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政策發力 助糧增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4日 14時54分   來源:農業部網站

政策發力 助糧增産
——訪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

    近日從農業部傳來好消息,今年秋糧面積增加,長勢均衡,穗數、粒重等産量要素看好,如果南方晚稻地區近期不發生嚴重寒露風,秋糧將繼續增産,全年糧食有望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九連增”。糧食總産實現“九連增”,其中政策與投入的作用功不可沒。近日,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

    記者:今年糧食生産在高起點、高基數上,克服了氣象災害、生物災害,以及成本增加、國際市場波動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實現了穩定發展。請您談談哪些因素發揮了作用,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宋洪遠:從2004年到2011年,我國成功實現了糧食生産的“八連增”,如今秋糧豐收在望,全年糧食有望實現連續第九年增産,這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對於保增長、控物價、調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進總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全國糧食生産雖然經歷了年初南方持續低溫陰雨、東北和西南秋冬連旱、黃淮地區嚴重夏旱、多次強颱風的氣象災害,以及江淮小麥赤霉病、東北華北粘蟲等生物災害,但最終克服了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實現了穩定發展,好形勢實屬來之不易。歸納起來,是政策與投入、科技支撐、防災減災、氣象服務、行政推動等多種要素聚合、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首要的,還是政策與投入。

    記者:那麼請您具體談一談,政策與投入因素在促進糧食增産方面是如何發力的?

    宋洪遠: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問題。尤其是2004年以來,黨中央連續出臺了9個“一號文件”,始終把促進糧食增産、確保糧食安全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和主要目標。今年我國糧食産量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九年增産,離不開國家財政的有力支撐。從2003年中央財政2千多億元的“三農”支出,到2011年中央財政“三農”支出超過1萬億元,8年增長了4倍,今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投入安排為12287億元,比2011年又增加了1868億元。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確保了這些年我國在“三農”投入方面達到“總量穩步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總體要求。

    為持續推動農業和糧食的穩定發展,財政支持農業生産支出逐年增加。2008年為2260億元,2010年為3164億元,今年增加到4724億元。其中對農民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四補貼”2008年為1030億元,2010年1335億元,今年增加到1628億元,增加了農民轉移性收入,調動了農民生産積極性。今年“四補貼”標準提高、範圍擴大、機制完善,新增補貼重點向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各種生産服務組織傾斜,更加有力地促進了糧食生産。

    在大幅度增加投入的同時,今年中央財政著重加強執行管理,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密切關注災害發生情況,及時調整和增加安排救災和扶持農業生産支出,為今年糧食增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糧食最低收購價繼續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平均每50公斤分別提高7.4元和16元,釋放了強烈的積極信號。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産行動,穩定糧食種植面積,著力提高單産。中央財政首次在去年秋冬播前提早預撥農業“四補貼”及高産創建等資金,支持農民發展糧食生産。針對今年糧食生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中央及時出臺了“一噴三防”等防災減災穩産增産良法補助政策,指向明確、針對性非常強。健全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增加糧油生産大縣獎勵補助資金,增強了這些地區發展糧食生産的動力。

    記者:您提到針對糧食生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加大了防災增産技術補助力度,請問今年出臺了哪些技術補助政策?中央出臺這些政策是基於什麼考慮?目前實施成效如何?

    宋洪遠:今年中央財政先後兩次撥付農業防災減災穩産增産關鍵技術良法補助資金共計33.15億元,對小麥 “一噴三防”、東北水稻大棚育秧、抗旱“坐水種”、南方早稻集中育秧、“稻稻油”三熟制油菜“一促四防”和西南玉米覆膜種植等六項關鍵技術予以補助。政策之多、力度和含金量之大、針對性和時效性之強,歷年少有。

    這些政策的出臺,充分體現了中央對糧食生産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奪取今年糧食豐收的堅定決心。今年出臺小麥“一噴三防”等六項防災減災穩産增産關鍵技術良法補助政策,突出以科技為核心支持農業,不僅可以提高我國農業主動抗災避災能力,而且可以集成推廣先進實用增産技術,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據調度,截至目前,六項政策基本落實到位,取得了良好效果。除小麥“一噴三防”外,早稻集中育秧,有效推進“單改雙”,提升了秧苗素質。三熟制油菜“一促四防” 促進了油菜正常成熟收穫,保證了早稻適時栽插,為今年早稻再奪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東北水稻大棚育秧、抗旱“坐水種”和西南玉米覆膜,有效應對早春乾旱、低溫等不利氣候,促進了種植面積落實,提高了播種質量,保證了一播全苗。

    記者:實現“九連增”之後,總産量增加的難度將越來越大。今後穩定糧食生産,我們還需在政策層面進行哪些調整和完善?

    宋洪遠:去年,中央財政“三農”投入首次超過1萬億元,今年比上年又增加1868億元,這讓我們看到了國家要繼續把“三農”問題放在各項工作重中之重位置的決心,從各方面繼續加大強農惠農政策,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的大好形勢。儘管我們創造糧食生産“九連增”的奇跡,但總體來説,我國的農業包括糧食生産還是處在緊平衡這樣一種狀態,基礎還不穩固,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要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宏偉戰略目標,必須堅持這些年來行之有效的強農惠農政策,包括價格政策、補貼政策等,而且要進一步強化這些政策,補貼的總量應當隨著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而增長。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進程中,要更加重視農業現代化。真正解決農業問題還要從農業外部來著手,堅持以工哺農、以城帶鄉的方針,促進資源要素在城鄉間平等流動,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從而實現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戰略部署和要求。

 
 
 相關鏈結
· 農業部要求把2013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宣傳到戶
· 農業部啟動百名農業科教興村傑出帶頭人資助項目
· 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10月18日在京成立
· 農業部發佈2012/2013年度油菜冬前田間管理意見
· 農業部發佈2012/2013年度油菜冬前田間管理意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