20日下午,馬飚來到五通鎮,了解當地群眾發展繪畫産業的情況。

    在五通鎮農民書畫藝人協會,馬飚饒有興趣地觀看農民書畫家創作過程,不時頷首稱讚,並詳細詢問作品的銷售渠道和市場價格。五通鎮幹部介紹説,當地農民通過父教子、夫帶妻、朋友傳朋友,使習字繪畫的人逐漸遍佈全鎮及周邊鄉鎮村寨,如今全鎮有1000多戶專門從事繪畫産業,農民畫産業成為五通農民增收的新興産業之一,去年産值達2.2億元,馬飚對此表示肯定。他指出,五通農民畫産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當地有關部門一方面要切實加大扶持力度,幫助農民開拓銷售市場,另一方面要做好農民畫産業發展規劃,提升農民畫文化品位,打造成為當地的文化品牌。

    灌陽縣桂林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圍繞“非糧變糧,粗糧細做”的方向,主要産品有營養米、葛根系列等,新研發的葛根、紅薯、魔芋、玉米等營養系列産品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10月21日上午,馬飚來到生産車間,參觀了企業生産工藝流程,對企業提高農産品營養價值、增加農産品保健功能的研究方向表示稱讚。他強調,健康食品産業屬於戰略性新興産業,廣西是農業大省區,農産品十分豐富,要大力扶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自治區工信、農業、科技等相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健康食品産業的發展,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科技研發,做大做強我區健康食品産業。

    當天,馬飚還到灌陽縣新街鄉葛洞村“噸糧萬元田”示範點參觀,對該示範點採用反季節種植農産品提高糧食産量、增加農民收入的模式錶示肯定。

    馬飚此行還考察了平樂縣桂江二橋和新區、荔浦縣濱江新區、靈川縣甘棠江濱水區和舊城改造項目、灌陽縣江東新區的規劃建設情況,強調新區建設要立足現在,注重長遠,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同時要做好拆遷安置工作,保障被拆遷群眾利益。

    自治區副主席高雄、自治區政府秘書長王躍飛、自治區有關部門和桂林市負責同志一同考察工作。

 
 
 相關鏈結
· 郭聲琨、馬飚聯名發信祝賀中國新聞社成立60週年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16日前往浦北縣考察調研
· 郭聲琨馬飚出席國投欽州港煤炭碼頭工程開工儀式
· 馬飚到自治區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考察調研
· 馬飚考察調研廣西文藝創作工作 強調加大創新力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